王天才
摘 要:微課是信息網絡技術發(fā)展的產物,具有“短、小、少”等特點。整合微課資源,優(yōu)化教學模式,能讓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更好地學習教材,有效地提高了讀寫障礙兒童的學習效率。微課使用靈活方便,能有效地調動讀寫障礙兒童積極學習,有效提升讀寫障礙兒童數(shù)學課堂效率,讓讀寫障礙兒童的課堂簡單而有趣。
關鍵詞:微課;移動學習;靈活性;拓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9-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9.100
作為一種新型網絡課程資源,微課為讀寫障礙兒童隨時學習課堂知識提供可能,微課以精彩的視頻呈現(xiàn)在讀寫障礙兒童的日常學習中,有效地彌補了讀寫障礙兒童課堂教學的缺陷,提高了讀寫障礙兒童的學習效果,給讀寫障礙兒童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注入了活力。
一、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激發(fā)興趣
微課應用于讀寫障礙兒童的數(shù)學教學,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微課表現(xiàn)形式直觀,聲音、圖形、文字相結合,生動形象,能有效地喚起讀寫障礙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還能讓讀寫障礙兒童將課堂中沒弄懂的知識及自己掌握的似是而非的知識通過微課再學習,有效激發(fā)了讀寫障礙兒童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讀寫障礙兒童對色彩鮮明的圖片或動畫、悅耳動聽的聲音有著較好的感知性,在教學中聯(lián)系讀寫障礙兒童的生活,創(chuàng)設適合讀寫障礙兒童實際的生活情境,可以大大吸引讀寫障礙兒童的興趣,有效調動讀寫障礙兒童把關注點放在學習的內容上。通過微課,把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錄制成視頻,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回顧概念。如“角的初步認識”中關于角的概念,教師可以自制微課,把教材中的角由靜態(tài)轉變?yōu)閯討B(tài),在講述角這個概念時,把靜態(tài)的點用動態(tài)閃爍,然后出示這個點叫作角的頂點,閃爍的這兩條直直的線叫作角的兩條邊,這樣就得出角是由一個點和兩條邊組成的”。把這樣的知識點做成微課,對讀寫障礙兒童來說既能看到文字,還能聽到聲音,在繪聲繪色的微課視頻中,使讀寫障礙兒童仿佛身臨其境,使枯燥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二、微課利用視頻的暫停、重播功能隨時隨地拓展教學時間
讀寫障礙兒童容易接受抽象符號,認知能力有許多局限,他們在學習中不能將所學的知識及時地理解、吸收,課堂上僅靠教師的提醒回憶過去學過的知識,很難回憶起已有的知識,更不能和其他學生一樣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在這一點上,微課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
傳統(tǒng)的教學是學生在校的上課時間,微課的出現(xiàn)使得學生的學習從學校上課時間拓展到了課前和課后。微課利用視頻的暫停、重播功能,使讀寫障礙兒童能根據(jù)個人情況,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學習,做到隨時學,在任何時候都能觀看教師的授課,不管是幾分或幾秒時間,讀寫障礙兒童都可以利用視頻的暫?;蛑夭ィ雽W哪個知識點就學哪個知識點,想幾時學就可幾時學。而且通過在家父母的幫助或自己主動觀看微課視頻,無形中就將教師“教”的時間延伸到了課外,這樣就有效幫助讀寫障礙兒童解決了學習中出現(xiàn)的跟不上其他同學節(jié)奏的問題。如以“角的度量”這一節(jié)為例,教師可將怎樣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做成微課,通過動態(tài)演示角的兩邊展開的大小,很快讓讀寫障礙兒童找到數(shù)學的感覺,使其迫切認識量角器。在認識量角器時,用微課出示半圓形讓讀寫障礙兒童從感覺上先認識半圓形,對量角器先有直觀認識,然后通過閃爍的中心點,在中心點有兩條閃爍的指向0的刻度線以及豎直方向指向90度的刻度線,這樣就圖文并茂,讓讀寫障礙兒童直觀、清楚地認識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課后讀寫障礙兒童若有認識不清的,就可以利用微課的暫停按鈕隨時播放。
三、微課讓課堂變成學習的樂園,讓讀寫障礙兒童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
讀寫障礙兒童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而且他們接受知識的程度也不一致。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把學生硬套進一個模子里,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做到“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微課是教師精心設計,精心制作出來的,讀寫障礙兒童和家長在家觀看微課學習,能有效地將課堂中沒有聽懂的知識再學習。這樣流動的課堂,能充分調動讀寫障礙兒童的眼、口、手、腦并用學習。微課簡捷的功能讓讀寫障礙兒童聽不懂的地方可以后退,需要放慢的地方可以放慢,需要消化的地方可以點擊暫停按鈕,結合教材琢磨一下,反復播放,直到明確為止。微課不僅能為讀寫障礙兒童挖掘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習樂趣,還可以幫助讀寫障礙兒童拓展學習內容,激發(fā)課堂活力;還能有效地整合學習內容,有效補償讀寫障礙兒童學習缺陷, 更簡捷、更有個性地讓讀寫障礙兒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來決定觀看播放速度的快慢。
四、微課的引入,有利于讀寫障礙兒童更好回想之前學過的知識
讀寫障礙兒童和同齡同學相比不但節(jié)奏較慢,而且錯誤不斷,別人10分鐘能完成的作業(yè),他至少要花半小時以上,常常不能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一些讀寫障礙兒童的家庭作業(yè)更是不堪入耳,讓教師,家長頭疼。微課的引入,對提高學生做作業(yè)的效率有了不小的幫助。教師可以將學習的知識點做成系統(tǒng)的微課展現(xiàn)出來,讓讀寫障礙兒童再學習,再感知,再認識,就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如《加減混合運算》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但讀寫障礙兒童學習起來卻并不輕松,他們不是看錯了計算符號,就是算對了第一步不知下一步,甚至有些讀寫障礙兒童學習了也不知如何下手,通過微課的反復回放就可有效彌補其不足。
微課為讀寫障礙兒童和家長隨時學習提供了可能,為農村寄宿制小學讀寫障礙兒童的課堂教學有效突破重難點提供了更好的資源。微課色彩鮮明的圖片、生動活潑的畫面、靈活多變的使用方法能在課堂的一瞬間很快抓住讀寫障礙兒童的注意力,激活了課堂。微課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有效拓展了讀寫障礙兒童的自主學習空間,拓寬了讀寫障礙兒童的知識領域,多角度、多層面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補償了讀寫障礙兒童見識狹窄的缺陷。
參考文獻:
[1] 夏仲文.利用微課程促進學科教學的應用研究與反思[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13-14.
[2] 高明珠.學習障礙生學習動機激發(fā)的實踐探討[J].江漢學術,2001(s1):8-9.
[ 責任編輯 谷會巧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