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懷梅
(江蘇省漣水中學,江蘇 淮安 223400)
淺談高中生物復習課有效性教學的幾點做法
朱懷梅
(江蘇省漣水中學,江蘇 淮安 223400)
復習課是教學中重要的課型,提高高中生物復習課的有效性是新課程理念的基本要求.本文從復習課的教學目標及復習課的課堂教學實施策略等方面來為復習課提供幾種做法和建議.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問題情景;概念圖
教學過程中有一種重要的課型-復習課,它對于鞏固學生基礎知識、訓練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復習課又是較難上的課型,如何上好復習課,是一線教師值得研究的課題.有效的復習課課堂教學策略應該是:認真分析、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人而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同時,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逐步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為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通過構建知識網絡體系的方法,使學生掌握的零散的知識結構化、系統(tǒng)化;2. 幫助學生歸納解題方法,揭示解題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不同類型問題的能力;3. 提升學生生物學科的基本技能與基本學科素養(yǎng).
1.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高三生物復習教學中,學生已初步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點,如果只是簡單的復習各章的知識點,肯定達不到高考對學生能力提升的要求.而生物這門學科的特點是知識點多而零碎,并且一些基本的生物學原理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因此,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那么,通過什么方法才能很好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呢?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中豐富的圖、文等鮮活的情境輔助教學,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啟發(fā)學生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回憶,并聯想與此相關聯的知識點,有助于學生整體模塊知識的形成.例如,在復習細胞的代謝——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時,將植物置于不同的條件下(圖1),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以此為出發(fā)點,通過發(fā)散思維聯想與植物細胞代謝有關的知識點,包括參與光合作用的物質、場所、能量變化、反應式、影響因素、基本原理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及二者之間的緊密聯系等;讓學生分析裝置中紅色液滴的移動裝置其實際意義是什么?圖1中甲裝置中放一個盛有NaOH的溶液瓶的作用是什么?乙裝置中放一個盛有NaHCO3的溶液瓶的作用又是什么?通過一連串的問題開啟學生的思維鏈條,這樣既可以充分訓練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又能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達到了基礎鞏固與能力提升的雙重目的.
圖1 測定植物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的實驗裝置
2.通過構建概念圖區(qū)分易混知識點
復習課是師生重新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再認識、熟練應用并提升能力的過程,通過復習課的教學將各個知識點相關聯,使各自孤立的知識點相聯系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網絡體系.而這些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學生的基礎知識扎實的前提下,而生物學科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易混的概念知識點,學生遇到總是會分不清.
例如,必修二《遺傳與進化》教材中,在遺傳的物質基礎章節(jié),學生經常會搞不清一些概念名詞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如:DNA、染色體、基因、堿基、脫氧核苷酸這幾個概念.筆者在教學時先要求學生羅列出各概念,再按照所屬關系進行連接(如圖2).
圖2 脫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體關系圖
通過構建概念圖,可以使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混淆的概念清晰化、機械的記憶靈活化,讓學生感到知識由多變少,教材由厚變薄.學生畫概念圖的過程就是對已掌握的知識進行認識加深、重新分析、充分運用的過程,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對于復習效果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3.通過習題分析知識點的多層次
選修一《現代生物實踐技術》專題涉及面廣,包含以果酒、果醋發(fā)酵為代表的發(fā)酵工程、酶工程等.復習時,選擇發(fā)酵工程為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通過設計問題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充分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
在果酒發(fā)酵過程中,如果操作過程不當,就會出現酒變酸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請說明酒變酸的原因?設計這樣的問題可以達到復習果酒發(fā)酵、果醋發(fā)酵基本過程的目的,同時也能聯系細胞的結構等知識,讓學生知識前后聯系.
(2)若你是技術人員,為了防止酒變酸,你將采取什么措施?讓學生針對該問題進行小組合作討論,這樣既能幫助學生重新組合分散的知識點,充分展現已掌握的知識,也能提升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請設計方法,節(jié)約果酒發(fā)酵的成本,如何實現酵母細胞的重復利用?
這一連串的問題其實是讓學生回憶已學的現代生物實踐技術內容.
4.熟練使用規(guī)律性知識
要學生掌握一種方法,就要反復地訓練,而技能熟練和提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變式練習.比如,復習人類遺傳病專題時,遺傳系譜圖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難點突破在如何判斷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在教學中將遺傳病遺傳方式的判斷方法進行歸納:先分析圖譜中有無典型的家系遺傳,即“無中生有或有中生無”,若有,則按照口訣:“無中生有為隱性,隱性看女病,女病父子病為伴性;有中生無為顯性,顯性看男病,男病母女病為伴性.”來進行遺傳方式判斷;若沒有,則使用“假設法” 進行遺傳方式判斷.再結合變式訓練進行方法提升.
例某家系中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如圖3),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病.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多選)( ).
圖3
A.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B.Ⅱ-3的致病基因均來自于Ⅰ-2
C.Ⅱ-2有一種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種可能
D.若Ⅲ-4與Ⅲ-5結婚,生育一患兩種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必要的練習是為了使學生運用解決遺傳系譜圖類問題的方法,掌握解決問題的技巧.變式訓練的設置是保證在有限的時間內,同樣習題量的情況下,提高學生解決規(guī)律性性知識問題的效率.
高三階段,時間緊,任務重,課堂教學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要想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采用高效的課堂教學策略,一線教師在具體課堂教學實施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在緊張的復習教學中能輕松、愉快地學習.
[1]沈德立. 高效率學習的心理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2]唐曉明.《概念圖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學教學,2006(03).
[3]葉佩珉.《生物學教學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7).
G632
A
1008-0333(2017)22-0099-02
2017-08-01
朱懷梅(1983.08-),女,中學一級,從事高中生物教育.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