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敏
他把溫暖播灑在192名流浪孩子心田
文/吳敏
義工佟偉
子上了高三,他倆才在晚自習后將孩子接回家里,好好給孩子做一頓飯。好在愛人一直對方璐的工作比較支持,這次也沒例外,他對方璐說:“你安心到鎮(zhèn)上掛職,不要誤了公家的事,我來給孩子做飯,保證孩子在考大學(xué)時身體沒問題”。
自2016年6月12日掛職丹鳳縣竹林關(guān)鎮(zhèn)黨委副書記后,方璐3個多月里很少回市里的家。她走訪了鎮(zhèn)上的機關(guān)事業(yè)站所和18個村(社區(qū)),寫了72篇民情日記,熟悉了全鎮(zhèn)的基本情況,也形成了工作的基本思路。由于方璐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鎮(zhèn)安縣委組織部工作過10年,對組織和黨建工作有比較豐富的經(jīng)驗,所以在鎮(zhèn)黨委的領(lǐng)導(dǎo)下,積極謀劃、推行了在全鎮(zhèn)探索實施“兩評雙促”工作制度,各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lǐng)促脫貧攻堅,每個黨員以爭做合格黨員促貧困戶脫貧工作,從而把脫貧攻堅任務(wù)落實到了每個支部,并且具體到了每個黨員的肩頭。同時還建立了竹林關(guān)鎮(zhèn)政府微信公眾平臺“竹林關(guān)印象”,積極宣傳各類先進典型,號召大家為黨建和脫貧攻堅出謀劃策。
方璐在竹林關(guān)鎮(zhèn)不分晝夜的有思路有創(chuàng)見的努力工作,受到了鎮(zhèn)黨委的認可與重視,也受到了大家普遍的好評。按照有關(guān)規(guī)定,基層的有關(guān)部門準備給方璐支付一些差費報酬,但方璐堅辭不受,人們問她原由,她說:“我是來扶貧的,這地方本來就貧困,讓我在貧困的地方拿錢,我的良心不答應(yīng)”。
外出參觀
先后救助192名流浪兒童,送過50多名流浪兒童回家,足跡遍布東北三省、內(nèi)蒙古、河北、新疆等地。做這個善事的是一位66歲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佟偉,是大連市“五星級義工”,曾獲評“文明的
方璐一人兩手卻駕駛著全局的黨務(wù)、政務(wù)、財務(wù)這3駕馬車,而且還得保證這3套車跑得快、走得穩(wěn),她的工作潛能不能不讓人嘆服,這樣的干部在哪兒恐怕都是寶貝。鑒于工作的不可或缺性質(zhì),2017年初,胡燕梅局長不得不把方璐臨時叫回來處理局里的工作。然而竹林關(guān)鎮(zhèn)好像也很需要方璐,一遇較急較重的事情,哪怕是日已黃昏,也會給方璐打來電話。從市里前往竹林關(guān)沒有直達的公共汽車,單趟一百多公里的路程需要倒兩次車耗時3個小時才能抵達。幸好家里有輛私家車,為了不誤事,只要鎮(zhèn)上來電,她就馬上開著自家的車子趕赴竹林關(guān)。方璐把家里的車子開走了,接送孩子怎么辦?而她愛人真是好說話,他去買了輛二手摩托車來接送孩子。然而天寒地凍的早晚,爺倆穿得像太空人一樣,仍然凍得瑟瑟發(fā)抖,方璐見了于心不忍,多次提出來把小車留給接孩子用,但愛人始終沒同意。每每前往竹林關(guān),方璐都是含淚離家。
方璐是一個平凡的老干部工作者。她堅持做老干部親切的“孫女”,把平凡的事情認真而持續(xù)地做好,用愛的力量溫暖每一個有需要的人。感動”2009年度人物。
2016年5月24日晚,由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大型公益活動“CCTV慈善之夜”頒獎晚會分別在CCTV-1綜合頻道、CCTV-12社會與法頻道播出,大連市慈善義工佟偉與王家廉、李冰冰、李春平、范冰冰等18人榮獲了“CCTV年度慈善人物”提名獎。
佟偉家住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qū)春柳街道敦煌社區(qū),因患有心臟病,1996年提前退休。退休后,他加入義工組織,因為從小就喜歡孩子,他在多個項目中選擇了流浪兒童幫教項目,自愿擔任負責人,立志用自己的辛苦幫扶困難兒童,把黨的溫暖播灑在流浪孩子心田。
十多年時間里,決定佟偉每天作息時間和活動場所的是流浪兒童。白天,他去火車站、大型超市;晚上6時至7時,他去餐廳;晚上7時至8時,他去網(wǎng)吧;8時以后,他去錄像廳或電影院?!耙欢ㄒM自己的全部力量挽救孩子”。強烈的責任意識,讓佟偉尋找流浪孩子的腳步停不下來,甚至有些癡迷。他常懷揣救心丸穿梭在大街小巷。有天晚上8點多鐘,佟偉在繁華商業(yè)步行街上遇到一名流浪女孩,他的第一反應(yīng)是上去詢問,可是女孩見了人就跑,最后,他在一條長椅上找到了這個女孩……時間久了,哪個地方有流浪兒,他們都叫什么名字,在哪里撿飯吃,在哪里湊合著睡覺,佟偉一清二楚。
佟偉感觸道,“這些孩子并不是一無是處,更不是什么壞人,他們大多是在復(fù)雜的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有的甚至被家庭拋棄,社會大家庭千萬不能再次拋棄他們。我能做的就是盡我的一點微薄之力,能幫一個孩子就幫一個孩子??赡苣憬o他們買了一個饅頭或者餅子,就能防止他們向邪路上邁出第一步?!?/p>
有個叫小俊俊的男孩,經(jīng)常在麥當勞過夜,附近的人都叫他“麥當勞男孩”。佟偉把小俊俊帶到設(shè)在敦煌社區(qū)的“流浪兒保護驛站”。驛站里,有電腦,床鋪,冰箱,灶臺,還有很多的圖書,這里就是專門為像小俊俊一樣的孩子建起的家園,這個家園佟偉已經(jīng)悉心經(jīng)營了多年。每個周末,佟偉都特意來陪伴他。兒童節(jié)到了,小俊俊跟佟偉說他有兩個“兒童節(jié)愿望”:去湯姆熊玩一次,再去撮一頓麥當勞。佟偉毫不猶豫,爽快地答應(yīng)了他。兒童節(jié)那天,從麥當勞出來后,佟偉給俊俊買了20個幣,受寵若驚的小俊俊玩得十分開心。中秋節(jié),也是佟偉陪他一起過,他給小俊俊整理試卷,領(lǐng)他去吃水餃……4個多月來,小俊俊終于變得聽話了。他說:“有佟大大這個好朋友,我哪里也不去了!”
十多年來,佟偉在和流浪兒童接觸的過程中,也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他說,和流浪兒童打交道,就要和他們打成一片、將心比心,不能端著大人架子,更不能像家長一樣去呵斥和教訓(xùn)孩子,需要格外地耐心,因為這些孩子在社會上流浪的過程中也難免浸染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趁著他們年紀還小,一定要耐心地給他們矯正過來。
為了流浪兒,佟偉的手機24小時開機,因為他給孩子們留過電話,孩子有困難會第一時間想到他。在流浪孩子的心目中,佟偉勝似自己的父母,當他們犯錯被有關(guān)部門詢問或要與家長見面的時候,孩子們會把佟偉的電話提供給有關(guān)部門;當流浪兒被判刑或教養(yǎng)期滿時,佟偉等義工第一時間會把他們接回社區(qū)驛站,因為他們的父母都不愿再把他們接回家中;當有孩子在外生病或因打斗住院治療的時候,義工會日夜守候直至傷愈。有一次,半夜手機突然響起,他馬上起床,因為他知道,只有被救助的孩子有了困難,才會在這個時間給他打電話。果然,電話那端傳來了流浪女海洋痛苦的聲音,“佟大大快救我!”佟偉馬上打出租車把海洋送進了醫(yī)院,使她得到了及時治療……
和流浪兒們在一起的時間長了,佟偉更愿意稱這些孩子為“困境兒童”。他說:“在我的眼里他們只是迷了路,遇到了困境,最終都是要回歸家庭的?!彼f的困境有很多,比如生活的困境、習慣的困境等,他自己也想出了很多辦法來幫助孩子們。在大連生活的很多流浪兒都知道,拿著“佟大大”的名片可以去指定的拉面館免費吃拉面,遇到困難時打電話馬上就可以找到他。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能去拉面館免費吃飯是因為佟偉把每月的幾百元錢退休金存在了面館,而無數(shù)次佟偉在寒冬深夜接到求助電話,趕到現(xiàn)場的時候卻空無一人——這只是孩子們“測試”佟偉的惡作劇。
多年來,佟偉救助過的流浪兒童,有的回到父母身邊,有的重新回到學(xué)校,還有一些重新融入社會,這也讓佟偉有了成就感。前不久的一天,一位年輕小伙子來救助站找佟偉,這是佟偉2004年救助過的一個流浪兒童,如今小伙子在北京做二手車生意,做得很好。這次,他來大連考察市場,也借此機會看望曾經(jīng)的“親人”。視佟偉為“親人”的并不是這一個孩子。有一年父親節(jié),幾個流浪兒童一大早就給佟偉打電話:“佟大大今天是父親節(jié),祝您節(jié)日快樂。”緊接著,第二個孩子、第三個孩子、第四個孩子……他們在電話中對佟偉說了同樣的話,把電話這頭的佟偉感動得淚流滿面。
佟偉曾不止一次地感嘆過:“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是肯于用自己全部的光和熱去溫暖他人,就是最大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