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飛 宋豐軍 方君輝
浙江省溫州市中醫(yī)院 浙江 溫州 325000
陽經經筋排刺配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I期38例
劉海飛 宋豐軍 方君輝
浙江省溫州市中醫(yī)院 浙江 溫州 325000
肩手綜合征 中風 經筋 排刺 康復訓練筆者采用陽經經筋排刺配合康復訓煉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I期38例,取得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1.1 納入標準:①年齡在75歲以下;②符合中風后肩手綜合征I期診斷標準[1];③病程均在3個月以內;④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一般資料:76例均為我院康復科2014年2月~
2016年9月收治的中風后肩手綜合征I期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齡34~74歲。
對照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32~7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療組:取肩部陽經經筋排刺,部位:患側太陽經肩貞下2寸到天宗為第1線、少陽經臑會到肩髎為第2線、陽明經臂臑到巨骨為第3線。在每1線上相隔1寸直刺1針,并加曲池、合谷、八邪穴針刺,針刺得氣后,肩關節(jié)局部TDP照射,留針30min,每日1次。康復訓練:①良肢位擺放:避免手腕屈曲、下垂;②主動和被動運動:主要是進行上肢和手的功能訓練。指導患者雙手Bobath握手,在無痛范圍內最大限度地進行前伸、屈曲、伸指等動作;③冰水浸泡法:將患者患手拇、食指撐開,充分背屈。浸入2:1的冰水混合液,留置3~5s后取出,連續(xù)3次。每天訓練1小時。共治療1個月。
2.2 對照組:采用普通針刺法配合康復訓練治療。選穴:患側肩髎、肩髃、肩貞、手三里、天宗、曲池、合谷、八邪穴。留針時間、康復訓練方法、療程同治療組。
3.1 療效標準[2]:采用視覺疼痛(VAS)評分法進行疼痛評分,上肢功能采取Fugl-Meyer評分評定。顯效:關節(jié)水腫疼痛消失,活動功能無明顯受限,手部小肌肉無萎縮。有效:關節(jié)水腫基本消失,疼痛基本緩解,手部小關節(jié)萎縮不明顯。無效:體征無明顯改善,關節(jié)活動功能明顯受限,肌肉萎縮逐漸加重。
3.2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38例中,顯效13例,有效1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4.2%。對照組38例中,顯效9例,有效15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63.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3.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和上肢Fugl-Meyer評分比較:見表1。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和上肢Fugl-Meyer評分比較(±s,分)
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和上肢Fugl-Meyer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Δ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例數38 38 VAS評分治療前5.55±1.50 5.40±1.12治療后1.89±1.05*Δ 3.95±1.02*Fugl-Meyer評分治療前11.65±6.01 13.85±8.89治療后43.42±13.46*Δ 29.87±14.13*
《難經正義》五十八難中曰:“人身皮內之肌,俗稱肥肉,肥肉內夾縫中有紋理,名曰腠理,又內為瘦肉,瘦肉兩頭生筋,筋與瘦肉為一體,皆附骨之物也,故邪犯瘦肉,則入筋而骨節(jié)痛?!敝酗L后肩手綜合征屬于經筋病范疇,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于筋肉關節(jié)的體系,“不通則痛”。又“經脈所過,主治所及”,肩部主要歸手三陽經所主,故取手少陽經、手陽明經、手太陽經經筋排刺,疏通局部經絡氣血,行氣活血通絡止痛,與康復訓練相結合,有效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腫脹,從而達到“通則不痛”的效果,促進手、腕、臂上肢功能的恢復。
[1]謬鴻石,朱鏞.腦卒中的康復評定和治療[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149-150.
[2]王茂斌.偏癱的現代評價與治療[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226-231.
2017-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