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光昭
摘 要 為了提高工程造管理的控制能力,借用BIM模型的主要信息功能,在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的內涵的挖掘上,充分分析其優(yōu)劣勢,用于解決造價管理中的“三超”問題,在分析工程造價信息管理運用BIM后產生的效能之后,對于建立在BIM技術基礎上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的價值加以闡述。
關鍵詞 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BIM模型
傳統(tǒng)的建設工程造價管理體制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對戰(zhàn)略可持續(xù)發(fā)展不利,例如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落后,過程造價缺乏系統(tǒng)的管理理念等。創(chuàng)建集成化智能化的信息共享平臺,通過BIM的模型的創(chuàng)建,針對具體應用情況和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研究,通過BIM技術,建筑工程全過程被納入到造價管理體系中,形成具有關聯性的模型信息特征,形成了建立在BIM技術基礎上的工程精細化管理模式。
1 BIM技術原理
BIM技術關聯施工過程中的五維,減少設計變更,關注圖紙、合同等信息,用 BIM 模型為項目的成本管控、更好地控制項目造價。BIM技術為項目的造價管理提供更直觀工具,施工單位出于提升質量、縮短工期、控制成本的目的,建立BIM技術基礎上的工程進度、物料管理等集成專業(yè)模型,為將建設工程中的信息進行輸入和輸出以及更新等操作,提供以BIM平臺為核心,形象直觀、具有可計算分析的數據支撐,具有協(xié)助相關管理人員高效決策和精細管理的特性的特性[1]。
2 建設工程行業(yè)目前存在的問題
(1)建設工程的參與方以及空間分布的特點,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較為普遍,在地域空間的獲取、面建設工程的參與以及相關參與方的實踐上都有不對稱的現象發(fā)生,需要將加以協(xié)調,解決效率低下,工作拖拉的問題。再加上、由于政府主管部門在辦理審批意見時彼此之間快速溝通的問題日漸突出,使得大量的時間被不可避免的浪費,再加上各個參與方內部之間拖沓現象嚴重,使得獲取所需的相關的信息大處理上缺少完善的技術支持[3]。雖然網絡和電子通信工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延誤而給施工環(huán)節(jié)帶來偏差,但是點對點的方式決定了意圖傳達和意見反饋必然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信息無法傳達和獲取。在BIM基礎上的造價信息和模型的構件部位的連接,結合了抽象的數字和模擬的圖形,生成了造價信息的時間和空間維度,能夠合理分析和篩選造價管理人員統(tǒng)計的條件,不同階段的造價管理通過溝通和協(xié)調得到了開展,通過模型圖形在項目進度中的交換和更新,將造價信息的不同階段和參與方加以分析。
(2)當前我國的建筑市場中,工程建設中的預算超支、造價核算錯誤等時有發(fā)生,建設單位不按照建設標準程序進行招標立項和報價,也是由于對自身利益的過分關注,導致了惡意競爭和工程款拖欠的問題無法得到根治,還有收費標準隨意設定、虛報報價等問題,使得建筑工程不按照公平原則運行,工程中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概率增多,信息常常出現透明度不足的問題,工程由于在發(fā)包以及分解等過程中,給工程質量造成了打擊,也增加了還附加了大量的建設成本,出現“三超”現象,即概算預算決算超出估算,導致項目投資失控的現象發(fā)生,嚴重影響工程項目開展[2]。
不同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內容,分別包含在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以及施工階段以及軍工階段,投資決策階段,包含了對項目建議書、投資估算編制、材料價格以及投資估算等內容;設計階段包含對編制、技術、概算等的設計;招投標包含了合同價的確定,合同的實施,施工階段實行造價的控制和修正,以及階段性的結算。竣工驗收階段的造價管理,包含了竣工的驗收、結算以及結算決算資料的管理。
3 BIM技術在建設工程過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
各個階段的造價管理帶來造價的管理細則,傳統(tǒng)的管理方法是紙質文本的傳遞,BIM相當于一個聯合軟件大平臺,使用數字建模軟件將建筑信息急性參數和數字化構建,信息的溝通方式的數字化形式傳遞,強調了信息的繼承性和準確性;利用BIM技術,對于信息的處理,將降低信息傳遞延誤的可能性。BIM模型涵蓋了建筑物的構件、項目以及造價等信息,搭建了信息共享平臺,通過IFC等數據將,采用自動化算量的方法對工程量進行計算,信息得到快速的傳遞和共享,實現了BIM參數化建設的效果。
運用BIM技術,主要體現在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階段,運用管理技術工作將管理目標分解成不同層次,具體分解結構工作具有邏輯性、完整性和連續(xù)性,通過對原有工作內容流程,得到改進對象細化分解的結果,保證項目的價值以及目的得以實現。
BIM技術在所有生產活動的運用,是科學管理的數據的集成,用于任何領域或者任何流程,活動均可以轉換為單位數量,通過大量翔實的用數據進行計量,數據化的管理以精細化管理的形式,展現管理活動的基本情況,以精確的數據為基礎,從數據角度發(fā)現管理中的不足,進行適當準確的分析,不同于松散化的粗放型管理的,更多地倡導數據精細化,這種客觀嚴謹的行為,實現對建設工程的有針對性地改進,從而實現有效的決策、執(zhí)行。
信息化是基于精細化管理的手段,數據庫、通信、網絡技術是信息化的為工具,實現信息獲取、處理以及再生、利用的功能。在精細化管理中,將管理對象各要素匯總,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存儲在特定數據庫,幫助管理者及時獲取決策相關的準確信息,在項目參與各方之間有效傳遞全面實現項目信息,避免信息失真流失,在日益復雜的管理流程中實現擁有良好組織架構的信息網絡體系。
4 結束語
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涉及招投標、工程設計、變更簽證、索賠管理、竣工驗收、價款支付等階段中的集成管理等方面,而不僅僅限于項目進程中任一階段,因此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對于工程建設意義重大,包括工程生命周期延長、信息管理現代化、數據信息傳遞的效率在內的精細化管理,增強的是信息管理能力,而BIM技術給予了其力量,在預測準確性的提高,信息處理速度的加快、數據的共享等方面得到了推進和促進,有效解決了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效率更高。
參考文獻
[1] 紀博雅,金占勇,戚振強,等.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3,29(4):76-80.
[2] 張子圓,高鑫.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16,(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