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英
摘要:幼兒禮儀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家長與教師的共同努力,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做起來,家長與教師都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家長與教師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幼兒良好的禮儀是在生活中不斷的改進中形成的。
關(guān)鍵詞:禮儀;生活教育;幼兒
一、良好的禮儀,從我做起
孩子永遠是父母聊不完的話題,是家長眼里的小寶貝,不管是什么事都依著他、讓著他,生怕孩子受一點點驚嚇和委屈,忽視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在家中缺少文明禮儀方面的教育,不尊重長輩,與人交往不會謙讓,不關(guān)心他人、不理解父母。公共場所不守秩序等,也是因為家長們的寵愛過度,導致了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他人感受,自私自利,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wù)是把禮儀教育滲透到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各項活動中,入園、喝水、盥洗、進餐、游戲、睡眠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行為習慣,老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教師應(yīng)該做到,如:每天早上我們老師都會面帶微笑、精神飽滿的在教室門口迎接每一位入園的孩子,即使是遇到鬧情緒的孩子,老師也要主動抱過來,對孩子說:“萱萱小寶貝,早上好?!薄皷|東,今天你真帥氣呀?!薄蚌裉斓倪@件裙子好漂亮??!”接著蹲下來擁抱每一位孩子,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熱情和關(guān)愛,讓他們感覺上幼兒園很有歸屬感,安全感,有回家的感覺,慢慢地就會有更多的孩子愿意主動和我們打招呼,把我們老師當成他的姐姐,媽媽或家人,也會用同樣的熱情回報老師的付出,也就知道關(guān)注和信任我們老師,不僅給孩子們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讓我們家園更親近,更團結(jié)了。
二、集體活動中,也時刻需要禮儀
禮儀教育對于我們的孩子無處不在,特別是在日常生活的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身作則,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讓孩子們時刻受到良好語言和行為習慣的熏陶,孩子們在家以自我為中心,大人們更是喜歡把好吃的,好玩的全部不吝嗇的給孩子們,以為這樣是給孩子好的生活,其實不然,這樣的情況會導致我們的小朋友自私自利,不知道跟同伴分享,總是選擇最好的,在班級上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比如在吃水果時,碰到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就專挑最大的,有的甚至把別人的那份也吃了,還覺得不夠,還要問老師要,不然就鬧情緒,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覺得應(yīng)該改正孩子們這樣的不良現(xiàn)象,我們是這樣的做的,請一個比較大方的孩子,帶來她為小伙伴們準備的水果,山楂片,餅干等,數(shù)量不多,但是讓她來發(fā)給自己的同伴,通過這個小小的行動,大家都很喜歡,很積極,也會感謝分享食物的小朋友,經(jīng)過和大家分享食物,原來小氣的小朋友也會變得積極起來,因為小朋友是這樣的,別人請我吃東西,我也應(yīng)該請回小朋友,這樣我們就是好朋友了,因為這樣簡單的想法,孩子們慢慢的不那么自私了,還會回家和家里的長輩們分享,小朋友們會很享受這種樂趣,同時通過實踐的分享活動體驗到了謙讓所帶來的快樂,為此在以后的吃早餐、午餐、吃水果等環(huán)節(jié)中不再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了,我們還會安排孩子們輪流當小小值日生,讓他們來分發(fā)食物,把好的、大的分給自己的伙伴,留給自己的卻是小的和不完整的。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漸漸養(yǎng)成了這樣的好習慣,我們的父母也是很開心的。
三、在游戲活動中,也體現(xiàn)著禮儀
游戲是幼兒園小朋友活動的主要形式,也是孩子們最熱愛的幼兒園活動之一。在游戲活動中,孩子們要面臨的很多問題,不僅需要克服困難,還需要與同伴合作,共享成功的樂趣,這時向小朋友滲透禮儀教育,并落實到行為中,這是禮儀養(yǎng)成的最佳時機,同時也融入了儀容儀表禮儀、餐桌禮儀、言談和待人禮儀。比如在每天和孩子們開展區(qū)域游戲活動中的角色游戲“佳佳蛋糕店”中,小顧客們要按順序排隊買蛋糕,輪到自己時會和蛋糕店老板進行簡單的對話,一聲聲“叔叔、阿姨,你好,我要買椰蓉蛋糕。”老板就會有禮貌地詢問:“你好,請問我能幫助你什么呢?”買完后相互告別。買好蛋糕,孩子們會到我們準備的餐桌前吃蛋糕,這樣良好的餐桌禮儀就體現(xiàn)出來了,雖然是幼兒園的孩子,但是應(yīng)該讓他們知道不能浪費食物,全部吃完以后,要將包裝袋等垃圾放到回收站,然后才可以離開,這時的服務(wù)員們也很有禮貌地說:“歡迎下次光臨?!蔽覀兝蠋熡幸庾R地以角色身份參與到游戲做客游戲中,感受和孩子們互動的樂趣,適時地滲透禮儀知識,更好地將文明禮儀行為落實到游戲中,讓孩子在游戲中吸收更多的禮儀知識。
四、家庭中禮儀教育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們第一任的老師,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他的家人,家里每一位家長不文明的動作、手勢、語言等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fā)展,所以只有在孩子身邊樹立正確的榜樣,才能促進孩子間的和睦相處、友好交往。由于現(xiàn)在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的家庭沒有認識到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家長本身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偶爾還在孩子們面前吵架,說些很難聽的話,這樣的行為是最不可取的,只有我們自己學會互相尊重了,注意禮貌用語,那么他們的孩子對待他人時就會顯得有禮貌,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就有這樣的情況,如:我們幼兒園有這樣幾位家長,每天都是急匆匆地把孩子送到幼兒園,有的家長直接把孩子交到老師手上,沒有提醒孩子跟老師問好,也沒有交代老師就離開了;有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門口給門衛(wèi)叔叔就讓孩子自己進教室,有的孩子甚至都是自己進幼兒園自己進教室,一路上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反之,注重文明禮儀的家長和孩子在入園時有截然不同的反應(yīng),家長時刻提醒孩子要學會和老師問好,開始可能有的孩子比較害羞,不愿意和老師打招呼,但是在家長每天不斷提醒的榜樣樹立中,孩子明白了文明禮儀的重要性,慢慢地會受到有禮貌孩子的感染,再加上旁邊人的提醒,慢慢地學會主動問候,從問候老師,到問候同伴,問候同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哪怕我們家長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如公園、游樂場、車站等,他們都會很有禮貌,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文明的小朋友,任何事情都做得恰到好處,只要我們家長做好示范,時刻樹立良好榜樣形象,就會達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幼兒園良好的禮儀教育不是一個游戲、一個活動就能教導好的,它需要我們幼兒園、家庭、社區(qū)三大領(lǐng)域共同合作來完成的,幼兒園的禮儀教育是一個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良好的禮儀習慣是由一個從朦朧到慢慢領(lǐng)會,從慢慢領(lǐng)會到熟練,再由熟練到主動接受的漫長過程,完成這一過程我們必須要求在實踐中的保持一貫性和一致性,要有方向,有針對、有系統(tǒng)地將禮儀教育滲透到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起為孩子們塑造良好的品質(zhì),用良好的禮儀習慣凈化幼兒的心靈,相信我們會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遠的!
參考文獻:
[1]郭海坤.幼兒道德教育的重要意義[J].閱讀與鑒賞(下旬).2011,第8期
[2]汪冬梅.論當代幼兒家庭教育問題[J].知識經(jīng)濟,2011,第13期
[3]羅麗敏.如何進行家庭禮儀教育[J].吉安縣保育院網(wǎng)站,2006.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