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海拔3000~4500米的山坡草地或田邊濕地。
清熱解毒,生肌止血。用于熱性病、瘡癤等,外傷出血、瘡瘍。
別名野藿香,莖高70~90厘米,四棱形,具細條紋,被倒向短硬毛或變無毛,其間散布淡黃色腺點,不分枝或上部具少數(shù)分枝。
喜涼潤,喜光,耐寒,稍耐瘠薄,生于林下、林緣、河邊或田邊的灌叢中,海拔2700~4100米。
中藥名。為唇形科綿參屬植物綿參的根或全草。綿參,分布于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止咳的功效。
玄參科植物,主要產于歐亞大陸上阿爾卑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的廣袤地域上,國內僅見于西藏和新疆的少數(shù)地區(qū),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常用藏藥,主治胃病和食物中毒。
草本植物,多年生,葉全部基生,蓮座狀。花5基數(shù),通常在花葶端排成傘形花序。生長于多石的草坡、沼澤草甸和溪邊,海拔3700~4300米。產于中國云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
生于高山流石灘、山坡沙地或山坡草地,海拔4800~5500米。
也稱水母雪蓮花,生在高山流石灘,全草入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