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優(yōu)昌
(青島市纖維紡織品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山東 青島 266061)
石墨烯改性纖維的研究現(xiàn)狀
劉優(yōu)昌
(青島市纖維紡織品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山東青島266061)
文章通過綜述和分析石墨烯改性纖維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取得的成果,發(fā)現(xiàn)石墨烯改性纖維擁有導電、導熱、熱穩(wěn)定性好等多種特性,現(xiàn)階段研究主要針對常規(guī)纖維領域,而對異型纖維、高性能纖維等特種纖維涉及較少,指出加強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yè)之間的合作,是石墨稀改性纖維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石墨烯;改性纖維;發(fā)展趨勢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通過共價鍵連接的二維蜂窩狀晶體,于2004年由Geim等人發(fā)現(xiàn)[1-2]。其具有完美的大π共軛體系和最薄的單層原子厚度結構(約為0.334 nm),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3]。特殊的結構賦予石墨烯極其優(yōu)異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如獨特的光電學性能、超強的電子傳導性、極大的比表面積、透光率接近97.7%等[4]。目前石墨烯的主要制備方法有:微機械剝離法[1]、氧化還原法[5]、化學氣象沉積法[6]等。
圖1 石墨烯基本結構示意圖[3]
石墨烯作為一種優(yōu)秀的新型材料,在各個領域引發(fā)了研究熱潮,如能源、光電、復合材料、水處理、生物醫(yī)藥等[7]。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衍生物,含有大量含氧基團,不僅具有較好的潤濕性能和表面活性,而且能被小分子或者聚合物插層后剝離,在改善材料的熱學、電學、力學等性能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在不斷尋求創(chuàng)新的紡織纖維領域,石墨烯的出現(xiàn),為其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動力。石墨烯可提高纖維的物理機械性能,賦予其導電性、導熱性和紫外線防護功能等。石墨烯改性纖維的研究是目前紡織纖維領域的熱點。
1.1石墨烯/纖維素纖維
纖維素纖維是常見的紡織原材料,主要包括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萊賽爾纖維等,其易染色、吸濕透氣、柔軟舒適,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石墨烯/纖維素復合纖維就是把石墨烯混入纖維素纖維紡絲溶液中,使其分散均勻,再經粉碎、精細研磨、黃化、溶解、混合、過濾、脫泡等工序紡絲得到。李昌壘等[9]制備了石墨烯/再生纖維素復合纖維,研究了它的微觀形態(tài)、防紫外線性能和熱穩(wěn)定性,發(fā)現(xiàn)石墨烯/再生纖維素復合纖維中石墨烯分散均勻,纖維橫、縱向形態(tài)和普通纖維素纖維相似;當石墨烯含量達到3%以上時,石墨烯/再生纖維素復合纖維有較好的防紫外線性能;石墨烯/再生纖維素復合纖維的熱穩(wěn)定性要優(yōu)于普通纖維素纖維。遲淑麗等[10]制備了石墨烯含量不同的石墨烯纖維素復合纖維,通過研究復合纖維的微觀形態(tài)結構、機械性能、導電性、導熱性,發(fā)現(xiàn)隨石墨烯含量增加,復合纖維表面的褶皺增多,說明與纖維素纖維復合的石墨烯的量增多;復合纖維的拉伸斷裂強力和拉伸斷裂伸長率先增加后降低;導電性先增加,最后趨于穩(wěn)定;導熱性能與石墨烯含量正相關。
石墨烯/纖維素纖維是一種新型的差別化纖維素纖維,既具有普通纖維素纖維優(yōu)良的可紡性、易染色性和服用性,又具有一定的導電、導熱、防紫外線性能等。石墨烯的加入拓寬了纖維素纖維的應用領域,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改性纖維可用于新型保健紡織品、防護紡織品、產業(yè)用紡織品和智能紡織品的開發(fā),滿足消費者對紡織品舒適性、保健性、多功能性等的不同需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1.2石墨烯/尼龍6纖維
尼龍6纖維是一種應用廣泛、性能優(yōu)異的合成纖維,具有很多優(yōu)異的性能:斷裂強度高、耐磨性好、彈性好,但它也存在耐光和耐熱性較差、易燃燒、極性較強等缺點[1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發(fā)展,以及紡織行業(yè)的轉型升級,傳統(tǒng)的尼龍6纖維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侯文俊[12]使用熔融紡絲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備了氧化石墨烯改性尼龍6纖維,經測試分析發(fā)現(xiàn)隨氧化石墨烯含量增加,接枝率和尼龍分子量均呈現(xiàn)下降趨勢,尼龍的熔融溫度和結晶溫度均先上升后下降。經己二胺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對尼龍具有增強效果,當其含量為0.10%時,纖維的拉伸強度最佳。王雙成等[13]使用熔融紡絲法制備了石墨烯改性尼龍6母粒,研究了其微觀形態(tài)、含水率、熱穩(wěn)定性、相對粘度和熔融指數(shù)等指標,發(fā)現(xiàn)對石墨烯進行表面處理可提高其在高聚物中的分散性,進而提高產品的性能。石墨烯改性尼龍6母粒的含水率為550 ppm,符合紡絲工藝要求。石墨烯能明顯改性母粒的熱穩(wěn)定性。石墨烯改性尼龍6母粒與尼龍6相比相對粘度有所降低,熔融指數(shù)有所升高。張靈英等[14]采用共混法制備了石墨烯微片/尼龍6復合材料,研究了其電學性能、摩擦磨損性能、力學性能,發(fā)現(xiàn)石墨烯微片/尼龍6復合材料的導電性、摩擦磨損性能、拉伸性能優(yōu)于炭黑/尼龍6復合材料,但沖擊性能有所降低。肖建亮等[15]使用靜電紡技術制備了氧化石墨烯和還原氧化石墨烯尼龍6復合納米纖維,發(fā)現(xiàn)氧化石墨烯和還原氧化石墨稀的加入可明顯改變尼龍6溶液的流變行為,分別有增稠和降粘的作用,進而拓寬溶液可紡濃度,降低纖維直徑,同時二者可明顯提高納米纖維的熱穩(wěn)定性。
尼龍6纖維和長絲廣泛應用于紡織服裝行業(yè),在戶外用品如防風衣、防雨棚、帳篷等產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石墨烯的加入可賦予尼龍6產品新的特性,如導電、耐日曬、熱穩(wěn)定性提高等。因此石墨烯/尼龍6產品可應用于智能戶外紡織品、運動紡織品和特種紡織品等領域。這對于拓展紡織產品的跨領域研發(fā)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提供了一個紡織技術發(fā)展、突破的方向。
1.3石墨烯/滌綸纖維
滌綸具有強度高、耐酸堿、尺寸穩(wěn)定、易洗快干等優(yōu)點,是一種使用量巨大、應用領域廣的紡織材料,但滌綸內部分子排列緊密,分子間缺少親水結構,因此回潮率小,難吸濕,透氣性和抗靜電性也較差。物理和化學改性的方法既可以解決滌綸本身存在的缺陷,還可對其服用性能進行改善或根據(jù)需要賦予其一定的功能性[16-17]。王雙成等[18]把石墨烯、聚酯粉體和助劑先通過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備母粒,再使用熔融紡絲工藝制備了石墨烯改性滌綸短纖維,對其微觀結構、力學性能、遠紅外性能、抗菌抑菌性等進行了測試,發(fā)現(xiàn)其力學性能好、耐腐蝕,同時具有遠紅外、抗菌抑菌等多種功能。
目前在滌綸纖維中添加石墨烯雖會使其性能得到一定提高,但因生產成本較高,與普通滌綸纖維或其他有類似功能的纖維相比,性價比優(yōu)勢不明顯,并沒有受到市場的追捧。石墨烯/滌綸纖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其導電、導熱、抗菌等性能,使其成為一種性價比高、實用的多功能纖維。隨著生產技術的升級與發(fā)展,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保健意識的提升,石墨烯/滌綸纖維會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
目前,石墨烯改性纖維主要是對常規(guī)纖維的改性,與普通產品相比,改性后的纖維增加了多種功能,這對拓寬纖維材料的應用領域有重要意義。目前需拓展石墨烯改性纖維的研究范圍,將異型纖維、超細纖維、高性能纖維等納入其中,通過不斷探索,力爭開發(fā)出多類別、多層次、多用途的石墨烯改性纖維。
王雪新等[19]采用凝膠紡絲制備了氧化石墨烯改性的高強聚乙烯醇纖維,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含量、紡絲工藝對纖維性能的影響。發(fā)現(xiàn)氧化石墨烯改性高強聚乙烯醇纖維與聚乙烯醇纖維相比拉伸性能較好,且當氧化石墨烯含量為0.1%時,纖維的拉伸性能最好。李亞軍[20]使用濕法紡制備了聚乙烯醇/還原氧化石墨烯復合纖維,通過分析測試發(fā)現(xiàn)還原氧化石墨烯在聚乙烯醇基體中分散良好,并且存在較強的相互作用。隨著還原氧化石墨烯含量增加,復合纖維的結晶度先增大后減小。還原氧化石墨烯的加入可提高聚乙烯醇纖維的熔融溫度和結晶溫度,并且對聚乙烯醇纖維的物理機械性能增強效果明顯。
纖維材料作為紡織服裝工業(yè)的基礎,它的發(fā)展與突破是行業(yè)轉型升級的原動力。石墨烯是一種具有多種優(yōu)異特性的新材料,它的研究可帶動多領域的創(chuàng)新熱潮。將石墨烯應用于纖維改性是今后一段時期纖維開發(fā)的重點研究方向。多功能、多類別、多層次、低能耗、低成本是石墨烯改性纖維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的關鍵??蒲性核⒏咝Ec生產企業(yè)的產學研合作是石墨烯改性纖維領域不斷拓展的強力支撐。石墨烯改性纖維的開發(fā)和研究對提升紡織服裝行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搶占市場先機有重要意義。
[1] Novoselov KS, Geim AK, Morozov SV,et al.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tomically Thin Carbon Films[J].Science,2004,306(5696):666—669.
[2] JC Meyer,AK Geim,MI Katsnelson,et al. The Structure of Suspended Graphene Sheets[J].Nature,2007,446(7131):60—63.
[3] 黃毅,陳永勝.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相關應用[J].中國科學B輯:化學 , 2009,39(9):887—896.
[4] 胡希麗,田明偉,朱士鳳,等.石墨烯在紡織上的應用研究[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3 (3):12—17.
[5] B.C. Brodie. Sur Le Poids Atomique Du Graphite[J].Ann. Chim. Phys,1860,(59):466—472.
[6] M Losurdo,MM Giangregorio,P Capezzuto,et al. Graphene CVD Growth on Copper and Nickel:Role of Hydrogen in Kinetics and Structure[J].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Pccp,2011,13 (46):20836—20843.
[7] 曲麗君,田明偉,遲淑麗,等.部分石墨烯復合纖維與制品的研發(fā)[J].紡織學報,2016,37 (10):170—177.
[8] 鄧堯,黃肖容,鄔曉齡.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2,26(15):84—87.
[9] 李昌壘,馬君志,秦翠梅,等.石墨烯與再生纖維素復合纖維制備及性能研究[J].針織工業(yè),2015,(6):6—8.
[10] 遲淑麗,田明偉,曲麗君.石墨烯纖維素復合纖維制備及導電導熱性能研究[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4(2):22—25.
[11] 馬金彪,盧要鵬,張志強.尼龍66改性方法[J].廣東化工,2011,38(10):78—79.
[12] 侯文俊.石墨烯增強尼龍6纖維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13] 王雙成,馬軍強,呂冬生,等.石墨烯改性錦綸6母粒制備及性能分析[J].山東紡織科技,2017,58(4):7—12.
[14] 張靈英,陳國華.石墨烯微片對尼龍6的改性研究[J].材料導報,2011,25(14):85—88.
[15] 肖建亮,宋義虎.石墨烯/尼龍6納復合納米纖維的制備與性能[A].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2014新材料學術論壇學術論文集[C]. 杭州:浙江省復合材料學會、麗水經濟開發(fā)管委會,2014:114—118.
[16] 劉松梅,潘守偉.滌綸的改性方法研究[J].化纖與紡織技術,2008,(2):24—27.
[17] 凌良仲,劉松,倪智婷.改性滌綸開發(fā)技術及應用[J].棉紡織技術,2014,42(4):74—77.
[18] 王雙成,馬軍強,呂冬生,等.石墨烯改性滌綸短纖維制備及特性表征[J].山東紡織科技,2017,58(4):18—21.
[19] 王雪新,胡祖明,于俊榮,等.氧化石墨烯改性聚乙烯醇纖維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合成纖維,2016,45(6):9—16.
[20] 李亞軍.石墨烯的前處理及其與聚乙烯醇復合纖維的制備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current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achievements of graphene modified fibers, found that graphene modified fibers had the properties of electric conduction, heat conduction, good thermal stability, etc.Current researches aimed at conventional fibers, special fibers involved less such as abnormal fiber, high performance fiber, etc.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coope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lleges,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were the important assura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raphene modified fibers.
Keywords:graphene; modified fiber; development trend
CurrentResearchStatusofGrapheneModifiedFibers
LiuYouchang
(Qingdao Institute of Textile Fibe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
TS102.6
A
1009-3028(2017)05-0054-03
2017-09-08
劉優(yōu)昌(1985—),男,山東青島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