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宇,扇原淳
1.日本早稻田大學人間科學研究科;2.日本早稻田大學人間科學學術院
中文版阿爾茨海默病認知量表信效度研究及評價
周思宇1,扇原淳2
1.日本早稻田大學人間科學研究科;2.日本早稻田大學人間科學學術院
目的檢測中文版阿爾茨海默病認知評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翻譯后的中文版阿爾茨海默病認知評價量表,2014年9月—12月對600名中國老人進行調查,分析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結果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7,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分別為思維認知0.866,適應認知0.823,治療認知0.935。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的3個公因子,原始累計率為64.97%。結論中文版阿爾茨海默病認知評價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作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評價測量。
阿爾茨海默?。恍哦?;效度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發(fā)生在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漸進性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阿爾茨海默病已經(jīng)嚴重危害了我國老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1]。調查表明,65歲以上的老人中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率約占10%。85歲以上的老人中患病率可達到20%[2]。由于該病的不可逆性及其對社會和家庭帶來的負擔,培養(yǎng)老人對其的認知能力,提高老人對該疾病的預防能力,能夠幫助老人了解自我健康情況,開展自我健康管理活動。
國外目前最常用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知識測評工具是2007年由Brian等研制的阿爾茨海默病知識量表(ADKS)[3]。2015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對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研究報告書中的針對正常老人設計了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量表,從預防出發(fā),對正常老人對該疾病的理解進行調查與分析[4]。目前國內還沒有統(tǒng)一的、被廣泛使用的阿爾茨海默病認知測評工具,該研究于2014年9月—12月對中國600名老人進行調查,旨在建立阿爾茨海默病認知量表的中文版,對其信度和效度進行分析,探討該量表在中國老人中的適用性,為評估老人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的理解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選擇杭州市4個街道為樣本地,各區(qū)域隨機抽取150名年齡為60歲以上的有認知能力的社區(qū)在住老人進行現(xiàn)場調查。調查總數(shù)為600名,回收問卷521份,有效回收率86.8%。第二次重測發(fā)放問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0%。
1.2.1 量表來源 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評價采用“日本厚生勞動省對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研究報告書”中的評價量表[5],該量表由15個問題組成。該量表15個條目均為判斷題,答對得1分,答錯得0分,總分0~15分。該量表具有條目明晰,操作簡便,回答率高的優(yōu)勢,在日本得到了廣泛應用。
1.2.2 量表的翻譯 該量表征得原量表作者早稻田大學加瀨裕子教授的同意,對日文版量表進行翻譯;由2名在日社會醫(yī)學專業(yè)的研究員將量表翻譯成中文版,由1名日文專業(yè)的翻譯人員進行回譯,對中文版進行修改直至回譯與原文相當。最終量表對10名老人進行預調查,確認老人能夠自主填寫且對問題理解,作為最終的量表。
問卷回收后,使用Epidata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效度分析:①計算各條目與其所屬維度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來評價維度相關性;②結構效度采用因子分析來評價,通過協(xié)方差分析制作模型分析認知情況主體之間影響因素并運用Amos24.0制圖。信度分析:①計算前后兩次測量結果各維度及總體的組內相關系數(shù)以獲得重測信度,檢驗量表的穩(wěn)定性;②采用奇偶數(shù)對半分,計算相關系數(shù),測量各維度及全量表分半相關系數(shù);③內部一致性信度:計算各維度及全量表的同質信度。最常用指標是Cronbach’s α系數(shù)。此系數(shù)越大,同質性越好,一般認為0.7以上信度較好。
2.1.1 內容效度 結果顯示,各條目與其所屬維度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思維認知的5個條目中,4個條目相關系數(shù)在0.55以上;適應認知的4個條目中,3個條目相關系數(shù)在0.60以上;治療認知的6個條目中,5個條目相關系數(shù)在0.65以上;量表各維度得分與量表總分之間相關系數(shù)為 0.81~0.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該量表內容效度較好。
2.1.2 結構效度 “阿爾茨海默病認知”量表含有15個觀測標量:因健忘產(chǎn)生的不安情緒(X1)、記不起日期和地點(X2)、病因的多樣性(X3)、記憶退化(X4)、過去記憶回想(X5)、思維混亂(X6)、抑郁情況(X7)、環(huán)境適應(X8)、環(huán)境喜好(X9)、照料需求(X10)、情緒控制(X11)、思維糾正(X12)、自我懷疑(X13)、交流障礙(X14)、藥物治療需求(X15)。對量表進行因子分析,抽選出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的3個公因子,原始累計率為64.97%。取樣足夠度的KMO度量為0.932,判斷為較高信賴性(P<0.05)。
通過因子分析提取3個主要因子,用AMOS24.0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并建立模型 (圖1)。一般情況下,GFI≥0.85,RMSEA≤0.08,認定為該模型的擬合程度較好。本模型的GFI=0.853,RMSEA=0.072,符合標準,認定該模型的擬合程度較好。
思維認知、適應認知與治療認知之間均相互影響。思維認知對適應認知的直接影響效果為0.97,對治療認知的直接影響效果為0.97;適應認知對治療認知的直接影響效果為0.95。
圖1 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的不同模塊情況
2.2.1 重測信度 該次調查中,共選擇200名老人作為調查對象,量表總分的相關系數(shù)為0.912,思維認知的相關系數(shù)為0.858,適應認知的相關系數(shù)為0.823,治療認知的相關系數(shù)為0.861。量表各領域均高于0.7,表示穩(wěn)定性較好。
2.2.2 分半信度 采用奇偶分半法計算量表的分半信度,結果顯示,整個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數(shù)為0.665,各領域分半信度系數(shù)分別為:思維認知0.689,適應認知0.539,治療認知0.627。2.2.3內部一致性 整個量表的 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7,各維度的 Cronbach’s α系數(shù)分別為思維認知0.866,適應認知0.823,治療認知0.935。
效標效度的相關系數(shù)一般認為在0.4~0.8之間比較理想。該研究相關系數(shù)在0.55~0.65之間,滿足測量要求,略低于國外同類研究。原因可能是該次研究中國老人的調查年齡與外國老人相比較偏低,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及感同身受沒有年齡層較高的老人明顯;同時,中國對于阿爾茨海默病一直稱為“老年癡呆癥”,老人對于該疾病的理解與科普程度與外國相比不夠普及,影響了該量表的效度。
在該研究中,整個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7,符合測量學的要求。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均較高,證明該量表對老人的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程度的檢測是有效的?;A調查顯示,老人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6]。因子分析的研究結果表明,老人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主要分為思維認知、適應認知和治療認知3個方面,3個方面之間呈相互影響的關系,其中思維認知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老人認知首要是要在思維上對該疾病有認識,意識到該疾病的主要變化是從記憶以及思維方式開始的;之后需要對適應認知有所了解,意識到該疾病對生活適應化的要求;在治療認知層面則需要老人對治療產(chǎn)生效果及所需的準備有所認知。通過對3個模塊認知程度的提高,能夠提高老人的預防意識,讓老人能夠有意識地增加自我干預,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1]王艷,黃文湧,楊敬源,等.阿爾茨海默病與個人社會網(wǎng)絡關系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9(8):932-934.
[2]賀潤蓮,景彩麗,李變娥,等.中文版阿爾茨海默病知識量表信效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3(9):835-837.
[3]Brian D,Carpenter D.The Alzheimer’s disease knowledge scale: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oes[J].The Gerontologist,2009,49(2):236-247.
[4]朝田隆.若年性認知癥の実態(tài)と基盤整備に関する研究[M].長壽科學総合研究事業(yè)総括·分擔研究報告書,2009:28-38.
[5]道繁祐紀恵,奧山真由美.A地區(qū)在住の高齢者の認知癥に対する認識と予防行動に関する研究[J].山陽論叢,2016(22):29-40.
[6]吳勤,周東升,徐銀兒,等.城市老人生活方式與老年癡呆關系研究[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4(6):678-681.
R19
A
1672-5654(2017)09(a)-0173-02
2017-06-04)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5.173
周思宇(1988-),男,浙江杭州人,碩士,研究方向:社會醫(yī)學,E-mail:siyuzhouh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