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 明
士族很高傲,皇帝很生氣
◎ 幽 明
圖/馮 乾
魏晉南北朝時期,選拔官吏主要靠九品中正制,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但由于門閥世族把持了官吏選拔權,家世漸漸成為唯一的標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因此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士族子弟大多以士族身份自傲,連皇親國戚也不放在眼里。
劉宋孝武帝時,路太后的侄孫路瓊之家累千金,官拜黃門郎,雖然級別不算高,卻能侍從皇帝,傳達詔令,管理國家機密文件,所以他有些得意忘形。
這一天,路瓊之心血來潮,特意身著盛裝,駕著豪華馬車,帶領一大幫隨從去拜訪瑯琊王氏子弟王僧達。路瓊之到達王家時,王僧達正準備去郊外打獵,已換好打獵的服裝,備好弓箭、馬匹。路瓊之看見這陣勢,也沒有要離開的打算,他認為自己是皇親貴戚,王僧達理應改變打獵的計劃,轉而歡迎自己。他大搖大擺走進客廳落座,侃侃而談。
王僧達性情高傲,本就瞧不起庶族出身、暴發(fā)戶做派的路瓊之,此時見他言語傲慢,舉止無禮,氣得一言不發(fā)。路瓊之仍舊絮絮叨叨。半晌,王僧達輕蔑地說:“過去給我們家養(yǎng)馬的路慶之是你什么人?”路瓊之聽到這話,震驚得呆住了,路慶之正是路瓊之的祖父,路太后的兄長。路瓊之羞慚得無地自容,但又無話可答,只好灰頭土臉地告辭。路瓊之還沒有走出大門,王僧達就吩咐下人將路瓊之剛坐過的床(古代坐具)一把火燒掉。
路瓊之咽不下這口氣,便跑進宮去把這件事告訴了路太后。路太后勃然大怒,向宋武帝告狀。宋武帝也很生氣,但他對太后說:“瓊之這孩子太不懂事了,沒事兒去王家干什么?自取其辱也是活該。王僧達是士族貴公子,難道我能因為這件小事而治他的罪嗎?”路太后恨恨地說:“我與王僧達不共戴天!”
很快,路太后便找到了復仇的機會。
當時有道士妄稱見到龍鳳祥瑞,并聽到天上傳來簫鼓聲,這是新天子誕生的征兆。他們與殿中將軍等人勾結,圖謀在夜里攻打宮門,并分兵襲擊諸大臣,另立天子。結果事情敗露,數十個首腦被砍。王僧達與謀反事件毫無關系,但宋武帝指使人誣陷他參與謀反,令廷尉逮捕了他,并將他賜死。
這件事雖然以士族蔑視寒門開始,卻以皇權戰(zhàn)勝士族結束,在皇權至上的時代,士族終將沒落。
編 輯/燈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