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娟
童年的秋日美味
文/李娟
當山崗那郁郁蔥蔥的綠變成了色彩斑斕的紅和黃,秋天像出嫁的富家女,帶著豐厚的嫁妝,喜氣盈盈的走來了,身后稻谷飄香,碩果累累,風輕云淡,層林盡染,無不彰顯著秋的大氣。秋天的美味也像秋天的色彩一樣絢爛豐富,深深的吸上一口都是濃濃的香甜。
秋天是山貨大豐收的季節(jié),尤其是蘑菇,各色各樣各種味道粉墨登場,我們這群孩子也湊熱鬧,纏著大人們帶我們進山,因為山連山,林木很深,在山里迷路是很可怕的事,所以沒有大人領著我們是不敢進山的,一旦進了山,我們就像進了兒童樂園,那個興奮勁新鮮勁就甭提多高興了。樹上的榛子熟了,剝一顆放在嘴里咬開,榛子仁香香脆脆的像嫩花生,一定要多采些回去吃;山葡萄也熟了,紫紅色的,小小的,擠在一起,嘗上一粒,酸的直咧嘴,那也要小心的一串串地摘下,爸爸做山葡萄酒最拿手;五味子紅彤彤的,像一串串葡萄采回去給老爸泡酒;還有刺五加,聽說是藥材,黑紫色的小漿果,采時要小心,它渾身都是刺;有時還能碰到枯樹上長滿木耳,密密地擠在一起,旺盛的生長著,不能放過,采回家又是一盤美味;還有最重要的,就是蘑菇,一朵朵鮮嫩的蘑菇汲取了大山的營養(yǎng),像開在山野間的小花,有白色的雞腿蘑,褐色的松蘑,土黃色的榛蘑。我們像找寶藏似的仔細地尋找,蘑菇喜歡成片的生長,發(fā)現一片,我們就是一通歡呼,仔細的一朵朵采下,好鮮嫩的蘑菇,嫩的都能聽見蘑菇折斷時清脆的聲音。我們像一只只蝴蝶,在草叢間飛舞,采摘這大山的精靈??柿司秃壬缴狭飨碌娜疫\的話還能看見野鹿在溪流邊喝水,我們就又是一通歡呼雀躍;上山很累,采完了還要背著沉沉的蘑菇筐下山,汗水和泥水把我們畫成了大花臉,我們還是樂在其中。
采回的榛子堆起來用塑料布蓋住,一兩天后,綠綠的榛子皮就變黃了,用木棒一頓捶打,榛子就和外皮分離了。把榛子在太陽下曬干,像炒花生那樣,在鍋里用細沙慢火炒,炒熟的榛子酥香可口,越吃越香,一吃就停不下來,就是殼有點硬,吃多了費牙;爸爸會把采回來的山葡萄用清水沖洗干凈,盡量不把葡萄上的白霜洗掉,爸爸說那是很好的天然酵素,然后晾干生水,洗凈雙手,把葡萄盡量揉碎,按比例放上白糖,裝進干凈無油的玻璃瓶,密封發(fā)酵,等發(fā)酵結束后,將皮汁壓榨分離,香醇美味的山葡萄酒就做好了。自家做的山葡萄酒度數不高,所以爸爸也會允許我們少少地喝一點,紫紅色的果汁很是誘人,嘗上一口卻直咧嘴,酸澀中有些微苦,還帶著一股白酒的味道,我是享受不了,不過爸爸卻喝的有滋有味。
每年深秋爸爸都會多上幾趟山,拉些木頭回家,留著冬天取暖用,還能給我們帶回來山里的另一種美味,那就是林蛙。林蛙喜歡棲息在潮濕疏松的土里,或藏在石縫里枯葉下,或鉆進河岸邊的水草沙粒間。老實說我很怕林蛙,它是不咬人,但它長的太嚇人,東北的林蛙很大,身子有碗口那么大,和枯樹葉的顏色差不多,背上有許多深褐色的斑,不太愛動,奇丑無比。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山上拾木頭,剛抬起一段枯木,就看見一只碩大的林蛙正氣鼓鼓的瞪著我,直感覺頭皮發(fā)麻,渾身起雞皮疙瘩,嚇的我“嗷”的一聲,扔下木頭就跑,最后還是爸爸逮住了它,驚魂未定的我,走在厚厚的枯葉上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踩到這軟軟的像牛糞似的東西,后來爸爸又陸陸續(xù)續(xù)逮到幾只,爸爸說:“晚飯就吃它了,給你壓驚?!卑职指嬖V我,林蛙以多種昆蟲為食,肉質很鮮美。可是它那丑陋的樣子很難讓我把它和美味聯系在一起。林蛙先用水煮熟剝皮,然后鍋里燒熱油,放上蔥姜蒜炒香,加兩勺自家做的豆瓣醬一起炒,最后放進林蛙翻炒幾下,加入水,沒過林蛙,大火燒開后放進鹽和切成塊的土豆,改小火慢燉,等土豆熟了,蛙肉變成了醬紅色,湯汁黏稠了,就可以出鍋了,熱氣騰騰的的端上桌,蛙肉的濃烈與土豆的清香,霎時彌漫了整個屋子,我迫不及待的扯下一條蛙腿,吮吸著上面的湯汁,啃著肥嫩的蛙肉,就像爸爸說的,真是美味,味道香嫩,肉質細膩,與普通的肉味完全不一樣,像魚肉但比魚肉還香,完全忘記了初見它時的恐懼?,F在已經吃不到這種美味了,林蛙成了國家保護的陸地野生動物,出現在餐桌上的大多是人工養(yǎng)殖的,偶爾也會點上一盤,細細地品嘗,不似當年的肥碩鮮美,也許現實無法超越和復制的,在記憶中才能永遠地保存。
李娟
生于中俄邊界的大山腳下,幼時嘗盡山林間的珍饈野味,現居河北,愛寫又愛吃。
秋天也是泥鰍最多最肥的季節(jié),撈泥鰍是我們這些孩子的最愛,拎上個水桶,拿上自制的簸箕形漁網出發(fā)了,在齊腰深的河水里把漁網探進岸邊的水草里,其他人拿著棍子在水草里一通亂攪和,就這樣沿著河里的水草叢一路撈下去,收獲還真不少。泥鰍的生命力極旺盛,到家了,還活力十足的游著,媽媽嫌擇泥鰍麻煩,通常會撒上一把鹽,蓋上蓋,就聽見泥鰍被鹽腌得唧唧吱吱地叫著,吐著白沫,在桶里鉆來鉆去地翻騰著,等到聲音小了,媽媽把泥鰍在清水里多洗幾遍,撈出來控水,竟然還有許多頑強地活著,等到油鍋熱了,蔥花熗出香味,泥鰍嘩啦倒進鍋,熱鍋熱油里泥鰍一通拼命地亂蹦,有的還蹦出了鍋,蹦到灶臺上,摔到地上還使勁地扭動著身軀,我們會尖叫著哄笑著在地上撿拾著,洗干凈重新放回鍋里,添上水,切成大塊的豆腐也隨著下了鍋,放上花椒大料和鹽,剩下的就是大火燉了。泥鰍很容易熟,燉時間長了,容易骨肉分離爛成一鍋,所以燉上十幾分鐘就出鍋,白白的湯汁濃香四溢,嫩嫩的豆腐味道鮮美,嵌進豆腐里的泥鰍千姿百態(tài),放進嘴里,豆腐的香,泥鰍的鮮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撈出一條泥鰍,一手拿著頭一手拿著尾,用嘴一吸,白白的肉就一條條地脫落了,軟軟的,又嫩又鮮;泥鰍只有一根主刺,吃起來很方便,不一會,泥鰍完整的骨架就現形了。鮮嫩甜美的泥鰍游走在舌間,暖暖的記憶卻留在心間,把秋天的韻味渲染的更加濃郁。秋天的美味如何能少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