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余
【摘要】反思性教學符合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要求,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不同階段的反思具有不同的特點,課前的反思具有多次性、預測性特點;課中的反思具有短暫性、挑戰(zhàn)性特點;課后的反思具有總結性、評價性、內化性特點。因此,針對不同階段反思性教學的開展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師;反思性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TU4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070-01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的將反思性教學局限于技術的范圍之內,教師自己并沒有對自身的目標或者是價值進行切實有效的指導和分析、沒有過多的對教學背景提出過懷疑,那么這些并不能夠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反思。
在這種形勢下,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反思性教學的積極影響,在實際教學實踐活動當中,借助行動研究不斷對教師自身的教學進行思考和評價。整個過程不僅能夠促使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而且能夠真正的實現(xiàn)教師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目的。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利用反思性教學,將其自身的積極影響充分發(fā)揮出來,不僅能夠從根本上保證教學質量,而且能夠達到促進學生進步的根本目的。
一、重視反思性教學的原因
1.反思性教學符合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要求
當今世界的競爭,與其說是經(jīng)濟的競爭不如說是人才的競爭。人才又與教育息息相關,培養(yǎng)高質量的人才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因此怎樣培養(yǎng)高素質的教師成為關鍵。教師的培養(yǎng)離不開職前的專業(yè)學習和專業(yè)培訓,但大部分教師系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是在入職后逐漸形成的,也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反思性教學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反思性教學是全面發(fā)展教師的過程。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進行反思,優(yōu)化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實現(xiàn)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促進教師向專業(yè)方向發(fā)展。
2.反思性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倡導“關注學生發(fā)展”“強調教師成長”“重視以學定教”三大基本理念。新課程改革內在的要求教師要在課前反思教學內容是否與學情相一致,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否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反思學生在課中能否全身心參與課堂教學,反思實然的教學效果和應然的教學效果是否一致等。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以學定教”,因此那種一成不變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了。
二、高中英語教師反思性教學現(xiàn)狀及不同階段的特點
美國學者D.A.Schon認為,反思有兩種時間框架:
(1)對行動反思。
(2)在行動中反思。
其中,對行動反思既包括課前對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反思,也包括課后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教學行為、教學效果的回顧性思考;行動中反思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未曾考慮過的、出乎意料的情景進行反思性對話。反思性教學應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不僅要在課后進行反思,也要在課前和課中進行反思,但是不同階段的任務、情景、目的各有不同,這就決定了反思性教學在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特點。
1.課前反思性教學的特點
課前反思具有多次性、預測性的特點。在課前,教師需要擬定教學計劃和備課方案,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備課方案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重要保障。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備課方案包括采取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更好理解重難點知識,解決教學過程臨時性問題的預測性方案,能有效鞏固內化知識的作業(yè)等。課前反思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教學計劃、備課方案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但科學性、合理性的教學計劃和備課方案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產物,教師可能需要多次對教學計劃和備課方案進行修改。
2.課中反思性教學的特點
課中反思具有短暫性和挑戰(zhàn)性的特點。課中教師的主要活動是授課,即將教學計劃、備課方案付諸實踐的過程,它以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實踐能力為目標,以講授法、演示法、實驗法等為方法。課堂教學包括學生、教師兩個主體,教師的教學活動必然受到學生學習活動的影響。學生是具有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正處于發(fā)展中的人,即使是課前備課,也不能完全使教師教學活動按其既定步驟完成,在授課期間,課堂經(jīng)常出現(xiàn)臨時性、出乎意料的“疑難雜癥”也或許是教師按照既定的方法講授教學內容并不能讓學生理解,這時就需要教師課堂反思以尋求解決臨時性問題的方法和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知識的方法。課中反思具有短暫性和挑戰(zhàn)性的特點,短暫性是指教師在課中的反思時間極短;挑戰(zhàn)性是指課中臨時出現(xiàn)的問題千變萬化,需要教師在短暫的時間內想出好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并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這對教師來說具有挑戰(zhàn)性。
3.課后反思性教學的特點
教學后反思是教師對課前準備與課堂教學過程的整體性反思,在此基礎上對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問題、教學改進策略等一系列內容進行經(jīng)驗化概括,逐步內化成自我教學理念的過程。課后反思發(fā)生在一節(jié)課后,因此總結性、評價性、內化性是其突出特點。總結性、評價性表現(xiàn)在,課后反思是教師在教學后對整個教學活動流程的整體性反思,既內在的包括對課前準備的反思也包括對課中教學過程的反思,并在此基礎上對整個教學活動是否完成預期教育目的,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做出評價判斷。
三、結束語
反思性教學對高中英語教學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和現(xiàn)實意義。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反思性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很突出,仍然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所以高中英語教師要將反思性教學有效的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將反思性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出來。
總之,英語課后反思是英語教師必須必備的條件,課后,教師要把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迷惑點、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記錄下來,結合自己的教學進行廣泛的反思,且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學法指導和策略調整。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方法需求、認知方式、學習策略等,以探究、解決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為基本點,才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積極有效。
參考文獻
[1]邵婧.反思性教學在高中英語寫作反饋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2]張艷麗.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視域下的高中英語反思性教學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3]尹秀娟.培養(yǎng)初中學生英語反思性學習能力的行動研[D].山東師范大學,2011.
[4]熊武川.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3-5.
[5]劉佳龍,葉昕,聶麗.反思性教學理念實際應用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5.6:11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