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燕
摘 要: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學習歷史的過程相對來說很枯燥。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增加學生學習樂趣,整合歷史資源,創(chuàng)建學生喜聞樂見的歷史課堂。文章從整合案例、深化思維,整合時事、學以致用,整合影視、自主探究等方面,探討運用微視頻建構整合式歷史課堂的策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
關鍵詞:微視頻;整合式;歷史課堂;歷史資源
中圖分類號:G436;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7-0086-01
英國的雪萊曾經說:“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回旋詩?!爆F在,一些人只重視科技發(fā)展,忽視了歷史的作用。因此,教師有責任給學生們講好歷史,整合歷史資源,有效利用微視頻增加課堂活躍度,使每個人參與其中,感受歷史的魅力,做好歷史和現代生活之間的銜接,建構整合式歷史課堂。
一、整合案例,深化思維
要想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整合一些小案例再合適不過了。小案例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思考。例如,教師在講解八年級上冊的“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的時候,單單講課本上的內容太過于枯燥。這時,教師就可利用微視頻整合一些案例: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賽金花一方面為中國軍隊籌集軍糧,另一方面請求聯軍放過北京市民,確保了北京市民的生命安全。這個案例能讓學生們感受賽金花的思想品質。教師也可以插入當時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的紀錄片,并在看完之后讓學生思考,切實感受當時的一些真實的情況,深化學生的體驗,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加速理解,構建整合式歷史課堂。借助微視頻進行整合案例,加深了學生們的理解,也深化了他們的思維,使學習更加有效便利地進行,構建整合式歷史課堂,讓學生愛上學習,愛上歷史。
二、整合時事,學以致用
時事是指國家近期發(fā)生的一些大事,與國家的政治方針、經濟政策、文化措施息息相關。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關心時事,利用歷史事實對時事進行解讀、學習,并運用歷史教訓對時事進行分析,學以致用,舉一反三。例如,教師在講解七年級的“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一課時,想到了國家積極開展民生政策,注重養(yǎng)老金的發(fā)放,并且還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注重醫(yī)療保健。教師先讓學生們思考國家重視民生的原因,然后問:那么,歷史上的秦國是怎么實現大一統(tǒng)后穩(wěn)定國家安定的呢?教師通過讓學生們認真學習課本內容,然后插入一段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大業(yè)的微視頻,使學生們了解了秦始皇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在視頻中,他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專心納諫,甚至包括從敵營中來的人或曾批評過自己的人,使秦國一時人才濟濟。如他聽取鄭國興修鄭國渠,為秦國積累了充足的物質財富;他禮遇軍事家,在軍事上受益匪淺;他重視法的運用,吸收外來人的傳統(tǒng)。這樣,學生進行知識遷移,知道了一個國家要想平定安寧,就應該學習秦始皇的虛心納諫,以人民為中心,重視法度,學會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尊重各民族間的差異性,尊重文化的不同,尊重人民的主權。用秦始皇實現大一統(tǒng)的史實來指導現在的統(tǒng)一,實現了知識的遷移,并學以致用,使歷史課堂得到整合。這節(jié)課的講解,使學生們既領略了秦始皇的偉大,又將秦始皇的措施引用到注重民生、以民為本、學以致用上。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使整合式歷史課堂得以實現。
三、整合影視,自主探究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授課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影視作品的視聽結合以及背景音樂的運用,能襯托出當時歷史的場景,使每個學生都身臨其境。因此,將影視作品引進課堂,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七年級的“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這一課時,就利用影視資源進行教學。在講課之前,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了《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學生們聽完之后,教師問他們:聽到這首歌,同學們會想到什么?如果你生活在三國時代,你會幫忙輔佐誰呢?為什么呢?學完這一課,請同學們來評價一下曹操、劉備、項羽這三個歷史人物。接著教師將影視資源與歷史課結合起來,讓學生們進行自我探究、自我思考,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總結出自己心中的答案,最后進行小組發(fā)言,教師總結。但是,教師必須讓學生們認識到每個人都優(yōu)劣共存,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只是你更青睞哪一種人。教師還可以播放三國時期發(fā)生的“赤壁之戰(zhàn)”和“官渡之戰(zhàn)”,了解曹操的一敗一勝,并分析其原因。教師將影視資源整合到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使歷史課堂多樣化。這樣,將歌曲、視頻融入到歷史課堂中,讓學生對三國時期的歷史進行自我探究,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又構建了整合式歷史課堂。
四、結束語
總之,授課方式多種多樣,選擇微視頻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可使教師授課更加便利,也可使學生接受起來更加容易,進而促進學生對歷史的研究,這對于他們以后的發(fā)展很有幫助,同時對于構建整合式歷史課堂也很有益處。
參考文獻:
[1]錢建林.初中歷史微課制作策略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6(04).
[2]費為群,丁愛國.基于微課的翻轉學習探索與研究——以初中歷史與社會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6(10).
[3]錢建林.班級授課制下初中歷史微課資源利用的美育價值[J].基礎教育研究,2017(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