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在社會轉(zhuǎn)型時期,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對策進行分析和總結(jié)。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完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011-0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nèi)容是教材的重要部分,已經(jīng)進入到了大學課堂中,高校思政理論課程,是為大學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渠道。高校要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讓學生從世界觀角度也來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課堂中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原則分析
1.自由性與引導性結(jié)合的原則
人的思想都是在交流和表達過程中得到豐富和深化的,價值觀的形成,也需要通過主體的自主構建活動才能夠內(nèi)化而成。其中,價值觀是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作為教師,要容許學生自主探索不同的價值問題,對自己的心靈進行堅持不懈的內(nèi)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必須要發(fā)揮出思想政治課堂的權威性,體現(xiàn)出教育的多樣化原則。
2.主導性與多樣性結(jié)合的原則
目前,我國社會正處于劇烈的變化時期,各類文化與思想急劇碰撞,享樂主義、功利主義思想不斷輸入,這讓大學生面臨著眾多的價值困境。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發(fā)展下,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傳入我國,導致大學生價值觀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趨勢。在《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社會潮流,尊重客觀差異,在兼容并包中形成獨特的價值共識,開展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完善措施
1.教學理念的轉(zhuǎn)變
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知識教學”的影響十分嚴重,知識教學是在傳統(tǒng)“能力本位”、“知識中心”思想下形成,導致原本應該生機勃勃的高校思政課堂變得死氣沉沉,喪失了應有的生命氣息。傳統(tǒng)政治課課堂更加關注機械化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真實體驗。教育是圍繞“人”開展的活動,教學的本質(zhì)必須要關注生命活動,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思維、思想的激蕩,是靈魂、智慧的互動和融合過程,高校思想課堂應該充滿智慧和思想,滲透人文精神,讓學生實現(xiàn)個性張揚,實現(xiàn)靈魂和心靈的凈化與提升,這就是“生命教學”的本質(zhì)。“生命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心靈,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探索的殿堂,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確定了具體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取向,幫助他們樹立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鼓勵他們追求真理,勇敢的承擔起自己應該肩負的社會責任,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精神,讓他們可以分辨是非黑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
2.發(fā)揮出教師的人格魅力
在教育工作中,任何的活動都要以教育者的人格作為基礎,教育者的人格決定著教育的質(zhì)量,這是教師的核心魅力,這種魅力直接源自于教師的個性和品質(zhì),表現(xiàn)在行為風格、思維方式等方面,是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形成的影響力、吸引力與號召力。思政課教師的人格魅力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即“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從社會、自然與思維領域出發(fā),給予學生人文上的啟發(fā);作為教師,應該做到誠實守信、剛直不阿,讓學生可以做到“親其師、信其道”,幫助學生塑造出完美的人格,教師這種勇往直前、積極進取的精神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自強不息的行為,教師虛懷若谷的作風對于學生將會是受益終身的。
3.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在的歷史時代背景下進行高校的思政工作教育,需要尊重學生,讓學生成為思政工作教育的主體,教師則負有主導責任。教師要充分利用彼此熟知的新媒體平臺和學生進行地位對等的交談,這樣學生們就會對教師產(chǎn)生信任感,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會構建起來,思政工作教育就容易開展起來并且效果明顯。作為教師,要為思政教學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設出有利的環(huán)境,關注時事政治,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加強與學團組織、學工處以及思政部門的合作,找出工作合力。作為學校,則要為高職思想課堂的開展提供優(yōu)惠政策,制定一系列的鼓勵政策,讓思政教師意識到自己身上肩負的重任,愿意為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殫精竭慮。
三、結(jié)語
作為一名合格的高職思政課教師,應該發(fā)自心底的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將教育工作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yè),將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崇高使命,以此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教師的成長是一個循序發(fā)展的過程,要做到育人,首先要做到育自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滲透還任重道遠,作為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我、加強人格修養(yǎng),用健全的人格來感動學生、影響學生。
參考文獻
[1]陳章龍.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共識機制問題研究[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0(07).
[2]束鵬芳.開設價值觀課程:人文社會學科教改新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0(05).
[3]黃麗英,葉曉豪.從“知識課堂”到“生命課堂”——試論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形態(tài)的轉(zhuǎn)變[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05).
[4]張英杰,曲慧敏,呂海青,孫波.融入與建構: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9(15).
作者簡介:
李蕓芳,陸軍航空兵學院政治人文教研室,講師,碩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