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全永+李義
摘 要:“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現代化的總方略和行動指南?!八膫€全面”戰(zhàn)略布局與反腐倡廉建設構成一個辯證統(tǒng)一的內在政治邏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fā)展之維”是構建“不必腐”保障機制的前提和基礎;“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之維”是構建“不能腐”監(jiān)督機制的核心和關鍵;“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之維”是構建“不敢腐”懲戒機制的手段和途徑;“全面從嚴治黨”的“組織之維”是構建“不想腐”組織機制的目的和歸宿。文章提出并闡述了構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下反腐倡廉建設“四維機制”的實踐路徑,旨在為深入推進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建設提供學理支撐和實踐參鑒。
關鍵詞:“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反腐倡廉建設;“四維”路徑
中圖分類號:D630.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7408(2017)09-0018-04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fā),著眼于新形勢下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和社情的深刻變化和時代要求,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四個自信”,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順乎黨心、政心、軍心和民心的“四心歸一”,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成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現代化總方略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反腐倡廉建設作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政治實踐運作的“殺手锏”和“重頭戲”,與“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構成內在辨證統(tǒng)一的邏輯關聯(lián)。因此,基于二者邏輯關聯(lián)的考量,新形勢下為深入持續(xù)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亟需構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下“四維”反腐倡廉建設機制,為反腐倡廉建設提供學理上的支撐和實踐上的指導,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取得新勝利。
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與反腐倡廉建設的邏輯關聯(lián)
“‘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是從我國發(fā)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也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盵1]腐敗問題作為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后面臨的最大威脅,是“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重要表征,如何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治理好腐敗問題,是新形勢下“解決我們面臨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重要課題,也是“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基于問題導向的現實來源。可以說腐敗問題是“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劍向所指”和現實關切?!皯?zhàn)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2]“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作為中央領導集體的頂層設計,毫無疑問對黨的建設具有戰(zhàn)略上的指導意義,反腐倡廉作為黨的建設的永恒任務是保持共產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源泉,是提升黨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捍衛(wèi)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現實路徑,是確?!八膫€全面”戰(zhàn)略布局落實到位的重要保障?;谝陨纤伎?,二者宏觀上的邏輯關聯(lián)可簡述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是對反腐倡廉建設從大格局大視野下的戰(zhàn)略關懷,反腐倡廉建設是“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提煉要素形成的現實問題導向來源。二者微觀上的邏輯關聯(lián)具體表現在:
1.腐敗導致兩極懸殊,背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政治學者塞繆爾·亨廷頓認為:“腐敗是國家公職人員為實現其私利違反公共規(guī)范的行為,其基本形式是政治權力與財富的交換,即權錢交易?!盵3]腐敗分子通過“政治權力與財富的交換”的基本形式,獲取個人的非法收入,從而拉大了與普通民眾的正常收入水平。此外,隱形收入和灰色收入渠道的增多使得腐敗分子的財富積累極大超越了其正常的勞動所得,貪腐的集團化、權期化、隱蔽化、巨額化已成為新形勢下腐敗的共同特征,假如任由腐敗彌散性蔓延擴散以及贓款巨額化的積聚膨脹,必定會形成更加強烈的仇官仇富的失衡心態(tài),滋長社會的不公,加速階層的固化,進而導致兩極分化。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相背離。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反腐倡廉勢在必行。
基于以上認識,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懸利劍,雷厲風行地正風肅紀,反腐懲惡,一大批腐敗分子相繼落馬,落馬官員背后所掩藏的非法收入的數額更是一次次刷新民眾的“預期值”,落馬官員與巨貪形象的重疊這一現實邏輯警醒我們:反腐倡廉建設既是一場奪取民心的保衛(wèi)戰(zhàn)和捍衛(wèi)公平打擊邪惡勢力的正義戰(zhàn),也是瓦解因貪腐而造成兩極分化的攻堅戰(zhàn)。反腐倡廉敗建設不僅有利于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也有利于經濟健康持續(xù)發(fā)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這契合了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協(xié)調”“共享”的發(fā)展理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實邏輯的要求使然。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視域下,反腐倡廉建設應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
2.腐敗助推灰色利益固化,阻滯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動力。腐敗是制度紕漏的必然產物,腐敗分子正是現存制度的“受益者”和“捍衛(wèi)者”?;谶@種身份角色所能帶來自身利益的邏輯,腐敗分子往往會以改革之名行謀利之實,中飽私囊大獲其利,使之對當下不健全的制度產生一種“獲得感”“滿足感”和“認同感”,從而在行動上扭曲改革的落實,異化改革的實質,維持并固化當前對其自身有利的改革格局,成為阻礙全面深化改革的“阻力軍”。正如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在研究“轉型陷阱”問題中所提到的:“在改革和轉型過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阻止進一步變革的過程,要求維持現狀,希望將某些具有過渡性特征的體制因素定型化,形成最有利于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體制,并由此導致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畸形化和經濟社會問題的不斷積累。”[4]腐敗問題作為政治經濟社會問題的交織混合產物,是改革處在轉型時期眾多問題易發(fā)頻發(fā)的一大表現,必須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動力來推動黨自身的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避免改革掉入“轉型陷阱”。
鑒于以上思考,在“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的改革形勢下,黨中央如果沒有“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反腐勇氣和“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反腐決心,反腐倡廉建設就很難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舉措就可能會因為腐敗問題懸而未解而受阻。因此,反腐倡廉建設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著力點,腐敗助推灰色利益固化,阻滯全面深化改革,腐敗問題產生灰色利益固化的藩籬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來破除。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視閾下,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填補制度的漏洞,扎好制度的牢籠,建立并完善監(jiān)督體系,以制度建構能力的科學化合理化系統(tǒng)化和制度執(zhí)行力的堅決化強力化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治理腐敗。endprint
3.腐敗滋生人治,違背全面依法治國作為戰(zhàn)略保障的要求。腐敗是一種違規(guī)違紀違法行為,腐敗的產生是對黨紀國法的漠視與踐踏,腐敗分子凌駕于法律制度之上的貪腐行徑本質上就是一種人治的表現。從落馬官員的貪腐軌跡來看,無論是“巨腐敗”的“大老虎”還是“微腐敗”的“小蒼蠅”,唯我獨尊,為所欲為,無視法律制度的“自我超越感”是其共同的為政心態(tài),也是助長腐敗產生蔓延升級的重要主觀因素。究其根源,這種“獨斷專行,老子天下第一”[5]的從政心態(tài)背后是人治思想在作祟,沒有對法律的敬畏之心,雖懂法卻不守法,最終難免會滑向腐敗的深淵。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就是典型的實例。作為政法委書記的周永康不但不以身作則遵守黨紀國法,反而違法亂紀,破壞民主與法治,人治觀念的驅使最終使其身敗名裂,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這一典型的“知法犯法”的貪腐案例再次警醒世人:人治觀念造成的腐敗與依法治國格格不入,違背了“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視閾下全面依法治國作為戰(zhàn)略保障的要求。
從古今中外的反腐敗經驗來看,人大于法的人治思想容易滋生腐敗,而腐敗又會以“破窗效應”的方式擴散蔓延,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不公正用人機制。在這一過程中,人治的觀念得到了強化,腐敗的態(tài)勢得到了擴大,腐敗的程度得以加劇,最終導致腐敗持續(xù)擴散和不斷升級的惡性循環(huán)。這與十八屆四中全會確立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議相沖突,違背了法治替代人治的時代潮流。因此,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視閾下,反腐倡廉建設需要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作為指導,反腐倡廉建設需要以全面依法治國作為戰(zhàn)略保障。
4.腐敗消解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疏遠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關鍵。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始終都是人民利益的真誠代表者,無私創(chuàng)造者、堅定踐行者、忠貞捍衛(wèi)者。腐敗是一種以公權謀取私利的利己行為,與中國共產黨的性質與宗旨水火不容。長期以來,大部分黨員領導干部都能自覺地以人民公仆的角色努力踐行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服務理念,以個人的清正廉潔捍衛(wèi)整個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但在新形勢下,一些黨的領導干部在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下,理想信念動搖,腐朽思想開始產生,腐敗的惡行開始滋長,這勢必會給黨的形象造成負面影響,消解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損害民眾的信任,進而危及到黨的執(zhí)政地位。習近平就曾指出:“中國歷史上因為統(tǒng)治集團嚴重腐敗導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當今世界上由于執(zhí)政黨腐化墮落、嚴重脫離群眾導致失去政權的例子也不勝枚舉??!”[6]
縱觀歷史,世界上一些大黨、老黨丟失政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腐敗泛濫往往是最重要的原因?!斑@些年來,世界上一些老牌執(zhí)政黨衰敗落伍、丟權垮臺的教訓極為深刻。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更應高度重視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確保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7]因此,無論從歷史邏輯還是現實邏輯來審視腐敗的危害,其對于一個執(zhí)政黨的殺傷力和破壞力都是致命的。正如習近平所言:“腐敗是社會毒瘤。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盵7]正是這種憂患意識和使命意識的感召,才有了習近平“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深刻認識。“腐敗一塊冰,寒透百姓心”,腐敗官員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嚴重侵蝕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消解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視閾下,全面從嚴治黨應該成為反腐敗建設的戰(zhàn)略關鍵。
二、構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下反腐倡廉建設機制的“四維”實踐路徑
基于以上,“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下反腐倡廉建設機制的實踐路徑也應遵循二者邏輯關聯(lián)的理路,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三大戰(zhàn)略舉措,從“發(fā)展之維”“動力之維”“法治之維”“組織之維”這四個維度來構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下“不必腐”的保障機制、“不能腐”的監(jiān)督機制、“不敢腐”的懲戒機制和“不想腐”的防范機制。
1.前提和基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fā)展之維”縮小收入差距,構建“不必腐”的保障機制。鄧小平說:“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fā)展?!盵8]腐敗作為執(zhí)政黨面臨的棘手問題,追根溯源還得從發(fā)展的維度加以解決。一些領導干部之所以想貪敢貪除了個人因素,沒有守住道德底線、政治紅線和法律高壓線之外,也與正常的工資收入偏少等現實壓力的驅使有一定關系。審視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固然是與收入分配機制的不合理有直接關聯(lián),但究其根源還在于區(qū)域、城鄉(xiāng)、部門、行業(yè)之間發(fā)展不平衡、不全面、不徹底、不協(xié)調而導致可供分配的總體資源偏少。因此“對癥下藥”,治理好腐敗的根基深扎于發(fā)展之中,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全面的發(fā)展、公正的發(fā)展、健康的發(fā)展、均衡的發(fā)展、協(xié)調的發(fā)展是治理好腐敗的前提和基礎,能夠為提高個人總體收入打下牢固基礎,為提高社會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提供有力的支撐。
承續(xù)這種戰(zhàn)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發(fā)展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盵9]當今中國眾多問題的出現從根本上來說還在于發(fā)展的不夠全面,發(fā)展中出現的問題必須通過健康、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加以解決。腐敗是侵蝕社會肌體的“政治之癌癥”,要解決好這一頑疾依賴于國家、社會以及個人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即從國家層面協(xié)調好區(qū)域之間、城鄉(xiāng)之間、部門之間、行業(yè)之間、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間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在頂層設計這一宏觀環(huán)節(jié)上把握利益收入分配的大格局大環(huán)境,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國家、社會、個人協(xié)調發(fā)展的戰(zhàn)略合力。
按照上述戰(zhàn)略思想的構想,具體理路為:在增強“國富”的同時也推進“民強”,協(xié)調推進市民社會的發(fā)展;在物質文明取得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助力于精神文明的建設,協(xié)調推進精神領域的發(fā)展;在“做大蛋糕”的同時也“分好蛋糕”,協(xié)調推進收入分配機制的發(fā)展。而貫穿這三個層面的一條主線即為利益,人作為利益最直接的主體應當是這三個層面協(xié)調發(fā)展所形成合力的終極關懷。因此,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統(tǒng)籌協(xié)調國家、社會、個人之間的利益分配才能從宏觀層面上創(chuàng)造增收創(chuàng)效的大環(huán)境、大格局,在此基礎上提高個人收入,形成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使“沒有必要腐敗”成為為官從政的新常態(tài)。所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fā)展之維”縮小收入差距,構建“不必腐”的保障機制才能從源頭上治理好腐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實現。這是構建“不必腐”保障機制的前提和基礎。endprint
2.關鍵和核心: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之維”破藩籬立規(guī)矩,構建“不能腐”的監(jiān)督機制。當前我國的改革已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改革的最大阻力來自于改革進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擾。以前“單兵突進”的增量式改革在面對強大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擾情況下很難有所推進。新形勢下的改革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來全面聯(lián)動式地推進,因而全面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必須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以及黨的建設等領域來協(xié)調推進,穩(wěn)中求進,使各個領域的改革相互銜接相互關聯(lián),形成改革的合力,釋放并分配好改革的紅利,并以制度化的形式把改革的成果加以定型化,從而在保持全面深化改革的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的基礎上孕育出改革的突破性成果。
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的特征,改革的實質是利益格局趨于更加公正更加合理的調適過程,需要用制度建設來保障改革的成果。改革的成果來源于改革的啟動與實踐,而改革啟動實踐的邏輯前提則是改革共識的凝聚,可以說改革的共識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沖鋒號”。在利益分化擴大化和價值觀念多元化的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建設順民心、合民意,是凝聚改革共識進而啟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點與突破口。因此,在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的時代背景下,反腐是民心所向、改革所需。腐敗問題產生灰色利益固化的藩籬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來破除;全面深化改革所釋放的紅利需要用“立規(guī)矩”的形式加以捍衛(wèi)。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視閾下,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填補制度的漏洞,扎好制度的牢籠,建立和完善監(jiān)督制約體系,特別是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這兩個規(guī)章制度的出臺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踐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黨內法律法規(guī)作為制度反腐的核心范疇需要向全面深化改革尋求動力,通過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之維”來破藩籬、立規(guī)矩,進而構建“不能腐”的監(jiān)督機制,這也是腐敗治理的關鍵與核心所在。
3.手段和途徑:以“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之維”制裁貪污腐敗分子,構建“不敢腐”的懲戒機制。國事無私,政道去邪,法不容情。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是治腐懲貪污的“殺手锏”,“法不嚴則不力,治不嚴則無獲”,如果貪污腐敗分子免于查處,輕于懲罰,法律的執(zhí)行走樣變形,那么貪污腐敗就會因“低成本,高收益”的回報誘使更多人貪腐,形成愈演愈烈之勢,在這種情形下,法律剛性約束的條文就會成為“稻草人”和“紙老虎”,“不敢腐”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因此,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而實施過程的有效推進則依賴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具體落實,“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7]
黨中央基于這樣的莊嚴承諾,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反腐決心對眾多“老虎”“蒼蠅”違法亂紀的行為予以依紀依法懲處,這既是黨紀國法剛性約束的必然要求,也是捍衛(wèi)法律權威踐行全面依法治國理念的莊嚴宣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堅決遏制和預防腐敗現象?!盵10]要依法預防懲治腐敗首先必須要有科學并且嚴厲的立法。“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绷挤ㄉ浦蔚睦砟钍侨嫱七M依法治國的重要理論支撐,也為預防懲治腐敗提供了戰(zhàn)略指導。反腐敗科學立法應該遵循國家權力運行規(guī)律和腐敗產生的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對腐敗行為易發(fā)頻發(fā)的重點領域、重點環(huán)節(jié)、重點崗位、重點項目實行科學立法。在具體立法實踐中,要進一步完善立法程序、規(guī)范立法活動、健全立法體制,形成科學合理的反腐敗法。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背俗龊每茖W嚴厲的立法工作之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預防懲治腐敗必須狠抓落實,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必須對違法犯罪的貪污腐敗分子依法依規(guī)不折不扣地進行查處審判。任何人都沒有“法外特權”。“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盵11]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打虎”“拍蒼”“獵狐”并舉,以要讓“鐵規(guī)發(fā)力,讓禁令生威”[11]的決心推動黨紀國法的落地實施,這種決心驅使下的實際行動效果明顯,形成了強大的反腐威懾力,有力地捍衛(wèi)了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充分發(fā)揮了法治反腐的警醒、教育、威懾作用。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主題下,做到反腐敗于法有據,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是法治反腐的內在要求。必須以“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之維”制裁貪腐者,構建“不敢腐”的懲戒機制,這是遏制腐敗心理攻勢的手段和途徑。
4.目的和歸宿:以“全面從嚴治黨”的“組織之維”補精神之“鈣”,構建“不想腐”的防范機制。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這一本質屬性決定了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必須“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斗爭”。[9]貪污腐敗作為一種以公謀私的利己行為,嚴重扭曲了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執(zhí)政理念,背離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疏遠了黨群干群的魚水關系,如果任由貪污腐敗之風氣在黨內肆意蔓延,那么必將會破壞黨的政治生態(tài),腐蝕黨的肌體,忘記黨的初心,失去人民的信任,進而危及到黨的執(zhí)政地位,正如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所言:“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喪失執(zhí)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9]
基于這種憂患意識和使命意識的感召,習近平清醒地認識到“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管黨治黨,關鍵要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補精神之“鈣”,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案锩硐氪笥谔臁?,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不堅定,“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盵7]相反,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立的位子就高了,就會有開闊的視野、寬廣的胸懷、長遠的目標、持久的定力,就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的考驗,淡泊名利得失爭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犧牲奉獻精神,久久為功的釘釘子精神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現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政黨,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理想信念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為之努力奮斗、無私奉獻。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endprint
“95年以來,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中國共產黨人,為祖國和人民無私奉獻,生動展示了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高尚情操?!盵9]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但在新形勢下,一些黨員在經濟市場化、政治分權化、時代全球化和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面對金錢、美色、權力等眾多誘惑,大搞貪污腐敗,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受到極大挑戰(zhàn)。新形勢下扭轉黨內這種不正之風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黨員頭腦,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并充分發(fā)揮精神之“鈣”對于共產黨人“強筋壯骨”的作用,增強黨員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的能力,使共產黨人不忘初心,永遠保持中國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忠貞情懷,以嚴于修身律己、提升黨性、堅定信仰的實際行動捍衛(wèi)黨的光輝形象?!吧碇髟妆闶切摹?,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龐大的政治組織,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指導下,除了要嚴明紀律底線、落實責任主體、強化監(jiān)督問責之外,更要發(fā)揮理想信念的引領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以全面從嚴治黨的“組織之維”補足黨員的精神之“鈣”,構建“不想腐”的防范機制,應該成為反腐倡廉建設的戰(zhàn)略關鍵,這也是腐敗治理的目的和歸宿之所在。
三、結語
“物必自腐,而后生蟲?!备瘮∈巧鐣玖觯菆?zhí)政黨的最大威脅,反腐倡廉建設是民心所向和大勢所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與反腐倡廉建設“四維機制”相輔相成,相互聯(lián)系、影響、作用和制約,構成一個辯證統(tǒng)一的內在政治邏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fā)展之維”成為構建“不必腐”保障機制的前提和基礎,“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之維”成為構建“不能腐”監(jiān)督機制的核心和關鍵,“全面依法治國”的“法治之維”成為構建“不敢腐”懲戒機制的手段和途徑,“全面從嚴治黨”的“組織之維”成為構建“不想腐”組織機制的目的和歸宿。新形勢下“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下反腐倡廉建設“四維機制”的實踐路徑,亟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戰(zhàn)略目標,構建“不必腐”的保障機制,實現政治清明;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戰(zhàn)略動力,扎好制度牢籠,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不能腐”的監(jiān)督機制,實現政府清廉;以“全面依法治國”為戰(zhàn)略保障,樹立憲法和法律權威,以法律法規(guī)的剛性約束治理腐敗,構建“不敢腐”的懲戒機制,實現干部清正;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戰(zhàn)略關鍵,補足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建構“不想腐”的組織機制,實現政黨清凈?!懊裥氖亲畲蟮恼?,正義是最強的力量”,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建設是重拾民心捍衛(wèi)正義之戰(zhàn),有人民的廣泛支持,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輸不起也不能輸的戰(zhàn)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2-11.
[2]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8-20.
[3][美]塞繆爾·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華,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30.
[4]孫立平.走出改革陷阱[N].經濟觀察報,2012-02-27(45).
[5]習近平反腐大白話:有人獨斷專行 老子天下第一[N].環(huán)球時報,2015-08-12.
[6]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1-23.
[7]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七、打鐵還需自身硬[N].人民日報,2016-04-28(09).
[8]鄧小平文選(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265.
[9]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02).
[10]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4-10-24.
[11]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127.
【責任編輯:張曉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