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影+郭亮+王喜慶
1 調查目的
通過對玉米成熟度的調查,進一步了解玉米整個蠟熟期籽粒背面乳線凸消的變化過程,掌握不同時間的玉米產量,指導農民及時收獲,減少損失,同時也為產量的評估提供可靠的科學數據。
2 選點及調查方法
2.1 選點:雙城區(qū)位于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使用品種多為中(晚)熟品種,根據生產需要選擇兩個中晚熟品種,即鄭單958、先玉335,每個品種選擇3塊有代表性的地塊,每個地塊選擇3個有代表性的點,幸福鄉(xiāng)慶城村鄭單958,東官鎮(zhèn)東躍村先玉335。
2.2 調查方法:
2.2.1 時間:我們從9月5日開始調查,正是這兩個品種進入蠟熟初期,籽粒背面乳線凸起之時,每隔3天調查一次,利用15天時間至乳線消失,即9月17日調查結束。
2.2.2 取樣:每個樣點取5個代表性的果穗,將每個果穗脫粒稱鮮重,每個果穗各取10粒測定乳線高度(長度),計算出占籽粒的比例,然后每個果穗在各取200粒烘干稱重,折算千粒重,求其含水量,在按照14%的含水量折合成商業(yè)千粒重。
2.2.3 計算:按籽粒含水量計算出每個果穗的實際產量,再折算成大田產量(種植密度為所取樣點實際密度),用同一塊地3個樣點的平均值代表該地這一熟期品種的籽粒千粒重和產量,3個地塊代表該地域的玉米千粒重和產量,不同測定時期的差即可反應成熟速率。
3 調查分析
3.1 構成玉米產量主要因子變化情況
蠟熟初期(9月5日)開始每隔3天調查一次,鄭單958:單穗鮮重依次遞增,分別為240.51、263.03、319.77、328.92、329.62克,階梯增幅分別是22.52、56.74、9.15、0.7克,含水量逐漸下降分別為46.1、45.0、42.6、44.2、41.0%,階梯降幅為1.1、2.4、-1.6、3.2%,各時段商業(yè)千粒重攀升分別是247.3、272.4、288.1、302.6、339.0克,升幅是25.1、15.7、14.5、36.4克;先玉335:單穗鮮重依次分別為308.5、340.65、329.6、337.75、363.96克,階梯增減幅度分別是32.15、-11.05、8.15、26.21克,含水量分別為48.5、45.5、44.1、38.4、39.6%,降幅是3、1.4、5.7、-1.2,各時段商業(yè)千粒重分別是284.3、317.9、324.8、340.4、378.7克,增幅是33.6、6.9、15.6、38.3克。
3.2 玉米單產變化情況
通過調查統計,玉米單產依次遞增,鄭單958:分別是512.5、571.9、724.4、725.6、768.9公斤,時段間增幅為59.4、152.5、1.2、43.3公斤;先玉335:分別是628.1、734.0、737.0、822.5、869.1公斤,時段間增幅為105.9、3、85.5、46.6公斤。
3.3 玉米乳線高度(長度)變化情況
跟蹤調查發(fā)現,乳線高度(長度)依次減少(縮短),鄭單958:籽粒高度(長度)平均為1.33厘米,各時段乳線高度(長度)分別是1.0、0.9、0.8、0.6、0.5厘米,占籽粒的比例分別為,75.2、67.7、60.2、45.1、37.6%;先玉335:籽粒高度(長度)平均為1.23厘米,各時段乳線高度(長度)分別是1.0、0.9、0.85、0.7、0.55厘米,占籽粒的比例分別為,80.6、72.6、68.5、56.5、44.4%。
4 結果分析
上述兩個主栽品種,各時段的調查情況分別為,一是單穗鮮重、商業(yè)千粒重依次遞增,并且前期增幅較大,含水量大體是依次遞減,下降速度比較均勻;二是玉米單產依次遞增,開始增幅較大,中后期比較均衡;三是乳線高度(長度)依次降低(縮短),鄭單958降低(縮短)到0.5厘米,先玉335降低(縮短)到0.55厘米時籽粒為蠟熟末期,此時占籽粒的比例為37.6和44.4%。
綜上所述,通過玉米的整個蠟熟期調查,對所調查的鄭單958和先玉335兩個品種的成熟速率有了初步的了解,雖然個別的數據不近合理,是由于個別時段個別的點取樣的差異,導致個別數據略有誤差,總體可以看出規(guī)律,從調查開始至結束反映出的規(guī)律,一是每穗鮮重依次遞增,說明玉米進入臘熟初期,健康的葉莖利用有限的光和熱進行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轉化成有機物質,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籽粒,通過后期光合產物的輸送也加快了滯留在莖葉等營養(yǎng)體中有機物質向籽粒運送速度,從而促進玉米成熟;二是籽粒含水量遞減,反映出籽粒正在加快脫水,說明籽粒向成熟邁進;三是商業(yè)千粒重的遞增,標志玉米產量依次攀升,千粒重數值穩(wěn)定即接近或等于本品種千粒重時,單產定格,達到頂峰。辛勤努力栽培的人們希望的成果實現了;四是玉米進入臘熟,籽粒乳線高度(長度)依次降低(縮短),占籽粒的比例也隨之下降,蠟熟末期乳線高度(長度)基本表現不明顯,通常說消失了,但是,實踐證明還有看得見的痕跡,所以在調查時乳線在0.5至0.55厘米時籽粒就成熟了,此時占籽粒的比例為37.6和44.4%。即生理成熟為最佳收獲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