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霞
選派第一書記到村工作,是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解決一些村“軟、散、亂、窮”等突出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農村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和改進機關作風、培養(yǎng)鍛煉干部的有效途徑。更是我黨夯實農村黨建根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一項重要舉措。
1 第一書記進村工作的重要意義
1.1 是著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必然要求?;A不牢,地動山搖?;鶎狱h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最終要靠基層組織去落實和執(zhí)行?;鶎咏M織建得強不強,直接關系到中央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地生根,也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第一書記必須要把建強基層組織作為自己的第一職責和首要工作任務,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真正把村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
1.2 是著力維護農村和諧穩(wěn)定的必然要求。第一書記要主動進村入戶,認真了解村民的訴求和意愿,及時掌握本村主要的社會矛盾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對符合政策法規(guī)的訴求,要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對不符合政策要求或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問題,要耐心細致地向群眾做好解釋和疏導工作,引導群眾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達訴求,力爭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
1.3 是為群眾多辦好事、實事的必然要求。群眾利益無小事。只有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問題入手,才能真正得到群眾的認可和信賴。第一書記到村任職后,要認真分析本村的立地條件、資源稟賦和群眾在增收致富中遇到的具體困難,結合自身特長和優(yōu)勢,力爭在農村經濟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做出積極貢獻,為老百姓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逐步樹立起第一書記的威信,贏得群眾的認可。
1.4 是鍛煉機關年輕干部的必然要求。到農村擔任“第一書記”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讓年輕干部受鍛煉長本領,補上農村這一課。不下基層就了解不到群眾的真實想法,也得不到第一手的基層材料,現(xiàn)在在干部選拔任用上明確要求要有基層工作經歷,而我們很多機關干部卻缺少這一經歷,大多都是“三門”干部,通過下基層直接面對面地與群眾打交道,積累做群眾工作的經驗辦法,有利于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一批好干部,真正實現(xiàn)干部受鍛煉,群眾得實惠。
2 第一書記進村工作要增強“四個意識”
2.1 要增強學習意識。實踐證明,農村各項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村干部素質能力的高低,特別是掌握和運用政策能力的高低,這就涉及一個不斷加強學習的問題。第一書記如果不注重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必然不了解形勢、找不準思路,工作也就干不到“點子”上,處于一種“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尷尬境地。因此,要注重自我充電,學習掌握好上級黨委、政府關于扶貧攻堅、基層黨建、綜治維穩(wěn)、強農惠農等與基層工作息息相關的政策措施和決策部署,不斷提升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本領。
2.2 要增強發(fā)展意識。第一書記要切實承擔起“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提高治理水平”等主要職責,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明確工作思路,想方設法幫助村里出謀劃策,注重引導村集體調整經濟結構,培育發(fā)展產業(yè),壯大集體經濟,推動村級經濟蓬勃發(fā)展。同時,要發(fā)揮自身見識廣、視野寬、資源多的比較優(yōu)勢,進一步強化引導,幫助群眾轉變觀念,多干一些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的工作,時刻以“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職、爭不到第一就是落后”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努力以一流業(yè)績、一流貢獻樹立第一書記的良好形象。
2.3 要增強服務意識。第一書記要把為民解困作為第一需要,設身處地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從群眾切身利益出發(fā),把黨的溫暖送到困難群眾的心坎上,不斷培養(yǎng)和增進同群眾的感情。要牢固樹立群眾觀念,自覺擺正自己的位置,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真正把自己當成群眾中的普通一員。要在工作上多考慮群眾,從解決吃水難、行路難、住房難、看病難、子女上學難等具體問題入手,盡心竭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真正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2.4 要增強大局意識。第一書記要把維護穩(wěn)定作為第一責任,充分發(fā)揮熟業(yè)務、懂法律、曉政策的優(yōu)勢,多做矛盾化解的工作,多做疏導情緒的工作,多做增進和諧的工作,及時掌握所駐村社情民意、群眾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xiàn)矛盾隱患提前介入化解,確保不出大事。要扎實開展各類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特別是對比較敏感的信訪問題和涉及民族團結的重大問題集中精力抓緊解決,盡最大努力把各類不穩(wěn)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化解在初始階段,確保一方平安。
3 第一書記進村工作要突出做好“四件大事”
3.1 管好大事。樹立發(fā)展是第一要務的觀念,制定好村里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計劃,理清發(fā)展思路,開創(chuàng)新農村建設新局面。按照“五個好”的要求,建好村“兩委”班子,帶好黨員隊伍,增強村級組織活力。在培養(yǎng)“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上多下功夫,筑牢發(fā)展根基。
3.2 解好難事。把解決難點問題,作為軟弱渙散村整頓和扶貧工作的突破點。對當前能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要制定對策,馬上解決。對暫時不能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要找準問題癥結,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加以解決,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
3.3 辦好實事。辦好公益事業(yè),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積極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扶持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和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叫響“合作社中黨旗紅”,推動群眾增收致富。不斷發(fā)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為民辦事的物質基礎。
3.4 抓好黨事??朔惫枷?,多做一些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抓好村級重大事務民主決策“五步一審雙評定”工作法的落實,推動建立“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機制,完善“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民主生活會”等制度,規(guī)范黨的組織生活。
總之、我們相信,只要懷揣使命和激情,甘于付出和奉獻,“第一書記”就一定能夠在農村的廣闊大地上干出一番不平凡的業(yè)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