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康
摘要:光船租賃權與船舶抵押權的發(fā)生,其目的都是船舶所有權人在船舶經營過程中,為了獲得融資而在船舶上設定的一種限制性權利。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船舶抵押權不以轉移占有為前提,而光船租賃權船舶所有人需將船舶的占有權一并轉移,故而,在海上貿易繁榮和船舶融資頻繁的今天,兩者存在于同一船舶上是有可能發(fā)生的。從物權與債權角度看,船舶抵押權為物權,光船租賃權為債權,兩者之間物權優(yōu)于債權似乎并無矛盾之處。但以船舶抵押權與光船租賃權設定的時間先后為基點,將為你揭開船舶抵押權與光船租賃權之間沖突的神秘面紗。
關鍵詞:船舶抵押權;光船租賃權;沖突
從兩者的權利性質來看,船舶抵押權為物權,光船租賃權為一種債權,物權無可厚非的優(yōu)先于債權,因此很難看出兩者之間有沖突之處。①但是,當債務期限屆滿,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時,為實現抵押權船舶抵押權人勢必會對船舶進行處分。在這種情況之下,可能會因被抵押物船舶存在權利負擔即光船租賃權,而導致船舶抵押權人無法順利地將船舶進行處分,以實現抵押權來保障自己的債權利益。同理,在船舶抵押權人對船舶進行處分時,光船租賃權人也可能因此而無法對船舶進行有效的使用,由此觀之,船舶抵押權與光船租賃權是存在著沖突問題的。以兩者設定的時間先后為切入點,根據我國現有的法律規(guī)定,本文從兩個方面探討船舶抵押權與光船租賃權的沖突問題:
一、船舶抵押權設定在先,光船租賃權設定在后
由于抵押權的設定不以轉移抵押物的占有為前提,船舶抵押權也不例外,這就為船舶所有人在船舶設定抵押權后再將船舶進行租賃創(chuàng)造了空間。在這種情形之下,根據我國《擔保法解釋》第66條的規(guī)定,抵押人出租已抵押的財產,在實現抵押權之后,受讓人不受租賃合同的約束。該規(guī)定體現出物權優(yōu)先于債權的原則,即此時光船租賃權不能對抗船舶抵押權,更不能影響抵押權人實現抵押權。從另一側面看,光船租賃人在市場交易過程中應當謹慎,積極履行自己的審查義務,檢查所租賃的船舶是否存在權利瑕疵,以避免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損害自己對租賃船舶的使用權。對于船舶所有權人而言,就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在將船舶進行出租時,應該明確告知船舶承租人所出租船舶的權利負擔情況,如果船舶出租人未履行告知義務,而導致光船租賃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根據我國《海商法》第149條第2款規(guī)定,出租人對于因船舶所有權爭議或者所負的債務而致使船舶被扣押的,應當負賠償責任。
因此,筆者認為,從我國現有的法律規(guī)定來看,對于船舶抵押權設定在先,光船租賃權設定在后的沖突情況,我國的處理原理是,船舶抵押權優(yōu)先于光船租賃權,對船舶承租人造成的損失由承租人負賠償責任。
二、光船租賃權設定在先,船舶抵押權設定在后
根據我國《擔保法》第48條的規(guī)定,所有權人抵押已出租的財產時,應當書面告知承租人,原租賃合同繼續(xù)有效?!稉7ń忉尅返?5條對此還做了進一步規(guī)定,抵押人抵押己出租財產的,抵押權人實現抵押權后,在租賃合同的有效期內,抵押物的受讓人繼續(xù)受到租賃合同的約束。根據這兩條規(guī)定明確的一項原則是“買賣不破租賃”,即船舶所有權人在一個已經被出租的船舶上設定抵押權,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時,承租人的租賃權不受抵押權人實現抵押權后的法律效果影響,租賃關系在合同有效期內繼續(xù)有效,此時法律優(yōu)先保護承租人的承租權及其利益,同時抵押權人的利益將受損。對于抵押權人在這種情況下的受損,我們應當認為是抵押權人在設定抵押權知道或是應該知道租賃關系的存在,并是愿意接受此項負擔和可能造成的法律后果。②
但是,我國《海商法》第151條規(guī)定:“未經承租人事先書面同意,出租人不得在光船租賃期間對船舶設定抵押權,出租人違反前款規(guī)定致使出租人遭受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备鶕I谭ㄟ@條規(guī)定,我們可以看出對擔保法中所規(guī)定的“買賣不破租賃原則”的沖擊和突破。因為海商法151條的規(guī)定并沒有遵從“買賣不破租賃原則”而是直接區(qū)分了兩種不同的情形:一是出租人免責的抵押,即在經過承租人書面同意時,出租人可以不負賠償責任的將船舶再設定抵押;二是有責任的抵押,即在未經承租人書面同意時,出租人對船舶設定抵押權的,出租人應當對承租人造成的損失負賠償責任,但是并不承認船舶抵押權會受到船舶租賃權的限制和約束。在此情形之下,承租人的承租權益必將受到侵害。
筆者認為,要對船舶抵押權不受船舶租賃權約束的效力進行限制,可以從兩個地方切入。一是,在抵押權人明知或應當知道存在船舶租賃權時仍然愿意設定抵押權,此時可以審查認定抵押合同是否存在《合同法》52條規(guī)定的惡意串通行為,來確認抵押合同是否有效,以此保障承租人的利益。二是,可以看設定船舶抵押權和租賃權時是否進行登記,能否對抗善意第三人來認定兩者間的優(yōu)先效力問題,如果在設定時為進行登記,那么肯定會產生與上述法條所規(guī)定的相反的效果。因此,根據合同的效力和權利設定時是否登記,基本可以對船舶抵押權不受租賃權效力約束進行限制。
三、結語
在“一帶一路”的倡導下,航運業(yè)獲得新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作為以船舶作為抵押物獲得融資的手段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對船舶物權中的船舶抵押權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要充分發(fā)揮船舶抵押權的價值與功能,我們就必須充分的了解它。尤其是,了解船舶抵押權與光船租賃權之間的沖突關系,并盡可能的從現有的立法角度將船舶抵押權與光船租賃權予以協調,使這兩項船舶權利各司其責,讓船舶抵押權在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其在現代海上貿易的融資作用,以共同促進航運業(yè)的發(fā)展。
注釋:
①參見蔣躍川:“論船舶抵押權的幾個法律問題”,載中國海商法年刊1999年第10卷,第153頁。
②參見李國光等著:《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理解與適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254-255頁。
參考文獻:
[1]蔣躍川:“論船舶抵押權的幾個法律問題”,載中國海商法年刊,1999.
[2]李國光等著:《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理解與適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司玉琢:《海商法專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4]屈廣清:《海事沖突發(fā)新論》,人民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