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琳+程紹云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對糖尿病診斷的臨床意義。方法:2017年2月~8月,醫(yī)院開展體檢進行2型糖尿病篩查最終診斷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對象742例,根據(jù)診斷結(jié)果分為糖尿病組、糖尿病前期組。結(jié)果:糖尿病前期562例,2型糖尿病100例。糖尿病組與糖尿病前期組HbAlc、血清C肽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采用HbAlc、血清C肽聯(lián)合診斷糖尿病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分別為98.00%、98.64%、91.59%、99.69%、98.56%,高于單獨應用HbAlc、血清C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可作為糖尿病與糖尿病前期鑒別診斷的方法。
關(guān)鍵詞:糖尿??;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診斷
糖尿病是常見社區(qū)慢性代謝性疾病,以并發(fā)癥多為主要特征,包括周圍神經(jīng)病變、糖尿病足、消化系統(tǒng)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腎病、眼底病變等,已成為居民主要衛(wèi)生負擔[1]。大量研究顯示,糖尿病還與心腦血管事件、感染、惡性腫瘤關(guān)系密切[2]。及早診斷糖尿病,有助于保護殘留β細胞,改善患者預后,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糖耐量檢測是診斷糖尿病的“金標準”,但操作比較復雜。血清指標監(jiān)測操作簡單、快速,可作為糖尿病診斷的方法。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7年2月~8月,醫(yī)院開展體檢進行2型糖尿病篩查的對象入組。納入標準:①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虎谧罱K經(jīng)糖耐量檢查,明確診斷;③知情同意。742例對象,其中男414例、女328例,年齡24~75歲,平均(51.1±6.2)歲。
1.2 方法
采用自愿的形式進行檢查,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損(FPG6.1~6.9mmol/L、2hPPG<7.8mmol/L),或糖耐量減低(FPG<7.0mmol/L、2hPPG≥7,8<11.1mmol/L),入選為糖尿病前期組,糖尿病(FPG≥7.0mmol/L,或2hPPG≥11.1mmol/L)。同時采樣進行進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血清C肽檢測。肘部靜脈血2mnl,糖化血紅蛋白儀檢測,檢測技術(shù)實現(xiàn)方式為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檢驗前進行儀器校準、質(zhì)控。血糖以及C肽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監(jiān)測。葡萄糖耐量,空腹(指至少8小時以上無任何熱量攝入)靜脈采血4ML,NAF抗凝為參照,4min內(nèi)飲下200~300ml含75g葡萄糖的水,分別在半小時,1小時,2小時靜脈采血4ML,NAF抗凝,血糖儀測定血糖。
1.3 觀察指標
糖尿病前期組、糖尿病組的HbAlc、C肽水平。C肽、HbAlc獨立以及分別單獨診斷糖尿病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對比。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計算,HbAlc、C肽水平服從正態(tài)分布采用(Mean±SD)符號( 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同方法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762例對象,其中診斷為糖尿病前期562例,2型糖尿病100例。糖尿病組與糖尿病前期組HbAlc、血清C肽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采用HbAlc、血清C肽聯(lián)合診斷糖尿病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高于單獨應用HbAlc、血清C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診斷方法較多,空腹血糖檢驗最簡單,但容易受到短期因素影響,如血樣的質(zhì)量、空腹時間、運動、用藥等[3]。目前,診斷糖尿病的基本指標包括反映糖耐量指標如餐后2h血糖、胰島素功能指標如β細胞功能、器官損害標志物如β微球蛋白等,各有優(yōu)劣[4]。本次研究顯示,相較于單獨應用HbAlc、血清C肽,聯(lián)合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符合率均在90%以上,達到較高水平。但需注意的是,聯(lián)合診斷的陽性預測值偏低,提示可能存在較多的假陽性,可能與其他原因特別是慢性腎病所致C肽偏低有關(guān)。本次研究中,聯(lián)合診斷靈敏度較高,這可能與納入對象經(jīng)過較嚴格的篩查,剔除有明確病史、體檢對象,減少了其他因素對診斷的干擾。國際糖尿病協(xié)會也推薦將HbAlc作為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診斷的指標[5]。需注意的是,HbAlc的陽性預測值較低,這可能與早期糖尿病對象,血糖、酮酸快速上升,異種蛋白存在有關(guān)。
小結(jié):
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聯(lián)合檢驗可作為糖尿病與糖尿病前期鑒別診斷的方法。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 2014,6(7):447-498.
[2]闞芳芳,方福生,田慧,等.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死亡風險的17年隊列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33):2597-2601.
[3]Leem J,Hee Koh E, Jeong E, et al. Prevalence of angiographically defined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ccording to the coronary calcium score[J].Inter Med,2013,51(21):3017-3023.
[4]楊麗麗,董建成,卞堯堯,等.果糖胺檢測對糖尿病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23(7):621-625.
[5]孫延禎,馬亞娜,雷婷,等.糖化血紅蛋白對妊娠糖尿病診斷價值的Meta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9):1428-14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