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香
【摘 要】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漸突出。本文從大學英語聽力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積極的應對措施,以此促進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改革。
【關鍵詞】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問題;對策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英語聽力教學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是師生對教學的現(xiàn)狀仍不滿意,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不少教師一直致力于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研究,試圖尋找更加科學合理高效的聽力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重要性
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就是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能力。其中聽力能力排在首位,可見其重要性。目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聽力試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重,分值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聽力教學越來越受到師生的重視。然而,聽力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地影響著大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所以改革聽力教學,解決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勢在必行。
二、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還不盡人意,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聽力教學流于形式,缺乏針對性,課堂上主要是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因此,學生對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不感興趣,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學習效果低下,聽力水平難以提高。另外,因為大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普遍偏低,對英語聽力產(chǎn)生恐懼和排斥的心理,課堂上不愿意聽,課外花在英語聽力上的時間又很少,往往在四、六級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因此效果不好。不少學生的四、六級考試都敗在了聽力上,這也挫傷了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最后,大學英語聽力課時偏少,課堂上沒有足夠的時間練習,練習量的不足也是導致學生英語聽力水平偏低的原因之一。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必須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改革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的。
三、應對措施
(一)加強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
英語聽力不僅僅是聽的問題,它還涉及到其它方面的知識,如語音、詞匯和語法。我們都知道,語音知識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聽力水平的高低。一個連單詞的讀音都發(fā)不準的學生,他的聽力水平可想而知。另外,詞匯量的不足也會影響到聽力水平的提高。還有的學生對所聽材料的不理解是因為一些語法知識造成的。這些知識的欠缺都會造成學生聽力水平的低下。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不能僅僅盯住聽力本身,應該加強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在聽力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需要,適當給他們介紹或復習一些語音知識,特別是連讀、弱讀、失去爆破等,這些往往都是聽力的難點。在聽力教學中,還要提醒學生注意詞匯的積累。每篇材料聽完后,要求學生熟記材料里的生詞和一些表達方法,加強語言知識的積累。隨著詞匯量的不斷增加,聽力的難度也會逐漸下降。另外,教師也可以把聽力材料里涉及到的語法知識給學生進行分析和講解,學生只有明白了相關的語法知識,才能理解材料所表達的意思。所以,聽力教學要與語音、詞匯、語法等教學結合起來,在全面提高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
有些學生在聽音時沒有養(yǎng)成邊聽邊記的習慣,所以造成了邊聽邊忘,從而影響了做題的結果。還有的學生往往把聽到的材料先進行心譯,然后再去理解,所以他們總覺得聽力語速太快,跟不上。還有的學生只要聽到聽不清或聽不懂的地方就會不自覺地停下來思考,等他思考完了,錄音內容就過去了一大截,結果可想而知。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影響到聽力的效果,都會制約著聽力技能的提高。?因此,在英語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和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們認識到,聽力不是單一的語言實踐活動,在聽的過程中,一定要養(yǎng)成邊聽邊記錄關鍵信息的好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這個道理。另外,在聽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好習慣。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堅持用英語上課,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減少翻譯環(huán)節(jié),向學生大量輸入英語,使學生逐漸改掉聽力過程中使用心譯的壞習慣。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如果教師能不斷地鼓勵和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對提高他們的英語聽力水平一定大有好處。
(三)加強聽力技巧的訓練
聽力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除了要具有扎實的語言基礎外,還必須得掌握一些必要的聽力技巧。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技巧方面的訓練,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力水平。1.懂得取舍。在聽音過程中,一旦遇到生詞,千萬不要緊張,可以不理會,因為一兩個生詞不會影響到對整個句子的理解。對于那些沒聽清或沒聽懂的內容,要趕快放棄,否則會影響聽后面的內容。2.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聽力播放前的短暫時間,迅速瀏覽題干及選項,通過題干和選項所提供的信息,對所聽材料的內容和題目的答案進行預測。這樣在聽錄音材料時,我們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有備而來、心中有數(shù)。3.指導學生做好記錄。聽音時的記錄一定要簡潔,不必拘泥于形式。記錄時可以用文字,也可以使用符號、畫圖、編號等,只要自己能識別就行。
(四)聽力練習形式和練習材料要多樣化
1.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精聽和泛聽是聽力教學中常用的兩種聽力方式。精聽是局部的反復的聽,目的是對語句的理解。泛聽則是整體地、完整地聽,往往只聽一遍,聽的目的主要是理解語篇。因此,它們的順序不能顛倒,一定是先泛聽,后精聽。在聽力訓練中必須泛聽和精聽相結合,它們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缺一不可。2.聽和讀、寫相結合。聽讀,即模仿朗讀,就是把聽和讀相結合的一種練習。這種練習方法有利于掌握地道的語音和語調,可以極大地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聽寫是另一種非常有效的練習方法。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找些合適的材料,讓學生聽一句寫一句,聽寫完成后再找到原材料,對比修改。有必要話,也可以反復聽。?3.練習材料要多樣化。?在聽力教學中,內容和形式上的單一枯燥都會造成學生對聽力不感興趣,因此除了課本上的材料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聽大量的各類材料,如演講、電影、電視劇等,只要跟英語有關的有聲材料都可以聽。通過大量的和廣泛的聽,使學生養(yǎng)成聽的習慣,進入聽的最佳狀態(tài)。但材料的難度要適中,不宜過難,也不宜過易,否則學生都會不感興趣。
(五)把聽力教學延伸到課外。
目前大學英語的課時量普遍偏少,在英語課堂上用于聽力訓練的時間偏少。但是聽力是一種技能,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需要量的積累,從而達到質的飛躍。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僅靠課堂上有限時間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英語聽力教學延伸到課外,使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相結合。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組織一些豐富有趣的課外活動,比如:英語模仿比賽和角色配音。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好模仿的材料和要觀看的電影,給他們分配好任務,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挑選材料和安排任務。在觀看學生展示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多給予鼓勵和支持,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利用網(wǎng)絡資源練習聽力。像BBC英語和VOA慢速英語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材料語言地道,時代感強,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合作學習。這種合作最好以寢室為單位,方便組織大家學習。每個寢室選出一名英語語言綜合能力比較強,工作認真負責的學生為小組長,來負責合作學習。教師把聽力材料和任務交給小組長,小組長帶領自己的寢室人員共同商量,制定出學習計劃和學習時間。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提出要求,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要運用聽力策略和技巧,要求小組對每次學習的情況要做記錄和總結,總結聽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得出的經(jīng)驗。教師對記錄和總結還要定期檢查,起到監(jiān)督和指導的作用。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問題依然存在。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給予重視,并積極主動采取措施。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強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聽力技巧的訓練,把英語聽力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輝.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之初探[J]. 科技論壇,2011(10).
[2]張俏.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研究[J].?現(xiàn)代教育,2011(12).
[3]鄭曉莉.新形勢下再談大學英語聽力教學[J]. 北方文學, 2011(10).
[4]郭麗.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常見問題及對策研究[J].空中英語教室,201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