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永華,龍丹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桂林541004)
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yè)群課程MOOC+SPOC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莫永華,龍丹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桂林541004)
根據(jù)獨立學院辦學特點,分析計算機專業(yè)群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結合MOOC平臺開展SPOC課程學習的教學實踐,從教學模式、課程管理、成績評定三個方面,針對計算機專業(yè)群中專業(yè)課程教學提出多元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資源,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yè)群的課程教學質量。
獨立學院;教學改革;SPOC課程
隨著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轉型需要,以職業(yè)教育為目的教學計劃調整,專業(yè)課程相關的教學模式、課程管理和成績評定方式也在改革,適應發(fā)展需要。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以網絡開放、興趣驅動的優(yōu)點帶來更多參與和互動,給國內高等院校的傳統(tǒng)教學帶來了生機。本文根據(jù)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yè)的課程特點,結合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利用MOOC平臺豐富的教學資源創(chuàng)建SPOC課程,打造理論與實踐合一多元化的教學實踐,促進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yè)群的課程教學改革工作高效發(fā)展。
由于獨立學院設立及辦學基礎普遍是依托母體高等院校,他們的教學培養(yǎng)目標、教學模式、學生特點、成績評定方式與母體高校有所不同,加上在發(fā)展過程中教學資源缺乏情況,導致在實施教學時直接借鑒母體高等院校的教學資源,這種情況下就會帶來教學的一系列問題。
(1)教學場景和資源不豐富,課程的學習缺乏吸引力
獨立學院的母體高等院校往往是研究型人才培養(yǎng),側重理論教學,課堂以傳統(tǒng)教學方式為主,這與獨立學院培養(yǎng)以職業(yè)技能人才為主的教學目標截然不同,如果主講教師直接借鑒理論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于獨立學院基礎薄弱的學生,跟不上教學節(jié)奏,如果再缺乏實踐練習,學生就會覺得教師講的太抽象,無法理解,進而失去學習的信心,導致課堂上越來越多玩手機現(xiàn)象。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激發(fā)。另外,一門課程一本教材的模式,承載課堂教學已經是力不從心了,獨立學院教學側重實踐,教學過程中涉及理論、案例、實踐和習題才能滿足教學需求,如果教學資源不豐富,就會導致傳統(tǒng)課堂不能滿足學生學習要求。
(2)以實踐技能為主的師資缺乏,課堂上互動少
除了教學方法直接借鑒的不合理外,還存在師資缺乏而直接聘用母體高校師資情況。而本部師資往往把教學側重點、教學內容照搬,以較高的標準進行獨立學院教學,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師感覺難以推進教學,課堂紀律不好,考試成績也偏差。學生難易適應這樣的教學方式,聽不懂、不理解,課堂上和教師互動少,課后作業(yè)抄襲現(xiàn)象嚴重。培養(yǎng)以實踐技能為主的師資,滿足適應獨立學院課程的教學,是教學改革與實踐的關鍵。
網絡時代移動互聯(lián)技術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影響傳統(tǒng)教學。我國的高等教育資源有著地域不平衡問題,通過網絡科技手段縮短它們的辦學差距,開放優(yōu)秀教學資源,實現(xiàn)共享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從早期的遠程網絡教學,到現(xiàn)如今MOOC教學,都是在利用網絡科技改變教學環(huán)境,改革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推動教育現(xiàn)代化網絡化發(fā)展。對學習者而言,MOOC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的知識傳播模式和學習方式,這種新的學習方式必然也影響獨立學院教學,推動教師改革自己的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的需求。改革獨立學院傳統(tǒng)課堂教學,從以下方面著手。
(1)引入MOOC教學資源,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被動學習方式。
MOOC以優(yōu)秀教育資源、靈活自主學習方式給學習者提供線上隨時學習互動的機會,滿足移動互聯(lián)應用,利用零散時間隨時隨地學習MOOC中的短視頻微課,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MOOC平臺“中國大學MOOC”在線課程總數(shù)已超過1000門次,匯聚國內重點院校和教學名師豐富的課程資源。對于選課者可以選擇最佳狀態(tài)時學習,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完全自主決定,視頻可以反復看,根據(jù)需要控制視頻的播放速度,真正實現(xiàn)自主學習。在學習的興趣驅動下,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學習時間靈活,更多參與和互動的機會。在互聯(lián)網時代,傳統(tǒng)課堂不做適應改革和調整將失去學生,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抓住學生對網絡的關注度,善于引導和利用開放教學資源構建MOOC學習,結合傳統(tǒng)教學課堂,深化教學場景,采用理論與實踐合一教學的環(huán)境,把傳統(tǒng)課堂進行翻轉實踐,改變傳統(tǒng)教學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組織SPOC課程,改革教學管理適應學生自主學習
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SPOC)使得MOOC發(fā)展適應學校行政班級展開,與大學上課時間同步開展,在教學管理實現(xiàn)無縫對接成為可能,根據(jù)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要求調整MOOC內容。MOOC+SPOC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適應學生自主學習。首先,對于獨立學院中基礎差的學生,上課沒聽懂的,在課后還可以通過觀看MOOC教學視頻來復習;其次,SPOC課程資源方便課前課后靈活使用,在課前MOOC自主學習可以帶著問題去聽教師的課堂講授,也方便在課后去回放MOOC視頻,這樣使學習更有效率;再次,SPOC課程上定期發(fā)布在線訓練與測試作業(yè),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練習的機會,作業(yè)允許多次提交,學生提交作業(yè)后發(fā)現(xiàn)做得不對還可再提交,直到評分滿意為止,使學生在一次次的作業(yè)提交中強化所學的知識,達到“在學中做,并在做中學”的目的;最后,成績評定在課程截止時取用最高分數(shù)。
教師怎樣應用MOOC+SPOC混合式教學呢?首先,對于獨立學院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在校教師利用MOOC教學,開展SPOC課程。SPOC教師不必像MOOC教師那樣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成本去錄制授課短視頻、設計大量的練習題,在校SPOC教師通過授權獲得MOOC課程里的豐富教學資源,對其進行選擇和適應調整,進而實現(xiàn)教學模式從原來的“講多練少”過渡到“精講多練”,從原來的面面俱到過渡到只側重于重、難點問題。其次,SPOC教師可以獲得一個在線答疑的團隊,滿足SPOC教師時間不夠情況下,還會有MOOC教師和其他SPOC教師及時在線答疑,實現(xiàn)大家?guī)椭蠹?。最后,SPOC教師對課程成績評定,SPOC課程作業(yè)都是在線定期發(fā)布、定期截止、自動評分、自動統(tǒng)計的,便于教師管理自己所在班級的學生,查看他們的學習成績,改革了教師課堂布置作業(yè)以及課后批改作業(yè)的方式。
在2016-2017的1學期,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計算機專業(yè)群開設了《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5位任課教師實踐了MOOC+SPOC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利用“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計算機科學導論”MOOC課程資源開設定制的SPOC課程,進行了混合式教學試點。
(1)調整課堂組織,采用理論與實踐合一的教學方式。
“做學教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在做中教,在做中學”。調整傳統(tǒng)課堂組織,把2個課時的課堂調整到4個課時,授課地點從多媒體教室調整到計算機專業(yè)實驗室,讓課堂上有了“做”環(huán)境,教師用簡短精煉的語言講授理論,大約2節(jié)課,或者組織MOOC線上觀看視頻理論部分,然后進入實踐訓練,大約2節(jié)課時間,在此過程中教師輔導學生實踐,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加深理論的理解,真正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把枯燥的理論授課過程做了MOOC+SPOC線上線下與實踐訓練的翻轉。
圖1 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合一教學
(2)注重教學過程,配備SPOC教師團隊展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
對每個課程號配備1名SPOC教師和3名輔導教師,首先,在第一次堂課上,主講老師創(chuàng)建課程QQ學習交流群,引導和幫助學生注冊MOOC平臺,加入SPOC課程;然后,根據(jù)課程計劃進入MOOC學習,主講教師給出思考問題,學生可以在線交流與討論,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單元學習測試,測試可以多次提交;最后,系統(tǒng)綜合給出參與SPOC課程成績評定:單元測試75%+在線交流25%。
(3)可視化編程工具應用,滿足學生課堂實踐訓練。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費爾德(Felder)教授研究發(fā)現(xiàn)有75%到83%的學生為視覺化的學習者,視覺化學習者對于傳統(tǒng)的編程語言或偽代碼(具有高度的文本化而非可視化的性質)無法為他們提供直觀的算法表達框架。因此在計算機專業(yè)群的專業(yè)課程學習前,開設的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可以利用基于流程圖的程序開發(fā)環(huán)境學習計算機思維。其中一個工具Raptor是為應對學習語法有困難初學者而專門設計的,Raptor允許學生通過連接基本的圖形符號來創(chuàng)建算法,在Raptor環(huán)境中執(zhí)行算法,還可以觀察算法的每一步的執(zhí)行過程。在理論與實踐合一教學環(huán)境中,主講教師和助教幫助學生掌握該工具,指導實踐教學和練習。以下給出一個利用Raptor工具實踐實例。
圖2 計算機科學導論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下的SPOC課程
一個容易被誤判為遞歸的迭代實例——猴子摘桃問題。猴子第一天摘下N個桃子,當時就吃了一半,還不過癮,就多吃了一個。第二天又將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又多吃了一個。以后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下的一半多一個。第10天只剩一個桃子,求第一天共摘下來多少個桃子?通過Raptor工具實踐學習。
假設an表示第n天摘下的桃子數(shù)量,分析可以得到第n-1天摘下的桃子數(shù)量為an-1=2(an+1),通過此遞推公式得到每天的桃子數(shù)量如下表所示:
表1 猴子摘桃問題的遞推計算表
遞推也是一種迭代,但是往往被人誤以為是遞歸(遞歸是自己調用“自己”,遞推不是)。因此,使用Raptor實現(xiàn)上述猴子摘桃問題,其迭代程序如圖2所示。
(1)教學效果好,成績評定:平時及測試占20%,MOOC+SPOC成績占20%,理論考試成績占60%。
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應用,更加適應視覺化學習者的學習特點,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了,教師授課方式轉變了,師生互動性提高了。MOOC視頻滿足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需要,傳統(tǒng)理論考核避免MOOC考核的缺點,保障成績評定的公平合理。
圖3 Raptor工具求解猴子摘桃問題
(2)MOOC豐富了教學資源,SPOC課程銜接了在校教學管理。
計算機專業(yè)群主干課程計算機科學導論、數(shù)據(jù)庫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操作系統(tǒng)、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都有MOOC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校開設SPOC課程可以銜接傳統(tǒng)教學管理。
(3)縮短教學差距,推動在校師資教學水平
解決獨立學院師資力量薄弱問題,通過MOOC平臺引入國內外知名大學教授課程,結合在校學生開設SPOC課程,利用優(yōu)秀教學資源,縮短教學差距。通過SPOC訂制滿足獨立學院專業(yè)課程的教學資源和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真正幫助獨立院校教學質量提高。推動獨立學院教學模式轉變,適應轉型發(fā)展,帶動本校師資力量的教學水平的提升。
在獨立學院轉型發(fā)展的實踐探索階段,培養(yǎng)計劃調整了,教學模式必須緊跟時代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探索實踐改革,才能推動獨立學院教學工作。針對計算機專業(yè)群在獨立學院中利用MOOC教學資源的實踐改革,通過MOOC+SPOC教學模式結合實驗室環(huán)境,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合一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滿足學生視覺化學習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師授課方式以學生學習為主的轉變,提高了教學質量。
[1]袁松鶴.MOOCs:開放、爭論與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4.
[2]鄧宏鐘.“慕課”發(fā)展中的問題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
[3]夏婷,陳羽亭.三本院校計算機專業(yè)轉型思路探討[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7):38-39.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first,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specialty group,and then explor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ith MOOC platform to carry out the SPOC course.From the teaching mode,curriculum management,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ree aspects in computer specialized curriculum teaching,puts forward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enriches teaching resources,develops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level of computer majo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s;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SPOC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OOC+SPOC Teaching for Computer Major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MO Yong-hua,LONG Da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Technology,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 541004)
2017-03-28
2017-06-15
1007-1423(2017)18-0029-05
10.3969/j.issn.1007-1423.2017.18.007
2015年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No.2015JGB485)
莫永華(1978-),男,廣西桂林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及信息安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