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長城有意收購Jeep的消息在業(yè)內瞬間成為炸點,這是一場夢想與現實的較量,擁護夢想的一方認為長城應該收購Jeep,著眼現實的一方認為克萊斯勒集團根本不會把Jeep賣給長城,那么,長城與Jeep品牌究竟有沒有緣分呢?我們的三位業(yè)內老炮兒又有哪些犀利觀點呢?看看他們怎么說。
徐鋒:噴噴三人行,說你行就行。我們這一期噴一噴長城前段時間想要收購Jeep的事情。
衛(wèi)金橋:長城和Jeep的緋聞。
汪云青:不能說是緋聞,應該只是單方面的表白。
徐鋒:Jeep委婉地拒絕了。
汪云青:Jeep后來還搞了個玩笑還挺好玩的。
徐鋒:哈弗的車主要來買Jeep。
汪云青:對對,就是這個。
徐鋒:我先說一下我的想法吧,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長城單方面蹭熱點。
衛(wèi)金橋:這不只是你的感受,實際上就是這樣。
徐鋒:因為之前做財經記者的那段時間,經常有一幫機構的人找你聊天,故意放風,說誰誰要爆點料,誰跟誰要合資了,誰看上誰了,這幫機構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拉股票。長城這件事情讓我想起了當年這些種種現象,可能也有機構在外面放風,長城借著這樣的機構,自己也主動蹭這個熱點。后來我發(fā)現事情的演變越來越深刻地證明了我的判斷,長城想要收購Jeep的消息是國外媒體爆料的,長城從來沒對外放過這個風,相對來說,國外媒體還是比較嚴謹的。
汪云青:中國車企收購FCA不是空穴來風,國外媒體也爆料了這件事情,我看到這個新聞,我的觀點跟你們不太一樣,先不管是不是炒作,如果是炒作,也要先做點功課,起碼你要把它弄得像那么回事,你知道長城他們怎么表達的嗎?它說有意向單獨收購Jeep這一個品牌,這種表達說明什么?說明長城根本不了解FCA是怎么回事。
徐鋒:另外,它也不了解所謂的收購技巧。
汪云青:因為單獨收購一個Jeep品牌就是一個腦子進水的傻瓜式說法。
衛(wèi)金橋:笑
汪云青:我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在菲亞特克萊斯勒,我們先不要說菲亞特,就勒萊斯勒集團,現在只有Jeep、克萊斯勒、道奇這三個品牌,這三個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是克萊斯勒集團下面的三個事業(yè)部,那怎么單獨收購?沒有單獨收購這一說好嗎?
徐鋒:收購品牌使用權可以。
汪云青:對,你講對了。如果只是拿來一個logo使用,這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說至少要做點功課。
衛(wèi)金橋:我們現在再把這件事情回溯一下,FCA被收購的事情前段時間就有了,東風、廣汽、長城、上汽都在談。我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第一反應,FCA全球加上菲亞特克萊斯勒大概400多萬的銷量,國內沒有一個企業(yè)吃得下。第二,國內的企業(yè)是不是想收購FCA這樣的企業(yè)去達到全球化的目的呢?
徐鋒:我覺得這個是合理的。
衛(wèi)金橋:這個事情后來為什么銷聲匿跡了呢?因為大家都覺得不太可能。當時有人舉例,吉利以前一年賣40萬臺的時候也可以收購沃爾沃啊,但這件事情不可同日而語,沒有可比性,因為那個時候福特已經決定要把沃爾沃和捷豹路虎拆掉,馬爾喬內從來沒有說過單獨要把吉普、克萊斯勒、道奇作為單一品牌出售,這一點他從來沒有表達過。
衛(wèi)金橋:我們的副主編同事突然看到《美國汽車新聞》上說長城汽車要收購Jeep,而且明確表示王鳳英表示有意收購Jeep品牌,而且要收購FCA里面最值錢的Jeep品牌,之后這件事情馬上引起發(fā)酵。
徐鋒:它想收購也是對的嘛,新聞也沒錯。
汪云青:其實通過跨國收購縮短自己的發(fā)展路徑,我覺得是對的,這種想法本身沒什么問題,而且事實上,國際上有幾次收購還是非常成功的,比如塔塔收購捷豹路虎,捷豹路虎不也研發(fā)的非常好嗎?而且,當年現代就錯過這個機會,因為最早現代也研究過收購捷豹路虎,還有后來吉利收購沃爾沃,吉利因為收購沃爾沃,說實話我覺得它少走了20-30年的彎路,應該說是加快了20-30年的發(fā)展,對比一下吉利和其他幾個本土品牌就知道了。但是跨國收購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因為有更多失敗的時候。
衛(wèi)金橋:90%都是失敗的。
汪云青:比如說上汽收購雙龍,上汽收購名爵也不成功嘛,其實上汽收購名爵就是買了個logo,什么都沒有,所以我說長城收購Jeep這一個品牌的想法很愚蠢。
衛(wèi)金橋:你不能這樣說,它是一個很美好的夢想。
汪云青:就是愚蠢!因為這是沒有辦法切割的。
徐鋒:它的想法是很美好的。也是執(zhí)行起來不好執(zhí)行。
汪云青:吉利收購沃爾沃為什么成功?因為吉利把沃爾沃所有的東西都收購了,100%啊,它的人,它的技術,它的資產等等,而Jeep是屬于Jeep品牌的還是克萊斯勒品牌?那這怎么分割???
衛(wèi)金橋:從老汪的理解來看,這就是一個騙局或者是故意炒作的事情。
徐鋒:也不能說是騙局,人家想收購也是可以表達自己意愿的。
汪云青:從長城角度看,炒作是很有可能的。
衛(wèi)金橋:那我就聊一聊長城的性格。長城是一個特別不擅長炒作自己的企業(yè),而且魏建軍和王鳳英根本不喜歡炒作自己的企業(yè)。
徐鋒:誰告訴你說他們不喜歡炒作的?
汪云青:炒作的手法不一樣而已。endprint
衛(wèi)金橋:那這次手法顯得很高大上是吧?
徐鋒:我不覺得很高大上???
汪云青:這個事情是長城自己想搞一個大的,結果露怯了啊。
徐鋒:這是我們覺得它露怯了,有些人不覺得,有些人覺得長城很牛的。
汪云青:專業(yè)人士一看就知道了啊
衛(wèi)金橋:我也看過一些機構對這件事情大吹大擂,說長城就是要通過收購Jeep這樣的品牌來實現國際化。那我為什么說這是長城的一個夢想呢?從長城現在來看,長城這么不喜歡炒作自己,突然放了一個大招,那背后是什么呢?
徐鋒:我結合老汪的觀點談一下,操作層面不可操作,它的很多設想沒法去實現,那沒法實現的原因在哪兒?從長城的角度來說,長城要往上走有天花板了,那怎么辦?自己是做SUV的,Jeep曾經在全球的SUV領域做得最牛,那長城收購它,長城在整個SUV市場的壁壘就頂上來了,這是長城最簡單的商業(yè)邏輯。
衛(wèi)金橋:這不是商業(yè)邏輯,這是歪歪!
徐鋒:笑
汪云青: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
徐鋒:所以很多人對這件事情都很質疑,長城他想收購,但其實它沒有想過收購Jeep會給它帶來什么后果,自己能不能消化是一個問題,一個是錢的問題,另一點它本身就是做SUV的,但市場會不會1+1=2?
汪云青:一個成功的收購,錢不是最重要的,錢可以融資嘛,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吉利手里也沒有多少錢,成不成功最主要的是,收購的東西是不是會升值,之前有很多外媒分析吉利收購沃爾沃是多么成功,我就開玩笑說寫的一點都不專業(yè),因為分析沒說到點子上,之所以成功,并不是說吉利放虎歸山啊,當然,吉利放虎歸山可能有用,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沃爾沃本身就是一個健康的品牌,那個時候福特只是它的控股股東。但是為什么上汽收購雙龍就不成功啊?上汽再放虎歸山也沒用啊......成功的關鍵在于收購的資產得是優(yōu)質資產,當然,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能否形成互補,長城和Jeep怎么互補???
衛(wèi)金橋:市場互補。
汪云青:市場互補那是扯淡的,如果市場互補那就真的是你說的歪歪了。
衛(wèi)金橋:我從FCA的角度分析下,對FCA來講,它現在最有價值的資產就是Jeep,Jeep的份額銷售最大,它的盈利能力占整個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的60%,那對FCA來說,如果把Jeep單拆出去,FCA還有存在的意義嗎?之前我看到賈可他們寫過一篇文章,寫的挺好的,從新能源的角度對長城汽車提出質疑,他說為什么要通過收購Jeep這樣一個品牌來實現國際化,而不通過自己拓展項目去實現呢?比如像吉利、比亞迪一樣拓展自己的新能源板塊。當然,這是他的另一個角度的分析。如果這件事情真的如我們討論的一樣,Jeep被收購只是長城的一種歪歪行為,或者說是一種故意炒作,那我們就真的需要對這個企業(yè)的未來感到擔憂了。
徐鋒:你倒提醒我了,就比如一部手機,大家已經進入智能機的時候,你再去收購諾基亞、收購索尼愛立信這樣的功能機業(yè)務就沒什么意義了。
衛(wèi)金橋:我跟你的觀點不一樣,我覺得Jeep的價值對長城來講肯定是加不少分的,如果長城致力于做SUV,以后不做轎車了,這樣的話,我覺得收購Jeep肯定是1+1大于2。但問題是這確實是很難實現的,就像老汪說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收購背后有巨大的不可操作性。
徐鋒:我覺得不可操作性是Jeep是一個很盈利、很健康的品牌,人家為什么要賣給長城?還有就是你剛剛說的拓展新能源板塊,那只拘泥于中國市場,那國外市場呢?
汪云青:你們都討論的太多了,Jeep品牌沒辦法單獨出售,就像原來通用旗下那幾個品牌,土星、奧斯莫比、別克、凱迪拉克還有雪佛蘭,他們的研發(fā)都是一塊兒的,現在當然做了點區(qū)分,但是這些品牌是一團的,沒法分開。
衛(wèi)金橋:這件事情如果是炒作,如果只是一個噱頭,那么說明長城這個企業(yè)特別不自信。
徐鋒:我覺得人家是有野心嘛,往全球化發(fā)展嘛,這是積極向上的一個態(tài)度。
汪云青:我的理解比較簡單,就是收購的熱點出現了,然后長城突然說:“我們要蹭下熱點炒作下。”結果沒想到那么不專業(y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