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王孫
浮式LNG裝置:市場升溫迎回暖
本刊記者 王孫
Sevan Marine ASA公司設計的首個獲得美國船級社(ABS)AIP認證的圓筒形FLNG
去年下半年以來,一批浮式液化天然氣裝置訂單浮出水面。業(yè)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浮式LNG裝置市場正在回暖。
近年來,受制于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xù)低迷,海洋油氣開發(fā)市場隨之大幅跌落,海洋工程裝備行業(yè)陷入冰封期。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浮式液化天然氣(LNG)裝置市場明顯升溫,一批新訂單浮出水面。據此,業(yè)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浮式LNG裝置市場正在回暖。
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FLNG)通過系泊系統(tǒng)定位于海上,集天然氣液化、儲存和裝卸功能于一身。與傳統(tǒng)的采用生產平臺和海底管道的開發(fā)方式相比,FLNG節(jié)約了運輸成本,不占用陸上空間,且可以安裝在遠離人群居住的地方,安全環(huán)保。此外,FLNG還可以在氣田開采結束后二次使用,被安置于其他天然氣田,經濟性能較高。上述優(yōu)勢使FLNG成為開發(fā)離岸較遠的中小型邊際氣田的首選裝備。
在FLNG建造領域,韓國企業(yè)明顯處于領先地位,尤其在船體建造和詳細設計方面。由韓國大宇造船海洋為馬來西亞石油公司PETRONAS建造的全球首座FLNG——“PFLNG SATU”號總長365米,型寬60米,甲板面積相當于3個半足球場。該FLNG可存儲多達18萬立方米LNG和2萬立方米凝析油,入級DNV GL船級社,具有+ OI Ship-shapedLNG Production和 Storage Unit、POSMOOR、HELDK、COMF-V(2)等附加符號?!癙FLNG SATU”號于2016年9月5日在馬來西亞Kanowit油氣田首次產氣,預計將年產120萬噸LNG。據PETRONAS公司介紹,“PFLNG SATU”號可持續(xù)20年不進干船塢,能在多個地區(qū)靈活部署,將服務于馬來西亞各油氣田。
今年6月29日,韓國三星重工為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建造的FLNG“Prelude”號在3艘拖船的牽引下,離開三星重工巨濟船廠前往澳大利亞,在經歷了5800公里的航程后,于7月25日抵達澳大利亞西北部。作為全球最大的浮式液化天然氣裝置,“Prelude”號總長489米,型寬74米,面積相當于4個足球場,自重256000噸,滿載排水量約為600000噸,每年能夠生產360萬噸LNG和40萬噸液化石油氣(LPG),將在2018年投入生產。
7月27日,中國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完成“Caribbean FLNG”號的最終交付工作。該項目由惠生海工以工程總承包的模式為比利時Exmar集團建造,將用于哥倫比亞加勒比海岸。該FLNG采用非自航駁船型式,總長144米,型寬32米,每日可將7000萬立方英尺天然氣轉化為LNG,可儲存LNG16000立方米,年生產能力為50萬噸。該項目自2012年底在惠生海工南通基地開工,于2016年9月圓滿完成性能考核和氣體試驗,在全球首次成功實現了浮式設施上的天然氣液化處理。據介紹,“Caribbean FLNG”號雖然在規(guī)模上小于韓國建造的“PFLNG SATU”和“Prelude”號,但它首次將美國博萊克威奇公司 (Black & Veatch)開發(fā)的PRICO 液化天然氣專利技術應用于浮式裝置,并采用了自主研發(fā)的樁腿系泊方式,其總體技術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據了解,惠生海工的“Caribbean FLNG”項目原計劃于2015年底交付,但由于船東遇到融資問題而被迫延期。在中比兩國政府的支持下,后由中國工商銀行為EXMAR提供了總額兩億美元的出口買方信貸,使該項目成為迄今為止中國對比利時出口金額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項目。今年7月,由中國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和德意志銀行共同承擔的該項目融資協(xié)議正式簽約,從而為其成功交付奠定了基礎。目前,由惠生海工承接的第2座同型FLNG也正在建造中。
隨著市場的回暖,一批FLNG改裝項目近來也得以落實。去年年底,英國戈拉爾液化天然氣公司(Golar LNG)與佩倫科石油公司、喀麥隆國家石油公司簽訂了框架協(xié)議,將在喀麥隆海上20公里處開發(fā)FLNG項目,年產量為120萬噸,生產期限8年。Golar LNG將為這一項目提供“Hilli Episeyo”號FLNG。據悉,該FLNG由125000立方米LNG船“Hilli”號(建于1975年)改裝而成,日前已在新加坡吉寶船廠舉行了命名儀式,不久即可交付。
今年以來,吉寶船廠還承接了第2艘“Gimi”號和第3艘“Gandria”號FLNG的改裝合同,將用于赤道幾內亞Fortuna 項目。據悉,這是非洲首個深水FLNG項目,中國金融投資機構也將參與其中。另據介紹,吉寶船廠承擔的改裝工作涉及在船體兩側增加浮筒,用于儲藏包括預處理系統(tǒng)、制冷劑液化流程、蒸發(fā)氣體壓縮和卸載設備等,每艘FLNG改裝合同金額最高達7.35億美元。
今年6月29日,三星重工為殼牌建造的FLNG“Prelude ”號由韓國出發(fā)前往澳大利亞西北部
隨著世界各國對于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全球LNG貿易在20年以來增長了4倍。與建造陸上終端相比,浮式解決方案為進口LNG提供了一個更具成本效益且更加快捷的方式。由此,浮式LNG裝置市場的另一發(fā)展重點 ——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存和再氣化裝置(FSRU)也受到多方追捧。作為陸上天然氣氣化終端的海上“替代品”,FSRU既可作為LNG運輸船使用,又具有LNG儲存及再氣化功能,可作為海上浮式終端,在遠離發(fā)電廠、工業(yè)區(qū)或人口密集區(qū)停泊和作業(yè)。
日前,Douglas Westwood公司發(fā)表報告稱,未來5年全球浮式LNG裝置市場投資規(guī)模將達474億美元,其中FLNG的投資規(guī)?;虺?80億美元,FSRU的投資規(guī)?;虺?90億美元。目前,約有30至50個FSRU項目正在商談,合計投資規(guī)模超過280億美元。
DNV GL專家曾經表示,一座新建FSRU成本約為2.5億美元,建造時間為2年左右;而將現有的LNG船改裝為FSRU的成本約為7500萬至1億美元,工期僅為12—15個月。相比之下,建造一座陸上終端的成本在8億美元以上。此外,公眾也更加傾向于選擇浮式解決方案,而非與一座液化氣工廠毗鄰而居。DNV GL還預計,17萬—18萬立方米將是未來FSRU的標準尺寸,但小型FSRU也有一定的市場需求,相當數量的新概念裝置未來也將會出現。
Drewry分析師Shresth Sharma近日也表示,與陸上終端相比,FSRU具有低成本、快速啟動、靈活性等優(yōu)點,因此極具投資吸引力。在對比了FSRU和LNG船未來3—4年間的租金走勢之后,他認為,盡管FSRU的租金有所下滑,但目前其資產價格和租賃費用的投資回報率均高于標準的LNG運輸船。
據了解,過去5年,全球FSRU船隊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1%,全球共有24艘FSRU投入運營,擁有年度820萬噸LNG的進口能力,另外還有年度LNG進口能力達740萬噸的FSRU處于規(guī)劃或建造階段。近年來,土耳其、印尼、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更多的國家開始使用FSRU,而中國、泰國、越南、緬甸等其他亞洲國家將來也可能使用FSRU。此外,包括拉丁美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一些FSRU項目也在計劃中。
目前,全球FSRU船隊主要由4家 船 東 所 有:BW、Golar LNG、Excelerate和Hoegh LNG。另外,商船三井也擁有1艘263000立方米的FSRU,是全球最大的FSRU;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還擁有1艘FSRU。據DNV GL透露,GasLog、Knutsen Shipping和Teekay都在考慮進入FSRU市場,還有更多公司也將跟進。
自去年以來,FSRU新訂單不斷涌現。去年底,希臘船東Maran Gas Maritime在大宇造船海洋下單訂造了1+2艘17萬立方FSRU;今年年初,現代重工接獲Fox印度Karnataka項目價值5.6億美元的FSRU合同,以及Hoegh LNG一座17萬立方米FSRU訂單;三星重工也接獲Hoegh LNG的1+3艘17萬立方米FSRU訂單,金額達2.3億美元;新加坡Pax Ocean接獲一座2.6萬立方米中小型FSRU訂單。
而在中國船企中,目前僅有惠生海工建造過一座中小型FSRU,即為Exmar以EPCIC模式總承包建造的世界首艘小存儲量FSRU。該FSRU 采用非自航式駁船型式,配備兩套LNG再氣化裝置,日產量分別為 400 百萬標準立方英尺和200 百萬標準立方英尺。該船同時還配備兩個 SPB (棱柱型)儲罐,每個儲罐的容積為 13160 立方米。此外,該駁船上還有一個可容納 28 人的生活模塊。近年來,惠生海工已承接兩座浮式LNG再氣化裝置(FRU),并先后開發(fā)出浮式存儲再氣化發(fā)電船(W-FSRP )和多功能液化天然氣配送船(Wison-LNGD),在業(yè)內地位正不斷上升。
業(yè)內專家認為,與韓國船企不同,中國船企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隨著中國的LNG進口需求日益上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均在積極布局沿海LNG接收站。然而,由于在陸上建設LNG接收站存在土地空間限制、審批難和成本高等問題,因此上述三大油氣企業(yè)正計劃其LNG接收站后續(xù)項目將使用FSRU。據透露,目前有興趣投資FSRU的中國企業(yè)接近10家。
據了解,目前,滬東中華造船集團公司已完成17.2萬立方米FSRU的研發(fā)設計工作。作為中國唯一也是最好的LNG運輸船建造商,滬東中華有望成為我國首家承建大型FSRU的船企。
一份國內造船行業(yè)最新分析報告指出, LNG相關裝備市場潛力較大。一方面,美國頁巖油增產帶來的天然氣出口,有望促成一批天然氣液化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由于海上項目更易通過環(huán)評,包括浮式和固定式的天然氣液化出口設施將應運而生。目前,美國首個浮式LNG出口項目Delfin已經獲批,國內宏華海洋與美國Argo也已在籌劃PLNG項目。另一方面,伴隨著能源消費向清潔方向發(fā)展,FSRU市場將延續(xù)年初以來的活躍態(tài)勢,浮式LNG發(fā)電站以及浮式LNG加注站等裝備訂單也有可能逐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