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俠
(江蘇省徐州市兒童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江蘇 徐州 221005)
優(yōu)質護理措施應用于重癥肺炎患兒的臨床價值分析
吳小俠
(江蘇省徐州市兒童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江蘇 徐州 221005)
目的 探討分析優(yōu)質護理措施應用于重癥肺炎患兒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入院的50例重癥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均征得患兒家屬的同意,并且能積極配合本次研究。采用盲選方法將患兒分為研究組(n=25)與對照組(n=25)。兩組患兒均給予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采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措施。結果 經過治療及不同的護理措施后,研究組的臨床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經治療及不同護理措施后,兩組患兒癥狀均有改善,且研究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優(yōu)質護理措施應用于重癥肺炎患兒的臨床價值明顯,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提高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有效改善患兒的預后康復。
優(yōu)質護理;重癥肺炎;臨床價值
相關研究報道表明,重癥肺炎患兒在接受對癥治療的同時給予優(yōu)質護理有利于提高患兒的療效,改善患兒的各項臨床癥狀[1]。本次研究為進一步探究分析優(yōu)質護理措施應用于重癥肺炎患兒的臨床價值,特選取部分患兒在接受對癥治療的同時給予優(yōu)質護理措施,并分析兩組患兒的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入院的50例重癥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均征得患兒家屬的同意,并且能積極配合本次研究。采用盲選方法將患兒分為研究組(n=25)與對照組(n=25)。研究組男16例,女9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年齡(2.20±0.50)歲;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年齡(2.20±0.40)歲。比較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采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措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措施[2-3]具體如下。
1.2.1 分工責任制護理
依據疾病需求及科室護理人員的能力等實際情況,實行分工責任制護理措施,管床護士首選護理能力強而且護理工作年資高的護理人員;并且結合患兒的實際病情,以一個責任護士全面負責一個患兒的護理服務,從而得以責任到人。
1.2.2 針對性入院指導
入院第1日,護士結合患兒的實際病情與家屬詳細溝通,了解患兒的具體情況;并與患兒家屬詳細講解該疾病的基本知識以及各種注意事項,若患兒家屬有各種不良情緒,應給予積極引導并調整,使患兒家屬以積極情緒配合治療。
1.2.3 給予心理干預
若患兒家屬有各種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應給予針對性的安撫引導,以消除其不良情緒,可以講解成功案例,提高家屬的治療信心。
1.2.4 疾病對癥護理
責任護士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若有異常應即刻報告醫(yī)生,并積極配合醫(yī)生對癥處理;結合患兒的病情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從而有效緩解患兒因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同時注意患兒的體位變化,保證通暢呼吸,咳嗽時應指導其有效咳嗽咳痰,以促進痰液排出;保障病房的安靜,使患兒充足休息睡眠,盡量降低影響患兒情緒煩躁或哭鬧的誘發(fā)因素。
1.2.5 改進完善護理
征求患兒家屬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完善,從而有效提高科室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生命體征及臨床癥狀表現改善情況,包括:①臨床護理效果;②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療效判定,將標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經治療及護理后,臨床癥狀表現均已消失,而且患兒恢復正常的心率;有效:經治療及護理后,患兒臨床癥狀表現均有改善,而且基本恢復正常的心率;無效:經治療及護理后,患兒臨床癥狀表現無改善,甚至更嚴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數據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護理效果比較
本次研究結束后,研究組20例顯效,4例有效,1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6.00%(24/25);對照組11例顯效,6例有效,8例無效,總有效率為68.00%(17/25)。研究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護理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本次研究結束后,研究組退熱時間、心衰消失時間、氣促改善時間及止咳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研究組應用優(yōu)質護理干預,包括分工責任制護理、針對性入院指導、病房環(huán)境干預、飲食護理干預、健康教育干預、給予心理干預及對癥護理,收集反饋意見,并進行改進完善、落實等護理干預措施[4]。從研究結果表1及表2可知,研究組療效及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提示優(yōu)質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重癥肺炎患兒的療效,改善其臨床癥狀表現[5]。
表1 兩組產婦母乳喂養(yǎng)自信心評估情況s,分)
表1 兩組產婦母乳喂養(yǎng)自信心評估情況s,分)
注:兩組對比,P<0.05
分組 產后3周 產后6周 產后2個月觀察組 126.1±16.4 134.8±26.9 121.3±21.7對照組 113.6±41.5 108.9±20.2 107.1±18.5
2.2 兩組產婦產后純母乳喂養(yǎng)率情況
在產后純母乳喂養(yǎng)率上,觀察組各項顯著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產后純母乳喂養(yǎng)率情況[n(%)]
母乳喂養(yǎng)是否能堅持,與醫(yī)護人員的指導教育有一定關系。護理人員由于其自身的醫(yī)療服務專業(yè)性形象,在母乳喂養(yǎng)的指導教育工作上可以提供專業(yè)的知識與技術,從而提升產婦與家屬的認可度,提升其對母乳喂養(yǎng)的認可度,從而提高堅持效果。具體操作上要針對每個產婦不同情況做針對性指導,避免不良處理引發(fā)的護患矛盾與糾紛。要做好護理人員溝通能力、法律意識、患者心理學、健康教育技巧的培養(yǎng),讓護理人員更好的適應實際工作的開展。
[1] 邵偉維.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對初產婦母乳喂養(yǎng)自信心和純母乳喂養(yǎng)率的影響[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6,(8):139-140.
[2] 張麗莉.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對改善產婦母乳喂養(yǎng)自信心和純母乳喂養(yǎng)率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9):6105-6106.
[3] 周秀瓊.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對產婦產后不同時期哺乳技能與純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J].母嬰世界,2016,(9):112.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35.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