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惠,王林林
(重慶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重慶市職業(yè)病防治院心內科,重慶 400060)
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舒適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
文 惠,王林林
(重慶市第六人民醫(yī)院/重慶市職業(yè)病防治院心內科,重慶 400060)
目的 總結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干預的效果,為心衰患者護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進行護理干預。對照組60例接受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60例接受舒適護理,對比實驗老年心衰患者組間臨床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結果 組間總有效率、總滿意度結果對比,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療效、護理滿意度,具有推行價值。
老年患者;慢性心衰;舒適護理;療效;滿意度
慢性心衰(慢性心力衰竭)屬于心臟功能不全綜合征,當前臨床發(fā)生率遞增趨勢明顯。此類疾病的發(fā)生,主要是心室長期壓力過大、原發(fā)性心臟病變導致的心臟收縮力驟減后的心臟功能障礙[1]。慢性心衰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各類合并癥較多,所以生命安全威脅更為明顯。有資料指出,在治療的同時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整體上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生存、生活質量[2]。因此,本文就我院12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分為兩組進行護理對比,選擇最佳護理干預方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在患者及家屬知情的同時將其分為兩組,各60例。實驗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5.50±2.50)歲。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76.50±2.20)歲。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組間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并做好室內通風、消毒、用藥指導。同時,為了給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護理人員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及著裝情況。
實驗組: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配合舒適護理。心理護理——此類疾病患者病程時間長,所以反復住院情況較為明顯,患者有明顯的負性情緒表現(xiàn),而負性情緒的出現(xiàn)直接影響生活質量以及治療效果。護理人員要及時做好患者負性情緒的疏導和安撫、鼓勵工作,并向患者介紹成功治療病例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并發(fā)癥護理——慢性心衰患者心律失常并發(fā)癥問題明顯,此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易誘發(fā)室顫甚至猝死問題,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心電圖監(jiān)察,對于有異常表現(xiàn)的患者采取利多卡因治療。對于有水電解質紊
亂、心源性水腫等患者,要給予利尿劑并限制鈉鹽、水分攝入。另外,飲食上以清淡食物為主。生活護理——護理人員綜合患者個體情況選擇體位,有心功能過低的患者進行臥床,并輔助患者完成相關活動。對于長時間臥床患者,需要預防壓瘡、肌無力等并發(fā)癥,并協(xié)助患者及時翻身,做好身體部位按摩。此類患者痰液粘稠,所以排除較為困難,需要做好患者拍背工作,根據(jù)患者需求采取霧化吸入。另外,綜合患者缺氧情況采取吸氧,吸氧期間患者有口干舌燥主訴,需要以甘油擦拭口鼻并給予水分,為了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要告知其持續(xù)吸氧的目的。
1.3 效果評估[3]
1.3.1 療效評價
顯效:患者心功能達到Ⅰ級/改善超過Ⅱ級。
有效:患者心功能改善超過Ⅰ級、不足Ⅱ級。
無效:實驗前后患者心功能無改善。
1.3.2 護理滿意度評價
對12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120份問卷全部收回,總有效率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護理滿意度、總有效率結果以百分數(shù)(%)形式展開,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4]。
2.1 組間總有效率結果對比
經統(tǒng)計學計算,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X2=9.0901,P=0.0025)。見表1。
2.2 組間護理滿意度結果對比
經統(tǒng)計學計算,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X2=6.1714,P=0.0129。見表2。
表1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組間療效對比[n(%)]
表2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組間護理滿意度結果對比[n(%)]
舒適護理是在總結既往護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所衍生的新型護理模式,目的是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維持患者精神、情感、身體最佳狀態(tài),在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基礎上降低患者身體不適反應,并建立和諧護患關系。和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比,舒適護理更加具備整體性、細致性、程序性、全面性,整體提高療效[5]。
本文結果顯示:實驗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1.7%、護理滿意度為95%,對照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0%、護理滿意度為80%。經統(tǒng)計學計算,實驗組優(yōu)勢明顯(P<0.05)。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更符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護理需求,整體上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效果,具有推廣價值。
[1] 李麗娥,朱丹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變化特征與舒適護理干預效果[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13,19(4):262-264.
[2] 盛 偉,張 焱,夏文蘭,等.舒適護理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抑郁和焦慮的干預觀察[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14,20(6):436-438.
[3] 朱繼艷,余翠玲.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的觀察與體會[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2(15):2029-2030.
[4] 楊麗娟.舒適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心衰護理中的觀察與體會[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4,(3):97-99.
[5] 唐維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質量變化特征與舒適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3):184.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5.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