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天全
摘要: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本文就如何激活課堂,增加教學中的生命意識,探索高效教學談談一些拙見。
關鍵詞:激活課堂;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121-01
一位教育專家曾經(jīng)說過:“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yǎng)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專家的話給人以啟迪,課堂教學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和主要形式,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內(nèi)涵則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因而,激活課堂,增加教學中的生命意識,探索高效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的當務之急。
1.實踐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教師熱愛教育,甘于奉獻,修身立德,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意識, 不僅要交給學生必要的英語知識,讓他們學會學習,而且要以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互助與合作。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關心學生的進步,成長,更要充分考慮他們的學習基礎和需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耙磺袨榱藢W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關心和幫助每個學生獲得成功,學生的發(fā)展至上,是素質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教學工作者應具備的服務意識,是英語教師責無旁貸的事。學生英語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在考慮教的同時,更應當注意指導學生如何學。悉心研究學生規(guī)律,指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學習,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預習 、復習、作業(yè)等層次都有好的方法。這樣,學生學得就會輕松、主動、有信心。
2.加強合作,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我們學校,集體備課、集體辦公、集體互研的合作之風盛行,這是因為集體合作教學有利于發(fā)揮集體優(yōu)勢,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更需要師生之間的合作更具有 實際意義。如果教師能在不同的教學階段轉變自己的主導角色,構思、編排、組織與評價課堂練習活動,或“傳道授業(yè)解惑”,充當英語知識的講解者,或充當“劃船水手”,與學生平等地完成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等,那么課堂教學效果一定卓有成效。
3.加強教法、學法研究,優(yōu)化新教材資源
課堂教學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zhí)行的過程,更是創(chuàng)新和開發(fā)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教學不再只重教知識,而是關注學生的生命體驗。所以教師由傳統(tǒng)意義上的“傳道、授業(yè)、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構者等轉變。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指導學生學習為課堂教學主線,靈活使用教材,要根據(jù)學生實際與教材特點,重新優(yōu)化組合。我們既要重視教材研究,重視教法,認真?zhèn)湔n,又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實施分層教學,這樣,就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要激活課堂??梢詮倪@四方面著手:(1)導入生活式——帶著興趣,帶著思索;(2)形式求活潑——方式多樣化,感受多方位,信息反饋暢通;(3)探索有活力——思維有深廣度,見解有創(chuàng)新度;(4)結尾有活意——留有激情,留有懸念。要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加英語教學活動,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
具體的講,Well begun is half done。十幾年來,我采用了各種教學手段,力求尋找到最佳的方式。例如:(1 )由復習單詞導入課文。(2)由老師介紹課文的背景材料 或簡單地先復述課文。(3)由課文的內(nèi)容提出一系列建設性的問題,讓學生先作簡單的討論。(4)如果課文有較強的故事情節(jié),則讓一組學生以課本劇的形式在講解課文之前先行表演?,F(xiàn)代教學論強調(diào)的是:creative ,要求的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為了讓學生既能拓寬思路,又能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課文的學習。每次我嘗試一種新的手段導入課文,學生都熱情高,進入角色快。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中小學生在運 動時學得最好,而大多數(shù)成年人則有視覺偏愛。我們中大多數(shù)人把所有三種類型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組合。只有當我們把大腦的許多巨大能量連接起來時,才能學得更快更好。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充分使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運用不止一個感觀進行學習,盡量通過其它感觀牢記信息。
在某些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只是被動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參與的動機不明確,老師也只是讓學生以指定的方式參與指 定的活動,盡管參與人次多,課堂活躍,但學生毫無主動性。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如果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參與的活動具有交際性,通過活動學生能收到明顯的學習效果。那才是學生的有效參與。而教師能做的就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使之在學習時進行積極思維,激活學生已有的圖式,并能準確、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見解和思想。
其次,開展課外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 維。我們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設計 利于開拓學生思維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交際情景,發(fā)散思維,勇于創(chuàng)新,使教與學在活動中碰撞出創(chuàng)造的思維火花。創(chuàng)新精神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綜合應用,探索和研究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方法,追求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教學效果,力爭使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的發(fā)展?!?/p>
新課程所期待的課堂應該是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課堂,是質疑問難得場所,是探索真理的地方。教育的智慧在 我們教師內(nèi)心油然而生,取決于我們的文化底蘊、學識修 養(yǎng)、精神修養(yǎng)??傊?,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作為高中的教師,更要甘于奉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挫折,千方百計地提高教學質量,轉化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