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玉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031-01
班級文化,通常是指班級內部形成的獨特的價值觀、共同思想、作風和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班級生存和發(fā)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班級的管理,說到底就是打造班級的文化。在日常工作中,要形成班級成員共同追求的目標和激勵班級成員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支柱。通過逐步形成勤學、會學、樂學、善用的優(yōu)良學風;形成班級成員共同遵守的規(guī)范,堅持不懈地抓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作用。
1.注重日常工作,樹立集體意識
1.1 給班級以自己的標識。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班級的特色,構建班級的價值觀和班級精神,明確自己班級的追求。
(1)制定班訓。通過征集意見反復討論,共同確定了班訓:“人格 + 學力→成才”。明確了“人格追求”講五心:“忠心、愛心、關心、孝心、信心”;“自我教育”要五自:“自信、自省、自治、自重、自強”;“基本要求”是五實:“誠實、堅實、扎實、樸實、踏實”;明確“學力構成”包括:“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體心理、審美鑒賞、勞動技能”五個方面。
(2)自己創(chuàng)作班歌:《雄鷹之歌》、《雄鷹進行曲》。學生集體創(chuàng)作歌詞,由音樂老師作曲,班歌唱出了班級的豪情。
(3)創(chuàng)辦自己的圖書站。訂閱《中學生》、《中學生博覽》、《中學生語數外》、《學習方法報》、《德育報》等十多種報刊。購買或募捐、互借中外文學名著、優(yōu)秀人物傳記等。用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情感占領學生心靈。
1.2 創(chuàng)建班級媒體。
(1)《班級日記》,這是由值日和值周班委填寫的,每周一的班會前宣讀。他們記錄班級的大事和各種情況,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表揚好人好事,批評不良行為??傊?,對班級進行總結、評價、展望或提出要求。
(2)系列主題班會。如每屆新生召開“我們有緣在一起”的主題班會;如召開“展雄鷹之翅,樹雄鷹之魂,圓世紀之夢”的主題班會;如高考前召開“奮飛·雄鷹”的壯行主題班會;如召開“路——我們攜手同行”的主題班會;召開“中國脊梁”詩歌朗誦會等等。
2.加強班干部體系建設,突出模范作用
(1)班干部的選拔與輪換。采用競選與民主記名投票相結合的辦法選舉班干部。每屆干部的任期為一學期,不得連任,讓更多的學生有承擔責任和獲得鍛煉的機會。學期結束前選出下屆干部班子,以便假期思考和安排自己的工作。
(2)班干部系統(tǒng)設置與分工合作。按實質內容把班務工作劃分為三個系列。其中,思想建設由團支部書記負責、宣傳、組織委員協(xié)助;紀律建設由班長負責,紀檢、勞動、生活、體育委員和組長、室長協(xié)助;學習建設由學習委員負責,科代表和組長協(xié)助。三個系統(tǒng)由班長統(tǒng)一領導,分工協(xié)作,形成一個具有系統(tǒng)合力的緊密團結的有機整體。
3.多渠道實現(xiàn)學生、老師、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協(xié)調
(1)多種形式的家長會。小型家長會,解決具有相似情況的學生問題,大型家長會解決全班問題。改變傳統(tǒng)家長會單純由家長參加的作法,讓學生一起參與。而且堅決不向家長“打小報告”、“告狀”或僅向家長提供學生成績單,更不訓斥、教訓犯錯誤、有缺點的學生及家長。我們的做法是讓學生唱主角,給家長展示他們的精神風貌,匯報他們的追求和思想;讓家長唱主角,讓他們作報告,談他們的期望、他們的要求;讓各科老師唱主角……總而言之,讓家長會成為談心會、交流會、動員會。我們還注意家長會的內容、形式、地點、時間的綜合設計安排。
(2)必要的家訪和約定家長到校個別交流情況,以及經常性跟學生個別談心都是實現(xiàn)溝通的好辦法。
(3)成立家長委員會(或家長、學生、老師聯(lián)席委員會),讓家長參與規(guī)劃并參加班級活動。營造包括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大范圍的健康育人氛圍。
4.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教育活動,主動調控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特別是個性和諧發(fā)展
(1)組織各類興趣小組活動、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我們的興趣小組分三類,學科類興趣小組包括: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史等;體育類興趣小組包括:男子籃球、女子籃球、男子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徑、登山、武術等等;文藝類興趣小組包括:文學、繪畫、書法、攝影、演講(辯論)、舞蹈音樂等等。
(2)開展豐富的班、團活動,活躍班級的氣氛。組織比誰起得早、比誰穿得干凈、比誰唱得好、比誰彈(吹)的妙…等趣味小比賽,組織寢室之間的籃球賽、環(huán)保賽、就寢紀律賽等。
(3)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向社會、面向社會、學習社會,在活動中開拓視野,思考人生,增加學習動力。如青年志愿者義務服務;“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為殘疾人、軍烈屬、退休教師做好事等等。特別是在寒假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如拜訪大學生、研究生,拜訪成功人士,和訪貧問苦等等活動。要求他們在假期讀幾本好書,做幾件好事。
(4)積極參加學校勞動技能教育。我在班級文化建設實踐中,根據《中學德育大綱》提出的德育目標、任務和基本要求,遵循品德素質教育的原則,把德育目標和內容融入班訓、班歌、國旗下的誓言之中,使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三觀”。
通過高中班級文化建設,學生在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有益活動和優(yōu)美的校園、班級環(huán)境中,不斷吸納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和時代先進文化,增強了責任感,更自覺地規(guī)范了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