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青葉
社會經濟發(fā)展對食品生產顯著的影響,生活質量的提高使得人們要求越來越高,致使食品加工工藝、程序和成分越來越復雜,另外一個方面,人們對食品質量及安全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這樣直接促使生產企業(yè)重視食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在科技技術發(fā)展背景下,各種檢查技術開始應用到食品質量控制中,為食品質量及安全把關。
實驗室最新檢測技術的闡述
目前對于食品質量控制追求體系或者全過程控制方式,不過所有體系控制都需要進行相關檢測作為依據,尤其是比較規(guī)范的實驗室檢測,因此在強調體系質量控制時,實驗室檢測更應該重視檢測技術。下面簡述當前實驗室最新檢測技術:
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合檢測技術。當前實驗室中,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合檢測技術被推廣并應用。高效液相色譜儀色譜能夠高效地檢測出被檢測物質中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之前,實驗室中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的應用較為廣泛,不過,色譜技術需要進行的樣品處理,提取和識別單個化合物的時間比較長,色譜技術影響檢測分析的快速性,增加檢測成本,因此為了提高檢測時間,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合檢測技術被研制出來。
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合檢測技術的原理:檢測樣品經過處理后進入液相入口,用色譜柱進行分離,被分離的物質依次進入質譜儀的離子源,質譜儀分析離子化的物質并快速轉換成電子信號并經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處理得到結果。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合檢測技術以其高效的檢測限度完全符合食品安全生產檢測技術方面的各項要求。例如,檢測食品原材料中PMG殘存時,利用G18分離柱,甲酸/乙腈和醋酸銨/甲酸為流動性,并利用大氣壓化學模式電離、同位素內標法定量最后確定該物質的檢測底線及線性范圍,相關檢測結果符合標準相關要求。
生物傳感器技術。生物傳感器技術是最新檢測技術之一,也開始在實驗室檢測中推廣。生物傳感器可以敏感感知生物物質濃度且可以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的儀器,其核心原理就是生物敏感材料制作的識別元件及各種電子信號轉換元件。這類信息檢測技術可以做到小型化及自動化,方便、快捷且可操作性好,例如,亞硫酸鹽是常用的加工輔料,可是亞硫酸鹽對身體有一定危害性,利用亞硫酸鹽美接觸亞硫酸鹽時會發(fā)生光學變化,通過特殊采集裝置采集這種變化以便檢測食品中亞硫酸鹽的變化。
檢測技術在食品質量控制應用的注意事項
實驗室檢測講究專業(yè)、規(guī)范、科學,這樣才能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因此在實驗室檢測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檢測技術的適宜性。檢測技術種類很多,首先,檢測技術的選擇需要根據生產產品及產品相應國標所規(guī)定檢驗項目進行選擇;其次,在可以發(fā)揮相同作用的不同檢測技術之間,實驗室應需要根據生產規(guī)模及控制體系的情況選擇適合實際情況的檢測技術,最后,根據檢測技術自身的適應性及其他特征進行選擇。
檢測技術的物質保障。任何檢測技術的發(fā)揮都建立在良好實驗環(huán)境的基礎之上,尤其是食品檢測實驗更是如此,因此,一定要合理規(guī)劃食品生產過程檢測所需實驗室,保障檢測技術所需環(huán)境,并避免不同測試項目之間相互干擾或者交叉污染;
檢測技術所需的儀器設備必須滿足相應的要求,例如,檢測儀器的精密度、檢出限度、量程范圍、偏差大小等都需要滿足檢測項目需要。檢測實驗所需要的天平、酸度計、恒溫箱等輔助設備必須經國家計量檢定部門定期檢定,并且企業(yè)自身也需要進行自我校準,而所需的分析試劑應該準確配置,相應配置記錄應具有可追溯性。
檢測技術的操作保障。首先,進行檢測的人員必須是經過培訓方能進行獨立操作,尤其是當先比較先進檢測技術所需要的設備復雜,檢測人員應該在了解設備運用原理及檢測實驗操作步驟的基礎完成檢驗技術的實施。其次,規(guī)范操作檢測樣品的選取、保存、稱量及預處理過程,嚴格按照檢驗標準抽取樣品,針對特殊檢測過程,樣品的保存要符合要求。最后,根據相應的檢測技術規(guī)范,規(guī)范進行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復核。
檢測技術發(fā)展的展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各學科之間融合,必然有新的檢測方法被應用到食品質量控制當中,原有的檢測技術也必然被不斷改進優(yōu)化,總之,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朝著精準性、快速性、集約化方向發(fā)展。而實驗室更需要關注檢測技術應用的注意點,只有確保這種注意點再能確保先進而科學的檢測技術得的最好應用,發(fā)揮其作用,為食品質量及安全提高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