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艷
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條明確規(guī)定,食品是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原料、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由于其為人類生存所必須的物質,特別是近些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屢屢見諸于報道,使得食品檢測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高效液相色譜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化學、醫(yī)學、工業(yè)、農學、商檢和法檢等學科領域中。鑒于此,本次研究圍繞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展開探討,現(xiàn)內容報道如下:
材料與方法
材料。隨機選取5種水基食品、4種脂肪食品作為研究對象,水基食品包括啤酒和礦泉水,脂肪食品包括魚罐頭、豬肉罐頭、牛肉罐頭等。所有食品均處于保質期內且無破損及污染情形。
方法。
(1)樣品預處理:水基食品各自抽取100ml樣品,以5ml/min的速度進行過濾處理,即將完畢時加入30%甲醇水溶液15ml進行清洗,隨后利用5ml的甲醇溶液洗脫處理,洗脫液氮吹后利用甲醇定容,采用0.45μm膜過濾。脂肪食品選取適量固體物進行勻漿處理,之后利用高精密電子秤稱取5g樣品,加入到15ml正已烷與15ml甲醇乙腈形成的混合液中渦旋振蕩均勻處理,超聲萃取10min后于4℃環(huán)境下冷凍。以10000r/min離心2.5min后促使其分層,抽取甲醇乙腈層后再次加入15ml甲醇乙腈混合溶液重復萃取以此,合并兩次分離的萃取液后加入無水硫酸鈉將水分徹底去除后氮吹,30%甲醇5ml固定,0.45μm膜過濾。
(2)食品檢測:分光光度法:選取適量食品樣品后利用不同波長的紫外線光持續(xù)照射,采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波長吸收值,以波長為橫坐標軸,吸收強度為縱坐標軸,繪制吸收光譜曲線并轉換酚類物質含量值。
高效液相色譜法:儀器設備為日本島津公司生產的LC-10A高效液相色譜儀,將食品樣品置于錐形瓶內,加入1ml濃硫酸溶液混勻后將其pH調整至2.0后按照8ml/min的速度上樣,色譜柱溫度設定為35℃,進樣量45μl。A、B、C流動相溶液依次為1%醋酸、甲醇、乙腈,洗脫梯度值(60%A:40%B)~(25%A:50%B:25%C),流速1.5ml/min,波長以最大吸收波長為主。
觀察指標。選取2,4-二氯酚、苯酚、3-甲基苯酚、2-氯酚、4-硝基酚、2,4-二甲基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作為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以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光光度法獲得的8種酚類物質含量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討論
近些年來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愈演愈烈,食品檢測越來越重要,尤其是當下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化學添加劑的廣泛使用等問題屢屢見諸于報道,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次研究中分別采用分光光度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對相同食品中酚類物質含量進行測定,結果發(fā)現(xiàn),高效液相色譜法下各指標檢出量均高于分光光度法,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結果可知,在食品檢測中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原因在于該技術通過高壓輸液系統(tǒng),將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混合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色譜柱,在柱內對待檢測成分分離后于檢測器內進行檢測,從而實現(xiàn)對樣品分析的目的。此外,在實際應用中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具有靈敏度及分辨率高、操作便捷、重復性好的特點,具有重要的推廣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