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宇豪++蔣書歌
現代軍事活動中各類領域技術的交叉運用,軍事人員不僅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同時作戰(zhàn)環(huán)境的復雜化,需要士兵去快去適應瞬息萬變的戰(zhàn)爭環(huán)。軍用功能性食品作為一種以滿足能量供給及特定功能需求的食品,其必然需要種類豐富且功能完備,并且還要有較長的保質期以及便于攜帶等特點。
軍用功能性食品的類型
軍用功能性食品由于沒有明確分類標準,且功能繁多,根據其加工方法可以分為罐頭食品,壓縮食品,成品與半成品食品。根據其作用又可以分為抗疲勞,抗應激等。本文將從軍用功能性食品的作用對其進行類型上的論述。
抗疲勞。古往今來的軍事活動中,作為一名士兵不僅要進行長途跋涉,同時還要進行多種操作作業(yè)如:搭營地,搞偵查,進行作戰(zhàn)活動等。這樣高強度的體力消耗固然需要大量能量的攝入。同時也會使士兵的精神得到極大的消耗,如何使士兵在高強度活動中精神飽滿,便是抗疲勞功能性食品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其主要作用機制是在食品中加入抗疲勞作用因子,利用其特有功效加速人體新陣代謝,清除自由基等作用緩解消除疲勞感。例如硫磺酸經研究發(fā)現其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提高機體運動能力及運動耐力、保護生物膜等功能,加入到食品中具有良好的抗疲勞效果。
抗應激。由于現代軍事活動的全球化,各類復雜的地形及環(huán)境突然以及緊張的戰(zhàn)爭氛圍容易導致人難以適應并產生應激反應。如出現反應遲鈍,心慌判斷力下降等。同時極端的環(huán)境也會使人出現缺氧,體溫過低等生理上的疾病??箲すδ苁称繁闶轻槍@種復雜多變的情況誕生的。以抗低溫為例,其主要是通過抗低溫因子如人參皂苷、蟲草酸等來刺激血管及心臟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激素的分泌來提高寒冷條件下人體的應激能力。
抗輻射。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大量電子產品運用到軍事中,同時核艦艇、核武器的研發(fā)運用致使士兵長期處于高輻射環(huán)境中工作。士兵極易吸入放射性物質并沉積在體內,造成特殊器官的或局部組織的損害。為了消除體內沉積的放射性物質,抗輻射食品應運而生。其中較為常見的抗輻射因子有螺旋藻,褐藻多糖,硒等微量元素。其主要作用機理是阻斷機體對輻射物質吸收,并建立保護屏障保護細胞,同時加快機體對輻射物質的代謝避免堆積。以此來降低輻射對人體的副作用。
其他作用類型。當然除了以上具有滿足人體特定需求的功能性食品外,還有一類主要是以輕量化與延長保質期為目的的功能食品。如中間水分食品不僅降低了食品中的水分活度延長了保質期,同時對食品也進行了減重處理,使得食品更便于攜帶操作也更加方便。
軍用功能性食品的特點
軍用功能食品雖然種類繁多,作用效果也不盡相同,但其特點是基本一致的。
滿足能量需求且營養(yǎng)豐富。滿足能量需求作為食品的基本屬性之一,軍用功能性食品也不例外。作為一名普通士兵每日所需能量為2700-3000大卡,而普通人只需要1500-2000大卡。因此普通士兵光憑普通飲食攝入無法滿足能量的需求,需要通過人為增加食品中的營養(yǎng)素才能滿足一日需求。因此大多數功能性食品中都加入了大量蛋白質,糖類,脂類以提供能量。甚至有些西方國家的單兵作戰(zhàn)食品中直接加入了巧克力以滿足士兵正常需求。同時,為了使士兵營養(yǎng)均衡,軍用功能性食品還加入了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大大豐富利了營養(yǎng)素的種類。
便于攜帶,保質期長。由于軍事活動的不定向性,軍人常需要攜帶大量裝備進行長時間的軍事活動。因此如何為食品減重,增加食品保質期也是軍用食品所需要攻克的難題。因此大部分軍用功能食品在設計時多采用罐頭或真空包裝以延長保質期。同時將食品進行壓縮或者減少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進行食品占用空間的縮減與重量的減少,使其更利于攜帶。因此不斷的輕量化設計與保質期的延長是軍用功能性食品不變的主旨。
具有特定的功能作用。軍用功能性食品與普通食品的區(qū)別在于其具有特定的功能。但是由于各類食品功能各異,所以導致了功能食品種類繁多,這對于需要簡單便攜輕量化的軍用功能性食品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軍用功能性食品在今后研發(fā)過程中所要研究的問題。
軍用功能性食品的發(fā)展趨勢
軍用功能性食品目前仍處于發(fā)展之中,但是由于以上的特點其發(fā)展的方向也是不變的。
原材料的豐富。由于軍用功能性食品的特殊性,根據其功能的要求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新的原材料。例如可以在軍用功能性食品中加入中草藥。根據相關研究,傳統中藥材川芎、紅景天具有抗輻射的作用,蘆薈、黃秋葵則具有抗疲勞的作用。引入新的原材料不僅可以增加功能物質,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物質,還可以使得食品能在危機時刻具有輕微的藥用效力。但是由于過多繁雜的原材料不同功能物質之間可能產生拮抗作用,降低功能效力。甚至發(fā)生副反應,產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物質。
高新技術的應用。由于技術的發(fā)展的許多高新技術也逐漸運用到軍用功能性食品當中。姜煒等人論述了自加熱技術在軍用食品中的應用與發(fā)展,使得食品本身能靠自身快速加熱,不必單獨攜帶簡易炤臺以及能量棒。極大地節(jié)省了空間資源使得食品更加便于攜帶。盧珊珊等則綜述了納米材料在食品中的應用,不僅說明了納米材料在包裝上可以比傳統包裝更加堅實緊密,還具有就更強的防腐保鮮功能。納米膠囊技術則可以將功能物質定向運送至靶器官,同時防止了各類物質的提前分解,使軍用食品更加美味可口。營養(yǎng)素的納米化技術使營養(yǎng)組分與功能物質更易被人體吸收。
軍用功能性食品雖然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其前景是十分光明的。相信隨著食品加工技術的進步與食品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能夠生產出更好的軍用功能性食品供國防將士食用,以此來加強我國將士們的體質與作戰(zhàn)效率。同時部分軍用功能性食品的生產技術也可以投入到普通食品的生產中去,以造福普通的人民群眾,讓他們吃上更好更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