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在上海40℃的桑拿天里,朋友見面聊得最多的話題,大概就是最近的熱播劇《我的前半生》了。可是,不論是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的被離婚前的子君,還是永遠工作第一感情第二的女強人唐晶,都不是值得參照的完美人設。天平的一頭是家庭另一頭是男人,或者更獨立更自我一點,一頭是事業(yè)另一頭是男人,好像都不太安全。我一直都挺喜歡“存在感”這個詞,而被依賴的男性和被寄托的工作其實并不能讓女性真正產生存在感。生活應該有很多個支點,這些支點足以支撐起你的價值觀,和你的世界。
我的女朋友A是我們這幫閨蜜里第一個和十年婚姻Say Goodbye的,大家原先都很羨慕衣食無憂的她,在國企工作完全零壓力,老公言聽計從,上下班貼心接送,工資卡如數(shù)上交。兩個人又一直不想要孩子,不像那些上班被老板折磨、回家被小孩折磨的苦逼一族,日子總是過得人仰馬翻、狼狽不堪。
“有小三?”我問她。
她搖頭,“什么事兒沒有?!?/p>
“那為什么要離婚呢?搬家多累??!”
“就是覺得特別沒意思,特別沒有存在感。我們越來越胖,他越來越懶,什么事都不高興去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后來,A還是從前夫那個高檔小區(qū)里搬了出來,在父母家隔壁租了套一室一廳。在朋友圈里,她常常曬自己和90后女生們在一起的照片,吃飯、泡吧、練瑜伽、游泳、健身、畫畫,時不時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她瘦了,穿著露臍裝跳尊巴的時候簡直像一枚活力滿格的少女。失敗的婚姻并沒有讓她備受打擊,反而讓她重新找回了自信,宛若新生。
“你的狀態(tài)真的比以前好很多哎!”所有人都驚嘆她的變化。這就是所謂的存在感吧。做自己喜歡的事,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這樣的生活不僅會讓人覺得充實,更會覺得特別有成就感,也特別踏實。
我女兒幼兒園里小朋友的媽媽,大部分都是和子君一樣的家庭主婦,早上9點送孩子上學,下午4點接孩子放學,中間做做美容上上淘寶逛逛街。我媽常說人家命好,養(yǎng)家糊口的事兒都讓老公包辦了,每天只需要負責自己光鮮亮麗就好。不過,但凡是學校里組織媽媽們搞活動,像是學跳舞啊下午茶會啊這些,她們都是最積極的一群人。所以,存在感缺失的家庭主婦生活應該也是挺無聊的吧?有次我邀請一位媽媽和我一起去上烘焙課,她連著興奮了好幾天,課后把烤箱啊工具啊模具啊全買齊了,說實在太好玩了啊。
本期《特別企劃》,我們找了四位特別有自我存在感的對象,他們之中,有半路出家癡迷香道文化的合香師、有潛心鉆研中式甜點的甜品師、有將愛好變成自己長期事業(yè)的茶藝師,還有將現(xiàn)代音樂元素融入古琴演奏的跨界音樂家。將生活過成一種情懷是多晚開始都不會晚的事,愿你也能擁有這份輕而易舉的幸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