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誠
內(nèi)容摘要:彝族是個崇羊的民族,羊在彝族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彝族人民心目中,羊是美好、善良、吉祥、財富、公正的象征,民間的許多風(fēng)俗習(xí)慣都滲透著羊文化。
關(guān)鍵詞:彝族 習(xí)俗 羊文化
彝族是個崇羊的民族,自古以來,羊在彝族社會和經(jīng)濟生活中有重要地位,羊是彝族先民重要的衣食來源,彝族人民不僅衣食需要它,而且在彝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中也占有相當(dāng)重要的位置,彝族民間的許多生活風(fēng)俗習(xí)慣都滲透著羊文化。
一、彝族羊習(xí)俗
(一)食俗中的羊
彝族人民由于自己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習(xí)俗。羊湯鍋、烤全羊是彝族最具特色的傳統(tǒng)佳肴。
1、羊湯鍋。羊湯鍋的做法是將宰殺后肥羊的所有部位全部切成塊,放在一鍋煮,煮的時候除了放鹽,不再放任何佐料,當(dāng)食用的時候再放花椒、辣椒粉、薄荷等。羊湯鍋已經(jīng)成為楚雄彝族美食文化的一張獨特名片。
2、烤全羊??救蛞x肥壯的羯羊,屠宰后澆沸水用刀刮毛,刮洗干凈后,剖除其腸肚等,然后裝佐料花椒、草果、辣椒等薄。置炭火之上翻轉(zhuǎn)烘烤,約4—5小時后,全羊皮黃肉熟,香味撲鼻,動箸開餐。彝族逢年過節(jié)或招待客人都有羊湯鍋、烤羊肉,客主圍在一起吃著羊肉,喝著自家釀的小灶酒,真是安逸。
彝族吃羊還有一些特殊的習(xí)俗:羊肝、羊胃先用來祭祀祖靈,然后燒食,羊肝生食;羊腦給老人吃;處于生育期的婦女忌吃公羊;牧羊人不能食羊尾巴。
(二)服飾中的羊
彝族服飾豐富多姿,形制各異,服飾的材質(zhì)也是多種多樣,但以羊皮、羊毛為原料制成的衣、褂、氈則更具民族傳統(tǒng)和特色。
1、羊皮褂。羊皮褂是彝族的典型服飾,彝族穿羊皮褂的習(xí)俗流傳千古至今仍未改變?!缎绿茣つ闲U傳》中述到:“烏蠻……土多牛馬,無布帛。男子坐髻,女子披發(fā),皆披牛羊皮。”彝族大多居住山區(qū),由于天氣寒冷,無論男女一年四季都習(xí)慣在上衣外穿一件羊皮褂。羊皮褂以毛長、色黑為貴。羊皮褂必須有四只腳和一條羊尾保留完好,否則便失去價值。這張完整天然的羊皮,羊尾垂于衣后,一直影響著彝族千百年來服飾的演變和發(fā)展。
2、羊毛披氈。小涼山和滇東北彝族不僅穿羊皮褂,而且還披一種羊毛披氈。今天,彝族撒尼人仍然保留著傳統(tǒng)的搟氈工藝,他們采用天然純白色的羊毛為搟制披氈的原料,運用古老簡單的工具,制成具有柔軟、舒適、防潮、防濕、經(jīng)久耐用等特點的披氈。
3、羊角紋。彝族服飾圖案千姿百態(tài),羊角紋、太陽紋是其傳統(tǒng)紋樣。彝族大多以羊角作為羊的代表,羊角可以祈福辟邪,并且是財富的象征,象征財源不斷,繁榮昌盛,懷著這種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期盼,楚雄彝族把羊角紋繡在服飾上起點綴、裝飾的作用。
(三)婚喪中的羊
彝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區(qū),畜牧以牧羊為主。羊與彝族生活密切相關(guān),在彝人的生活中,如待客、婚事、喪葬中都需要羊。
1、娶妻羊。武定彝族婚俗,男家要給女家送去一只“娶妻羊”,羊越肥大說明越講排場,婚宴必備羊肉,羊胛子必須獻敬給尊貴的長老們吃。
2、羊送亡靈。古彝文經(jīng)上說:二只羊可以送走一個祖先亡靈。彝族認(rèn)為人死靈魂在,故死者火化后要進行靈魂招亡儀式,羊為死者靈魂引路。羊在彝族觀念里,能夠替死者贖身,為死者靈魂導(dǎo)航,讓死者在羊的保護下獲得安寧平靜。
3、喪事贈羊。彝族喪葬中有宰殺羊牲的習(xí)俗,李京《云南志略》載:“(彝族)酋長死,以豹皮裹尸而焚。……祭祀時,親戚畢至,宰殺牛羊動以千數(shù),少者不下數(shù)百?!眴适轮匈浹?,牟定臘灣、姚安新民彝族叫“阿刺麻戴”,老人死,孝子必須請畢摩為亡靈教路,教路儀式有獻牲、教陰路、制作祖靈牌等程序。
(四)原始宗教中的羊
彝族宗教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羊在彝族的宗救生活事項中有著避兇趨吉的重要作用,被視為靈物、吉物,用羊傳神職,送鬼神。
1、祭羊神。彝族六畜以羊為首,羊神代表牧神。牟定臘灣、姚安新民彝族祭羊神叫“路卡底”,其咒語說“放牧神呀,你請聽:房前屋后你保護,放牧路上你保護,豺狗叼羊你護羊,羊過巖腳下,莫給巖石打著。今天是正月初二,是祭羊神的日子,祭了放牧神,羊群會興旺” 。姚安馬游彝族在春節(jié)正月初四后,要擇一吉日出羊,屆時牧羊人要攜帶酒、肉、香、紙等,與牧神圖一起放入一篾籮中,到放牧山祭山神;根據(jù)密枝節(jié)起源的傳說,路南撒尼人(彝族)一年一度密枝節(jié)也是祭羊神。
2、吉羊。彝族以羊角作鎮(zhèn)邪物而釘于門上,這是彝族習(xí)俗的一個突出特點。武定貓街鎮(zhèn)不少彝戶在其門媚釘一對羊角以示吉祥。當(dāng)?shù)厝粲袐雰簼M月,其母習(xí)用食指蘸黑煙灰,在嬰兒額角抹上象征一對羊角相交的吉符“十”,有庇護嬰兒健康成長之寓意。
3、羊骨卜。司馬遷《史記·龜策列傳》說:“蠻夷氐羌雖無君臣之序,也有決疑之卜,......各信其神,以知來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也說:“西戎用羊卜,謂之跋焦。”故羌戎遺民彝族現(xiàn)今仍有“決疑之卜”。彝族視羊為靈物、吉物,其占卜以羊骨卜著稱,一切重大事情如征戰(zhàn)、作大齋、重病等必須請畢摩燒羊骨占吉兇。
(五)節(jié)日、體育竟技、舞蹈中的羊
1、過羊年。牟定臘灣、姚安新民一帶的彝族有過羊年的習(xí)俗,過羊年的時間與春節(jié)一致,每到除夕晚上,人們會在羊圈旁貼春聯(lián),敬香、燒紙、放鞭炮,并給羊吃用小米、蕎麥、包谷等糧食加工而成的年飯。
2、斗羊。彝族有悠久的“斗羊”竟技史。其風(fēng)俗可以追溯至唐代。《全唐文》中的《進巂州斗羊表》便載:“臣聞勇士冠雞,武夫戴鵑,推群舉類,獲此斗羊?!币妥宓亩费蝻L(fēng)俗,如今作為“火把節(jié)”中一項民族傳統(tǒng)體育賽事,熱鬧異常,這也為彝族的羊文化習(xí)俗增加了新的內(nèi)容與亮點。
3、羊皮鼓舞。羊皮鼓舞是一種傳統(tǒng)的彝族民間祭祀舞蹈。一般在農(nóng)歷臘月、正月、二月以及特定的節(jié)日、祭祀日舉行。以村為單位每年要在本村土主廟舉行一次羊皮鼓舞活動,舞蹈一般由5~8人同跳,跳羊皮鼓舞時,領(lǐng)舞人帶領(lǐng)若干徒弟,身穿法衣,手執(zhí)羊皮鼓,邊敲、邊跳、邊舞、邊唱,娛人娛神,祈求五谷豐登、人丁平安。endprint
二、彝族羊文化涵義
(一)羊具有象征吉祥的文化意義
羊被視為吉祥的象征最早見于《墨子·明鬼下》:“有恐后世子孫不能敬莙以取羊?!边@里的“羊”字就是“祥”的意思。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羊字和祥字是通用的,許慎《說文解字·羊部》云:“羊,祥也。從羊,象頭角足尾之形”。王國維《觀堂集林》也說:“祥,古文作羊。”從古文“羊”、“祥”通用可以看出.在古人心目中,“羊”顯然是吉祥的象征。
(二)羊具有象征財富和人丁興旺的文化意義
羊是財富和人丁興旺的象征。清光緒四川《越西廳志》卷十八《風(fēng)俗》里 說:“羅羅(彝族白稱)以畜羊、牛、馬之多寡論家之貧富”。在遠古以物換物、以物交物的時代,彝族先民曾用“羊”替代“貨幣”,彝族人視羊為一種財富、一種資源或者說人丁繁榮的標(biāo)志。古彝文經(jīng)書上也寫有“四只羊換一條牛,二只羊可送走一個祖先亡魂,一只羊可換十個的蕎飯……”彝族諺語有:“羊是發(fā)展的財富,兒子是發(fā)展的氏族”;“人類不怕敗亡,只要有女人;家庭不怕貧窮,只要有羊子”之說。并且認(rèn)為羊越多財富就越多,財富越多人口就會越興旺發(fā)達。武定彝族過去詢問他人貧富狀況時,就問家養(yǎng)多少只羊,羊多為富裕的標(biāo)志,表明羊就是財產(chǎn)、財富。
(三)羊具有象征公平正義的文化意義
“羊”還是公平正義的化身,堯帝的刑官皋陶"曾飼有獬豸,凡遇疑難不決之事,悉著獬豸裁決,均準(zhǔn)確無誤",這被認(rèn)為是獬豸的來源。獬豸是上古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其原型是羊:“獬豸,一角之羊也?!逼湫螤钊缪颍~上一角,雙目有神;其性,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抵觸。當(dāng)人們發(fā)生沖突或糾紛的時候,獨角獸能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甚至?xí)⒆镌撊f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正是由于獬豸象征著公正,所以,在古代,它就成了法律與正義的化身。有學(xué)者研究指出,法制起源于遠古羌族、彝族等游牧部落。
參考文獻:
[1]普珍.中華羊俗概覽[J].民俗研究,1997,(3)
[2]劉漢杰.我們生活中的那只“羊” [J].百科知識,2015,(1)
[3]李世康.羊與彝族社會關(guān)系[J]. 思想戰(zhàn)線,1999,(4)
[4]王清華.彝族典型服飾羊皮褂的社會文化價值[J].思想戰(zhàn)線,2005,(6)
[5]普珍.彝族羊文化與吉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楚雄師范學(xué)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