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繼紅
摘要:家庭的環(huán)境,對人一生的教養(yǎng)息息相關。家庭是否完整、家庭氛圍是否和諧、家庭成員關系是否融洽等問題均是影響孩子成長發(fā)育和心理發(fā)育的重要因素。沒有父母的榜樣,沒有父母在相互關心和尊敬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兒童的自我教育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孩子在學校和社會受教育的程度。家庭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驅(qū),用法律來規(guī)范,用科學來指導,并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配合,這樣的家庭教育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關鍵詞:家庭教育;父母責任;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G7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教育是受家庭、學校、所處環(huán)境、自我本身、書籍和其他因素共同影響的,從排列順序上來看,家庭排在第一位,可見家庭對兒童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在一個家庭里,沒有父母的光輝榜樣,一切關于兒童進行自我教育的談話都將變成空談。沒有父母的榜樣,沒有父母在相互關心和尊敬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兒童的自我教育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現(xiàn)在很多家長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做父母的責任,僅僅認為學校的教育才是關鍵因素,并沒有認識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學業(yè)成功的重要性。如今國家對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兒童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所以研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責任缺失的原因是很重要的。
1 家庭教育中父母責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1.1缺乏科學的教育觀念因素
父母在他們受教育的年代背景和現(xiàn)在不同,他們陳舊還有點保守的教育思想影響著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大多數(shù)中國人思想一樣,家長總是一味地追求孩子高分數(shù)和好的學業(yè)成績,認為孩子只有拼命讀書、學習才能有出路,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素質(zhì)教育和心理教育。不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過分的溺愛孩子任由其自由發(fā)展,還有一種就是過分嚴厲教育讓孩子處處受約束。父母憑借著長輩對自己所實行的教育模式,從而依葫蘆畫瓢將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模式與自己所受的舊教育模式生搬硬套過來。陳舊的思想根深蒂固和不懂得探尋科學教育方法是家長對教育觀念難以改變的重要原因。
1.2家庭環(huán)境和結(jié)構(gòu)等因素
家庭的環(huán)境,和人一生的教養(yǎng)息息相關。家庭是否完整、家庭氛圍是否和諧、家庭成員關系是否融洽等問題均是影響孩子成長發(fā)育和心理發(fā)育的重要因素。家庭就像小的社會,一人出了問題整個集體都會受影響。家長在這個小社會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家長不僅要維系家庭衣食住行的安排和教育子女的重任,還要維持和保證家庭每位成員之間的親和度。如果一個家庭氛圍和睦、每位家庭成員關系和諧,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也很頗為重視,那在這種家庭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一般性格較開朗、心理素質(zhì)較好、能為他人著想。如果一個家庭不完整、家庭成員關系緊張,對孩子關注較少,自然而然對孩子教育上就會有所欠缺。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可能性格就會比較孤僻、心理問題會較為嚴重。所以說家庭環(huán)境和結(jié)構(gòu)等因素不同會讓家長對孩子教育程度和教育效果上有很大的差異。
1.3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脫軌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教育發(fā)展過程中最重要的三部分,三者息息相關,不可或缺。在實際教育中,這三大教育支柱并沒有想像中的合節(jié)拍,尤其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脫軌的現(xiàn)象很嚴重。老師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系統(tǒng)教育的主體,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教學方法再怎么出色、再怎么誨人不倦,問題仍然頻頻出現(xiàn)。家長與教師由于缺少溝通,導致教師和學校不了解學生家長的想法,學生家長也不能了解教師的想法,這樣一來家長很難配合教師教育任務,教師也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從而使一部分學生沒有更好的發(fā)展。
2 家庭教育中父母責任缺失對策
2.1增強父母家庭教育責任意識
在一個家庭里,沒有父母的光輝榜樣,一切關于兒童進行自我教育的談話都將變成空談。沒有父母的榜樣,沒有父母在相互關心和尊敬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兒童的自我教育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所在,家庭教育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孩子在學校和社會受教育的程度。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并且言傳身教,把他們對家人、對親戚好友、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心傳教給孩子,讓孩子感受熱情待人、尊老愛幼、謙虛禮讓等和諧氛圍,這樣孩子就會讓這些好的品質(zhì)在自己身上上體現(xiàn)。家長還要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在孩子面前遵紀守法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重視家庭教育是每個家長應該做到的,同時承擔自己相應的教育責任,這樣就能為孩子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打下堅固的基礎作用。
2.2改變父母家庭教育方式和觀念
父母陳舊又保守的教育思想影響著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科學的家庭教育不但不能給孩子的成長起到積極作用反而適得其反。和大多數(shù)中國人思想一樣,家長總是一味地追求孩子高分數(shù)和好的學業(yè)成績,認為孩子只有拼命讀書、學習才能有出路,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素質(zhì)教育和心理教育。家長重智育輕德育,重生理輕心理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只有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才是對孩子身體上和心理上健康發(fā)育的良好舉措。家庭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驅(qū),用法律來規(guī)范,用科學來指導,這樣家庭教育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展。
2.3 建立家長學校、家長輔導機構(gòu),供家長學習和交流
孩子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基于家庭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正確、科學的教育方式。為了不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脫節(jié),家長同教師的交流必不可少。教師在同學生家長交流過程中可以了解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并能夠制定出針對性的教育方案。建立家長學校輔導機構(gòu),供家長學習和交流,這些舉措都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
參考文獻
[1] 黃先政.農(nóng)民工父母對子女教育的問題、作用和責任探究——統(tǒng)籌城鄉(xiāng)教育背景下農(nóng)民工子女教育的影響因素之一[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7(5):31-34
[2] 魏敏.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該怎樣做--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延伸[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5):170-1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