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yīng)和
【分類號】G632.0
厭學情緒是一種比較常見、影響初中學生正常學習的心理障礙。它表現(xiàn)為對學習沒有興趣,學習就心煩,極端的經(jīng)常逃課。造成初中生厭學的原因有:客觀因素,學生自身主觀因素,社會不良因素,學校教育因素,有家庭教育因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學生內(nèi)在心理因素起決定作用。
我們從學生學習心理角度出發(fā),通過14項內(nèi)容問卷調(diào)查,在各項中持“是”“否”“說不清”回答的結(jié)果依次如下:
1 、當今社會學習沒什么用。12.5% ,57.3% ,30.2% 。 2 、我背書包上學,只是為了消磨時間,為了好玩 。16.2%,70.3% ,13.5% 。 3 、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父母,是被父母逼來的。7.4% ,81.3% ,11.3% 。 4 、我貪戀上網(wǎng)、打游戲、聊天,不想讀書。37.2%,45.3% ,17.5%。 5 、我對看電影、電視、錄像、小說及玩耍、逛街等活動很感興趣。 78.4% ,17.4% ,4.2% 。 6 、我對影視明星歌壇新秀體壇名將及超級女聲很感興趣。 88.4% ,3.2% ,8.4%。 7、 我一上課就覺得沒勁,無精打采,無所事事。 27.8% ,40.8% ,31.4% 。 8、 學習成績的好壞,我無所謂。 28.3% ,50.5% ,21.2% 。 9 、我學習基礎(chǔ)差,屢戰(zhàn)屢敗,苦悶不樂。 21.6% ,43.2% ,43.2%。10 、我從學習中無法得到快樂。 52.3%, 23.5%, 24.2%。11 、我成績不好,害怕考試,對學習產(chǎn)生了畏懼心理。 26.3% ,25.4% ,48.3% 。12 、我孤獨,與父母、老師缺乏感情交流。 27.%, 42.1% ,30.2%。13 、受同學排擠,孤獨無援,悶悶不樂 。17.3%, 62.3%, 20.4%。14、 感到老師對自己有嘲笑打擊言行,心情苦悶不滿。 16.2%, 30.5%, 53.3% 。
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初中生對學習產(chǎn)生厭學情緒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的動機和動力不足 。從1、2、3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習的動機和動力的不足是導(dǎo)致學生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這部分學生沒有樹立遠大的理想,對學習缺乏足夠的認識。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為了考試,甚至有些同學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目的很不明確,學習動機的缺乏自然會引起學習的動力的不足,所以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的,是通過老師逼、家長壓的方式來學習的,自然而然地會對學習產(chǎn)生一種抵抗情緒,厭倦學習。
2、學習興趣轉(zhuǎn)移。從2、4、5、6、7、10可以發(fā)現(xiàn),學習興趣的喪失是學生厭學的最重要因素。處于成長中的初中生,其興趣的顯著特點是動搖性,只要干擾因素強烈,就會發(fā)生轉(zhuǎn)移。學生的興趣一旦由學習轉(zhuǎn)為社會不良活動后,不僅對學習不感興趣,反而討厭學習,反抗學習。
3、盲目崇拜明星。從6中可知,初中生中追星現(xiàn)象嚴重。有些學生瘋狂搜集有關(guān)明星的唱片照片,既浪費金錢,又浪費時間,同學之間對明星崇拜的攀比勝過了對學習成績的攀比。尤其是一些自認為很時尚和前衛(wèi)明星的負面影響。初中生的辨別是非能力較差,而追潮流的思想又很強烈,潛移默化影響之下容易產(chǎn)生對學習的抗拒心理。
4、對學習缺乏信心。從9、11中可知,對學習悲觀失望,毫無信心的學生,也容易產(chǎn)生厭學心理。一部分學生曾經(jīng)努力過,也曾經(jīng)灑過汗水,但無論怎樣奮斗,仍然常常失敗,很少甚至沒有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5、厭師厭道心態(tài)。 從10、14中發(fā)現(xiàn),教師的不當行為也是學習厭學原因之一。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既有“親其師、信其道”的積極情感遷移,也有“恨其師,厭其道”的消極情感遷移。人的情感是可以遷移的。有些老師由于種種原因,在教學工作中對學生態(tài)度冷漠、生硬、粗暴,對學習較差的學生動不動就諷刺、挖苦,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使得學生對他們產(chǎn)生反感,不喜歡老師,對老師的講課也不感興趣,嚴重的對該學科也產(chǎn)生厭煩情緒。
6、缺乏情感交流。 從12、13、14可知,初中學生缺乏情感交流也是其厭學原因之一。有些學生由于家庭變故,父母離異,情感孤獨,在家得不到父母的疼愛,在校由于自卑心理,不能與老師及時溝通,由于性格孤僻,與同學也不能很好的交流。而學習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難起到情感補償作用的,因而盲目廣交朋友,追求刺激,以求獲得心理滿足來彌補家庭情感的殘缺,這樣極易導(dǎo)致厭學現(xiàn)象的發(fā)生。
7、抗挫折能力弱。從9、11中可知,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也是其厭學的心理因素之一。現(xiàn)在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家庭到學校一路順風,未經(jīng)挫折,平時看上去意氣風發(fā),瀟灑自如,一旦在學習上受挫就垂頭喪氣,屢次的受挫很可能使他們沒有勇氣站過起,從而逃避學習,對學習厭倦。
基于以上八種心理原因,我們可從以下四個角度尋找解決辦法。
1、立志高遠,堅定信念,不為眼前利益所動。 根據(jù)初中生的心理素質(zhì)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
2、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對于興趣轉(zhuǎn)移的學生,要將他們的興趣再轉(zhuǎn)移到學習上來,必須著力強化學生對學習的有意注意。 ①教師應(yīng)運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方式。實行民主教學,變我講你聽,我說你服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為表演、演講、討論、競賽等和多媒體的現(xiàn)代教學來激活課堂。 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shè),積極開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使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熏陶和感染下,能逐步走上戀學,勤學的階梯。
3、克服惰性,正視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集中精力攻克。 如果不克服學生身上存在的惰性,就會造成學習跟不上進度,進而厭倦害怕學習。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抓緊眼前的每一天,盡量不把今天的學習內(nèi)容或作業(yè)拖到明天去。這樣堅持下去,待到“勤”成為學生的一種心理要求后,每天的學習就會顯得緊張充實,厭學情緒自然也難以產(chǎn)生。
4、情感補償。情感教育也是化解學生厭學心理的一劑良藥。古語有:“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理”之說,講的是“愛屋及烏”的情感效應(yīng)。生愛師,借機情感遷移到學習中來。教師要多找他們個別談心,教育他們,感化他們,幫助解決一些困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校的關(guān)懷和溫暖。
由上所述,我們知道厭學原因是復(fù)雜的,厭學后果不堪設(shè)想。同時,我們采取以上方法解決問題應(yīng)當是有效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