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同時也是一個重視詩詞教育的國家。從古至今,人們對詩詞的熱愛和重視從沒減弱,特別是《中華好詩詞》播出后更是掀起了一股學習詩詞的熱潮。這也正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因為中國古人作詩,是帶著身世經(jīng)歷、生活體驗并融入理想志趣的,縱使千百年后再讀,依然能夠體會到同樣的感動,這就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生命。優(yōu)美的古詩不僅容易記憶,而且能陶冶情操,增加學生自身的內涵,使其了解我國的文明歷史。
一、古詩詞教學現(xiàn)存問題
隨著國家及社會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我們的古詩詞首當其沖地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學校里許多教師開始潛心研究古詩詞的教學。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多年以來,在古詩文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部分教師和學生對詩詞學習的當代價值認識不足,這是制約古詩詞教學的首要問題。學習古詩詞旨在以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未成年人的心靈,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國古代的燦爛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是遠離功利的一種精神修養(yǎng)。而部分教師只是為了應付“應試教育”,應付考試而教,那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目的也隨之變成了會背誦,會解釋詞語,會默寫就萬事大吉了。
(二)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待改進。部分教師還采用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方式:教師對古詩詞的一字一句進行詳細地講解。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雖然面面俱到,教師講得很精彩,學生的筆記也是很詳細,但是學生無法欣賞到古詩詞的整體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時間一長就會覺得枯燥乏味。
(三)由于家庭環(huán)境,學習條件的不同,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水平也參差不齊。在詩歌學習中,一部分學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理解詩意,但大部分學生是一講就懂,一做就忘,一考就傻。因為他們根本讀不懂詩詞,不理解詩詞的含義,而農村學生最嚴重。學生平時很少接觸詩詞,視野狹窄,只會背課本上的詩詞,對詩詞的理解沒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全靠老師講解。
二、提高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一)明確目的,循序漸進
從小學第一篇詩詞教學開始,我們就應該明確目的,我們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才學習詩詞的,而是為了了解祖國傳統(tǒng)文化,提升自身素養(yǎng)。當然以學生為中心的詩詞教學的效果很難在當時立竿見影,需要“潤物細無聲”式的長期積淀,切勿想要短期急功近利看見很明顯的效果。因為它是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抱樸含真,寧靜致遠的心境與功力,來不得半點拔苗助長式的躍進。
(二)讀講結合,輔導賞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熟讀是學習的基礎,只有反復誦讀,才能對詩的韻味、聲律、意境等有較好的理解。因此,每學一首詩要有三讀:一初讀,引導學生熟讀詩詞,讀準字音,捕捉重點字詞;二精讀,引導學生逐句精讀,合作交流疑問,領悟詩中寓意;三賞讀,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整體賞析詩詞的魅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做一個引導者和指導者,讓學生自己感悟。當然,若學生有疑問或其理解有大的偏差時,教師要及時講解更正并強化,防止以后重蹈覆轍。
(三)開闊視野,豐富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保e累是成功者的必經(jīng)之路。有人說,我也積累了,課本上的古詩詞我都滾瓜爛熟,為什么還是不會駕馭詩詞呢?其實僅積累課本上的是遠遠不夠的?!墩Z文課標》中明確指出:僅在小學階段學生就要誦讀、背誦優(yōu)美的古詩不少于160篇。而我們的《中華好詩詞》的冠軍武亦姝,有專家估算她至少有2000首詩詞儲備量??梢?,我們要想學好古詩詞,需要我們多讀多積累,視野開闊了,對詩詞的理解也會更透徹。比如學習李白的送別詩,就可以拓展李白的其他作品,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對李白詩歌語言風格的領悟,還進一步對古詩內容加深理解?;蛘咚鸭渌娙说乃蛣e詩,對比學習,讓學生感悟送別可以借用哪些物體來表達詩人離別時的思想感情。這樣學生對離別之情便有了更深的體會。
(四)培養(yǎng)興趣,深刻領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武亦姝的詩詞積累并不是老師家長強迫的,而是因為她喜歡,因此她并不是純粹靠死記硬背的“詩詞復讀機”。武亦姝的老師黃榮華說,飛花令里她背誦的詩詞,幾乎都是復旦附中《中華古詩文閱讀》校本教材中的必背內容,“但這屆學生學完這本書(指《中華古詩文閱讀》),能背出來的可能就她一個?!笨梢娝兇馐且驗椤跋矚g”而背,在節(jié)目中也盡顯了她對古詩詞的喜愛。我們或許比不了武亦姝,但是也可以通過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方法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古詩詞,遇上抒情詩我們可以讓學生試著唱一唱,敘事詩可以演一演,風景詩可以畫一畫等等,這樣學生不僅動腦動手又動口,還對古詩詞的內容,整體意境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領悟。
“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睂W習古詩詞不僅能使人靈秀,更重要的是能陶冶情操,提升人的文學修養(yǎng),特別是對我們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課本里的古詩詞都是精心篩選的經(jīng)典之作,不僅朗朗上口,還蘊含了很多典故,因此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目的,運用長遠的理念指導自己教學的方式方法,培養(yǎng)興趣,加強積累,為學生以后進一步學習古詩詞打好基礎,使其終身受益。
(劉潤成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豐樂鎮(zhèn)學區(qū) 73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