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斌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體檢,但對于如何做好一次健康體檢,多數(shù)人還不是很了解。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印象,醫(yī)生護士經常叮囑“體檢要空腹”,即前一天晚上8點以后就不要吃東西了,明天一早來抽血。那么為什么體檢要空腹?空腹是不是真的就一點水都不能喝?哪些檢查可以不用空腹呢?
其實并非所有體檢都需要空腹,需要區(qū)別對待。需不需要空腹,要看檢查的項目。
空腹體檢是為何
空腹主要是針對一些容易受進食影響的特定項目:胃腸鏡、腹部超聲、血糖、血脂、生化、代謝等檢查。
胃腸鏡檢查:胃腸鏡檢查需禁食這個容易理解,因為要把胃腸表面清洗干凈,才能看到胃腸表面的粘膜情況,食物或消化液的殘留會嚴重影響觀察。
腹部超聲檢查:要求禁食是因為飯后整個消化系統(tǒng)就開始活躍起來:膽汁在分泌、膽囊在收縮、消化道蠕動增多增快、胃腸道內氣體含、液體量會增加……這會嚴重干擾超聲這種依靠實時反饋的檢查。
抽血:血糖、血脂、生化等指標也受進食后的影響很大,進食后食物分解為小分子進入血液,影響各種指標,除非是急診轉態(tài)否則沒有太多參考意義??崭瓜鲁檠獧z查,就像在統(tǒng)一的“標準下”來進行比較才有意義。
空腹就是餓一頓嗎
體檢所說的空腹不是餓一頓這么通俗的理解,空腹標準為8—14小時(過夜)無熱量攝入,即抽血前一天晚上,按平時的生活習慣,正常吃晚飯,但不吃夜宵,第二天早晨不吃早餐進行檢查。
空腹時間以過夜8—14小時為宜,但如果空腹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機體就會處于輕度饑餓狀態(tài)。在饑餓狀態(tài)下就不是在統(tǒng)一標準下進行對比了,測出來的結果不能作為診斷的參考了,如血糖、血酮體等受饑餓影響很大。
因此要把握好空腹的合理時間,空腹采血的最佳時間是早上8點到9點之間,最遲不宜超過9點半。太遲了會受到生理性及內分泌激素的影響,如血糖可隨空腹時間的延長而降低,若由于長時間忍饑挨餓使血糖降低,不僅影響判斷,還可能出現(xiàn)低血糖的危險。
空腹是不是一點水都不能喝
并非所有空腹都意味著需要長時間的滴水不進,只要不影響檢查是可以少量喝水的。空腹采血不是要求絕對禁水,不少患者常因一句“不能吃也不能喝”禁水十幾個小時,其實已處于脫水狀態(tài),導致檢驗結果明顯偏倚。但如有口渴感,可以飲用少許白開水,以不感到口渴為好??桃饨箼C體處于脫水狀態(tài),會造成假性“血稠”的檢驗結果。
檢查前能不能喝水要具體看做哪些檢查,不同檢查要求不一樣:胃鏡檢查前不能喝水,腸鏡檢查前可少量喝水,無痛(麻醉)胃腸鏡檢查就絕對不能喝水;腹部超聲檢查前需空腹,不宜大量飲水,若檢查前1—2小時因口渴喝一小口水的影響其實并不大,但吃顆雞蛋就不行了,固體食物、有熱量的食物會激活消化系統(tǒng)。腹部CT檢查有時反而需要大量喝水使胃膨脹,有利于CT檢查結果分析;而泌尿系超聲、婦科超聲是需要多喝水憋尿才能完成的;一般的抽血檢查,可以喝少許水,因為每個人失水的速度會有不同,以不感到口渴為好。
小貼士
體檢的前一天,應保持平時的生活習慣(慢性病患者藥物繼續(xù)使用),正常飲食,不吃過于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飲酒,晚8點鐘以后禁食,不吃夜宵點心。
第二天早晨起來后,不吃早餐,可少許喝水,以不感到口渴為好,避免大量喝水,不做劇烈運動,平靜地到醫(yī)院等候體檢。
若因準備檢查空腹時間過長出現(xiàn)了低血糖等身體癥狀,則立刻進食,放棄檢查。
維生素C等藥物會干擾大多數(shù)基于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而檢測的項目,導致結果不準確,應停藥3天后再接受體檢。
女性一般的檢查應避開生理期。婦女經期、妊娠期等生理狀況均可影響血液檢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