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必銀
詩歌的意象帶有強烈的個性特點,最能見出詩人的風格、人格?!懊髟隆币庀笤诶畎自姼璧囊庀笕豪铮梢哉f是激發(fā)了李白詩歌靈感的火鐮,具有豐富的內(nèi)容和意義。而以其沉郁風格而見稱的杜甫,他的“明月”意象毫不遜色,形成了他自己濃厚憂郁色彩的意象,表現(xiàn)了杜甫沉郁的風格。杜甫詩中的意象紛繁復雜,透過意象不僅可見他沉郁的風格,而且更能見他對人生的深思。
一、借月抒壯志難酬之情
在詩味雋永的杜詩中,我們既可以看到抨擊時政,揭露統(tǒng)治階級丑惡無恥和反映人民疾苦、對人民深表同情的詩章,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詩人對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以及自身飄泊的無限感喟的詩篇。杜甫的《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茫茫的天穹,寒星高掛,原野遼闊而深遠;近處滔滔江水,激流奔騰,一瀉千里,朦朧的月光如清水溢涌。一“垂”一“涌”創(chuàng)造出壯觀的詩境,歷來為人們贊賞不已?!按埂弊帜苁谷讼胂蟮侥{的天空,星星或高或低,或遠或近地懸掛在上面,給人一種立體深遠的空間感;“涌”字一般是形容水勢的,而詩人則用“涌”這動詞來寫月色,詩人把月光當水來描繪,更覺月華清清融融,生氣勃勃,增強了詩意的深度。全詩景情交融,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抒發(fā)自己遭遇坎坷,對飄泊無定生活的感慨,點明題目中的“書懷”。
我們來看杜甫的名篇《江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他由遠浮天邊的片云,孤懸明月的永夜,聯(lián)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與云月共遠同孤一樣。詩人雖然遠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卻象孤月一樣皎潔,表現(xiàn)了一種到老不衰、頑強不息的精神。
二、借月托美好愿景
詩人詠月抒懷,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美好理想,投射凝聚在一輪明月中,逐漸豐富了月之內(nèi)涵。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
“星臨”“月傍”是夜中之景,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宮殿中的干門萬戶也似乎在閃動,宮殿高入云霄,靠近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別多。描寫生動傳神,不僅把星月映照下宮殿巍峨的夜景活畫出來了,并且寓含著帝居高遠的頌圣味道,虛實結(jié)合,形神兼?zhèn)?,話意含蓄雙關?!洞核拮笫 肥撬戏馐虑霸陂T下省值夜時的心情,表現(xiàn)了他忠勤為國的思想。
他流寓巴蜀時期寫下了這夜泊之景: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漫成一首》)全詩通過寫月、燈、鳥、魚,營造了寧靜安謐的境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對自然生態(tài)的摯愛。
清新的月色寫出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也顯出意境的清幽:“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南鄰》)詩人通過明月托舉出生命的純凈,呈現(xiàn)出一種生命情懷和人格關注。
三、借月寄思念之情
離別是另一種生活,是另一種生命存在,有離別才有思念,才有離人眼中的月。人隨景生,境由心造,將人的相思融化于自然美景中。請賞《月夜》,他觀月而賦詩:“今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冷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泵髟庐斂?,月月都能看到。而今詩人一人在外,那就只能獨看月色,抒寫自己望月思家的心情。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保ā对乱箲浬岬堋罚┮彩菍懢?,抒發(fā)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親人的關懷之情。
杜甫對故鄉(xiāng)的眷念從月亮意象看得出?!帮L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保ā度漳骸罚┰娙藢懬镆沟耐盹L清涼,明月的皎潔,西的山川在月光覆照下明麗如畫,無奈并非自己的故鄉(xiāng)風物!一“自”一“非”深曲委婉地表達了懷念故園的深情,也隱含著一種無可奈河的情緒和濃重的思鄉(xiāng)愁懷。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寞。悲笳數(shù)聲動,壯士慘不驕?!保ā逗蟪鋈迨住罚ㄆ涠┰娙擞脠A月寫將士在軍營思念家鄉(xiāng),而以一個剛?cè)胛榈男卤目谖菙⑹隽顺稣麝P塞的部伍生活。
明月引為知己的朋友,深恐故人遭不測:“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保ā秹衾畎锥住罚ㄆ湟唬翱陀坞m云久,亦思月再圓?!保ā顿浝钍逭蓜e》)
四、借明月寄傷時憂國情懷
面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是構(gòu)成杜甫人格的一個重要因素。杜甫看到戰(zhàn)亂紛呈,現(xiàn)實黑暗,人民疾苦,他不但沒有采取逃避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停止自己的歌唱,反而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詩歌及時地反映了每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寄托傷時憂國之情。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燭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宿府》
夜深徑戰(zhàn)場,寒月照白骨。
潼關百萬師,往者散何卒?《北征》
《宿府》是詩人“獨宿”的所聞所見,誠如方東樹所指出的“景中有情,萬古奇警”。長夜的角聲悲涼,但只是自言自語地傾訴亂世的悲涼;中天的明月多么美好,但盡管美好,在漫漫長夜里,又有誰看她呢?詩人就這樣化百煉鋼為繞指柔,以頓挫的句法、吞吐的語氣,活畫出一個看月聽角、獨宿不寐的人物形象,恰當?shù)乇砻髁藷o人共語、沉郁悲抑的復雜心情。
詩人深深懂得,當他在蒼茫暮色中踏上歸途時,國家正處危難,朝野都無閑暇,一個忠誠的諫官是不該離職的,與他本心也是相違的。正由于滿懷憂國憂民,他沿途穿過田野,翻越山岡,夜經(jīng)戰(zhàn)聲,看見的是“寒月”,是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和苦難現(xiàn)實,想到的是人生甘苦和身世浮沉,憂慮的是將帥失策和人民遭難。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保ā队^公孫大娘北子舞器行并序》)中對下弦月的描寫,一種樂極哀來的情緒支配著詩人,他不禁四顧茫茫,百端交集,行不知所往,上不知所居,長滿老繭的雙足,托著一個衰老久病的身軀,寒月荒山,踽踽而行。讀來悲涼、愁苦之情油然而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