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莉昕,紀寶玉,陳隨清,薛淑娟,郝瓊瓊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 藥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中藥工業(yè)·
葛根多糖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
裴莉昕,紀寶玉,陳隨清*,薛淑娟,郝瓊瓊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 藥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目的:以葛根多糖為研究對象,提取率和含量為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得出葛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藝。方法:通過正交試驗分析影響葛根多糖提取的因素,采用加權(quán)分析法分析各因素的影響度。結(jié)果:應用最佳提取工藝,葛根多糖提取率可達15.38%,含量達12.88%。結(jié)論:該方法簡單、可靠,應用廣泛,可為葛根多糖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依據(jù)。
葛根多糖;工藝優(yōu)化;水提醇沉法;正交設(shè)計;加權(quán)分析法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e(Willd.)ohwi的干燥根[1]。我國葛根資源極為豐富,除了西藏、新疆、青海外,全國各省均有分布[2]。從20世紀開始,隨著細胞生物學研究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陸續(xù)發(fā)現(xiàn)多糖具有多種生物活性[3],大量藥理及臨床研究證實,多糖具有降血糖、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4]、抗病毒、抗輻射[5]、抗衰老[6]、抗突變[7]、保鮮[8]、抗腫瘤、抗氧化活性等作用,而且對機體的副作用小。但目前人們主要集中對葛根資源及異黃酮類成分的研究,對葛根多糖研究甚少。筆者首次采用正交試驗和加權(quán)分析法相結(jié)合,以多糖的提取率及含量為指標,對葛根多糖提取中水提和醇沉過程的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得出葛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藝,為葛根多糖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依據(jù)。
1.1 儀器
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精宏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烘箱(上海南榮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型號:DGX-9053B);電子天平(常數(shù)市天量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分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UV-2600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電熱套(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KDM-1000B型調(diào)溫電熱套);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愛朗儀器有限公司)。
1.2 試劑
石油醚(天津市富宇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沸程:60~90 ℃,分析純);無水乙醇(天津市登科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分析純);丙酮(煙臺市雙雙化工有限公司,分析純);苯酚(天津市致遠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分析純);濃硫酸(洛陽昊華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分析純);蒸餾水(實驗室自制);無水葡萄糖(天津市凱通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分析純,批號:1911101)。
1.3 材料
葛根飲片購于亳州市張仲景中藥飲片責任公司(批號:140501,產(chǎn)地:河南),經(jīng)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生藥學科陳隨清教授鑒定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e(Willd.)ohwi的干燥根,
2.1 葛根多糖的提取
稱取50.00 g葛根粉末,置圓底燒瓶中,加石油醚250 mL,回流提取1 h,過濾,揮干濾渣溶媒,置燒瓶中。重復操作一次,加蒸餾水,回流提取,趁熱過濾,濾液濃縮至50 mL,加入無水乙醇,在一定溫度下,靜置,過濾,沉淀物以無水乙醇、丙酮依次洗滌8次,每次5 mL,得到總多糖組分,60 ℃烘干,稱重,計算粗多糖的提取率。
2.1.1 葛根多糖的含量測定 采用苯酚-硫酸法,含量以無水葡萄糖為對照品。
2.1.2 標準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無水葡萄糖0.002 50 g,置50 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冷藏備用。
2.1.3 5%的苯酚溶液的配制 精密稱取苯酚5.000 3 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搖勻備用。
2.1.4 檢測波長的選擇 精密吸取無水葡萄糖標準溶液2.0 mL,置10 mL具塞試管中,另取2.0 mL蒸餾水作為空白對照。兩試管中分別加入1.0 mL苯酚溶液,混勻,再加入濃硫酸5.0 mL,搖勻后放置25 min,置沸水浴中加熱15 min,取出置冷水浴中冷卻后,在200~800 nm波長范圍進行全波長掃描。掃描結(jié)果顯示,無水葡萄糖在490 nm處有最大吸收,故可確定最大吸收波長為490 nm。
2.1.5 換算因素測定 精密稱取葛根總多糖0.100 0 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儲備液。精密量取儲備液10.0 mL,置100 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此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2.0 mL,按標準曲線制備項下試劑的加入方法操作,測定吸光度,從標準曲線中求出供試品的濃度,并計算出2 mL供試液中所含的粗多糖的質(zhì)量,按如下公式計算換算因數(shù):
J=W/CD
(1)
W為實際總多糖量(mg),C為測得多糖液中總多糖(mg),D為稀釋因素,經(jīng)計算得出換算因素為J=2.19(n=3)。
2.1.6 供試品的制備及含量測定 取粉末50.00 g,按照2.1項下方法制備,精密稱取制得的葛根粗多糖0.100 0 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儲備液。精密量取儲備液10.0 mL,置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2.0 mL供試品溶液,置10 mL試管中,加入1.0 mL 5%苯酚溶液,垂直快速加入濃硫酸5.0 mL,搖勻,放置25 min,置沸水浴加熱15 min,取出放入冷水浴中冷卻后,在最大吸收波長(490 nm)處測定吸光度,按下式計算樣品中粗多糖的含量:
(2)
c為供試液葡萄糖濃度(mg·mL-1),F(xiàn)為供試品溶液的稀釋因素,f為換算因素,M為供試品質(zhì)量(mg)。
2.2 葛根多糖提取影響因素的正交試驗
2.2.1 葛根多糖水提過程影響因素的正交試驗 根據(jù)多糖水提過程中的影響因素,選取提取次數(shù)分別為1、2、3次,提取時間分別為1、2、3 h,料液比分別為1∶10、1∶15、1∶20 g·mL-1;藥材粉碎程度直徑分別為1.0、0.5、0.25 cm,醇沉過程的條件均設(shè)定乙醇濃度為80%,醇沉時間為24 h,醇沉溫度為25 ℃,用以上四因素三水平進行正交試驗L9(34),結(jié)果見表1。
由表1可知,水提過程中影響綜合指標最大的因素為提取次數(shù),最小的影響因素為料液比,四因素影響程度為提取次數(shù)>提取時間>粒度大小>料液比,所以最佳水提工藝為A2B3C1D3,即:水提時間為2 h,水提的次數(shù)為3次,水提料液比為1∶10 g·mL-1,藥材的粉碎程度為0.25 cm。
2.2.2 葛根多糖醇沉過程影響因素的正交試驗 選定最佳水提條件,根據(jù)葛根多糖醇沉過程影響因素,選取乙醇濃度為70%、80%、90%,沉淀時間為12、24、36 h,醇沉溫度55、25、4~10 ℃;用以上三因素三水平進行正交試驗L9(33),結(jié)果見表2。
表1 水提過程正交試驗設(shè)計
表2 醇沉過程正交試驗設(shè)計
由表2可知,在最佳的水提條件下,葛根多糖的醇沉過程中最大影響因素為乙醇濃度,最小影響因素為醇沉時間,各因素影響程度為乙醇濃度>醇沉溫度>醇沉時間。確定最佳的醇沉方案:乙醇濃度為90%,醇沉溫度為4~10 ℃,醇沉時間為36 h。
2.2.3 方法學考察 標準曲線的建立:精密吸取標準溶液0.5、1.0、2.0、3.0、4.0、5.0、7.0 mL分別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溶劑稀釋至刻度,分別吸取上述各濃度的標準溶液2.0 mL,置10 mL具塞試管中,另取2.0 mL蒸餾水作為空白對照。各管中分別加入1.0 mL苯酚溶液,混勻,再垂直快速加入濃硫酸5.0 mL,搖勻后放置25 min,置沸水浴中加熱15 min,取出置冷水浴中冷卻后,在最大吸收波長490 nm處測定吸光度。以葡萄糖對照品濃度為橫坐標(X),以其吸光度為縱坐標(Y),得到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15.611X+0.130 2,r=0.999 6(n=7)。結(jié)果表明,無水葡萄糖在0.005~0.07 mg·mL-1線性關(guān)系良好。
穩(wěn)定性考察:取同一供試品溶液2.0 mL,置具塞試管中,按2.1.6項下供試品的制備方法制備,每隔20 min測定一次吸光度,連續(xù)測定2 h。RSD為2.34%,表明2 h內(nèi)多糖含量的測定結(jié)果穩(wěn)定。
精密度考察:取同一供試品溶液,分別吸取2.0 mL置5個具塞試管中,按照2.1.6項下的方法測定吸光度。RSD為2.59%,實驗儀器精密度良好。
重復性考察 取同一葛根粉末6份,在相同條件下制備供試品,按照2.1.6項下供試品的制備及含量測定操作。RSD為1.02%,實驗具有良好的重復性。
加樣回收試驗:精密稱取葛根樣品6份,加入葛根多糖,按照2.1.6項下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結(jié)果顯示,加樣回收率為98.20%,RSD為1.43%,結(jié)果見表3。
表3 葛根多糖加樣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n=6)
2.3 最佳工藝的確定
結(jié)合水提和醇沉的影響因素,最終確定最佳提取工藝:水提時間為2 h,水提次數(shù)為3次,料液比為1∶10 g·mL-1,葛根粒度為0.25 cm,醇沉時乙醇濃度為90%,醇沉時間為36 h,醇沉溫度為4~10 ℃。
3.1 測定方法
多糖的含量測定方法有很多,例如:色譜法、化學滴定法、光譜法等。色譜法具有定性能力比較差、分析能力受到檢測器的限制、購買與使用費用偏高、需消耗有機溶劑等缺點;化學滴定法則步驟繁瑣,重復性、準確度差,且實驗操作的細微偏差對結(jié)果影響很大。因此,本實驗采用光譜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此法是近些年來應用于多糖的含量測定最為廣泛的方法[9]。根據(jù)顯色劑的不同,分為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和地衣酚-鹽(硫)酸法。本文采用苯酚-硫酸法,此法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進行大量樣品的測定,并在實驗時基本不受蛋白質(zhì)存在的影響,而且產(chǎn)生的有色化合物在120 min內(nèi)顏色穩(wěn)定[10]。實驗用苯酚溶液(未加硫酸)為現(xiàn)配溶液,每次用苯酚濃度一致,否則將會影響實驗結(jié)果[11]。其含量測定依據(jù)的原理:多糖在濃硫酸的作用下,首先水解成單糖,此單糖迅速脫水生成糖醛的衍生物,然后再和苯酚迅速反應,縮合成有色的化合物,再用紫外分光光度計于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通過標準曲線以及換算因子計算得出多糖含量[12-13]。
3.2 分析方法
在正交試驗的基礎(chǔ)上,利用加權(quán)分析法分別賦予多糖提取率和多糖含量0.4和0.6的權(quán)重,計算多糖的綜合指標,從而分析比較各個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得出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葛根多糖的最佳工藝,以便于葛根多糖制品的規(guī)?;a(chǎn)。
3.3 結(jié)果分析
本實驗系統(tǒng)分析了影響葛根多糖提取過程的因素,利用加權(quán)分析法將各個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得到葛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藝。在最佳提取工藝下,葛根多糖提取率最大可達15.38%,含量達12.88%。實驗結(jié)果可以為葛根多糖在其他領(lǐng)域的應用,如藥品、保健品等方面提供參考,對于推動相關(guān)行業(yè)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應用前景。
3.4 提取因素分析
水提過程中,水提次數(shù)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非常明顯,水提時間次之,料液比和粒度的影響相比較而言則不太明顯。出現(xiàn)這個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是料液比設(shè)定的最小比例已經(jīng)足以完全提取出多糖,所以再加大料液比的比例對于結(jié)果的影響就不太明顯。醇沉過程中,乙醇濃度對結(jié)果的影響非常明顯,醇沉溫度次之,影響最小的是醇沉時間,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葛根多糖醇沉時現(xiàn)象極為明顯,表明對于醇沉時間的單因素分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實驗后期可增加單因素分析。
[1] 康廷國.中藥鑒定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
[2] 張勇,王艾平,周麗明,等.葛根多糖提取條件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2,33(7):65-67.
[3] 曾富華,趙龍巖,饒力群.仙人掌多糖研究進展與開發(fā)利用前景[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1,32(5):411-414.
[4] 唐小江,祝壽芬.國內(nèi)外高等植物多糖的研究概況[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8,29(1):94-95.
[5] 孫元琳,藺毅峰,高文庚,等.當歸多糖抗輻射功能的構(gòu)效關(guān)系探討[J].中國食品學報,2009,9(3):33-371-40.
[6] 李福香,徐敏,王鍵,等.肉蓯蓉的藥理學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6,12(13):92-93.
[7] 董彩婷,楊青,肖元梅,等.蘆薈多糖抗突變作用的試驗研究[J].華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33(3):477-478.
[8] 王文果,龐杰.多糖涂膜保鮮果蔬的研究進展[J].山地農(nóng)業(yè)生物學報,2006,25(4):358-363.
[9] 蘇玉順,李艷君,趙方振,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植物多糖含量測定中的應用[J].光譜實驗室,2011,28(3):1101-1107.
[10]丁玲,王東,張中林,等.不同商品地山藥多糖含量的分析[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11(4):187-188.
[11]司志鑫,馬玉山,馬俊杰,等.希赫日·地格達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測定[ 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4(3):280-281.
[12]黃秋婷,陳遠鋒.枸杞多糖的研究及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6,27(1):172-175.
[13]張若楠,王三虎,王劍波,等.正交法探討獨活寄生湯的提取工藝條件[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25(3):246-248.
StudyonOptimizationofPeurariaeRadixPolysaccharidesExtraction
PEILixin,JIBaoyu,CHENSuiqing*,XUEShujuan,HAOQiongqiong
(SchoolofPharmacy,Hen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engzhou450046,China)
Objective:To optimize extraction process of polysaccharide from Radix Puerariae.Methods: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 in Puerariae Radix,the weighted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each factor.Results:The extraction rate of the polysaccharides was 15.38%,and the content was 12.88%.Conclusion:This method is simple,reliable,wide application,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polysaccharide from Radix Puerariae.
Puerarin polysaccharide;process optimization;water extraction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method;orthogonal design;weighted analysis method
中醫(yī)藥公共衛(wèi)生專項資助項目(財[2011]76號);中醫(yī)藥行業(yè)科研專項資助項目(201207002);河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shù)研究重點項目(13A360557)
] 陳隨清,教授,研究方向:中藥品種整理及質(zhì)量標準研究;Tel:(0371)65676686,E-mail:suiqingchen@sohu.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7.4.017
2016-0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