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丹
赤峰松山醫(yī)院護理部,內蒙古赤峰 024005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對促進產婦產后康復的作用
宋紅丹
赤峰松山醫(yī)院護理部,內蒙古赤峰 024005
目的討論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對促進產婦產后康復的作用。方法現(xiàn)隨機選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該院收治的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64例,分為實驗組32例,對照組32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模式,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止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進行對比和分析。 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止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護理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的過程中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的提高治療有效率,縮短住院時間以及成功止血時間,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復,可在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縮乏力;產后出血;護理;效果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是婦產科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患者在胎兒娩出后的24 h內產生出血,并且出血量大于500 mL,由于出血量較大,患者可能出現(xiàn)休克[1],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很可能造成患者腎臟功能衰竭并導致DIC甚至死亡[2]。部分患者由于大量的失血造成腦垂體因缺血和缺氧而壞死,從而形成“席漢綜合征”,影響日后母乳喂養(yǎng)。該次調查中,在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過程中采取全面護理措施,發(fā)現(xiàn)其效果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現(xiàn)隨機選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該院收治的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64例,分為實驗組32例,對照組32例,實驗組患者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7.5±2.6)歲,初產婦12例,經(jīng)產婦20例,孕周為37~42周,平均為(39.5±0.6)周;產次為1~3次,平均產次為(1.8±0.6)次;對照組患者年齡22~33歲,平均年齡(27.5±2.5)歲,初產婦15例,經(jīng)產婦16例,孕周為36~41周,平均為(38.5±0.8)周;產次為1~4次,平均產次為(2.5±0.3)次。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根據(jù)醫(yī)囑按時輸液、服藥,注意觀察術后并發(fā)癥,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yī)師進行對癥處理。
1.2.2 實驗組護理方法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開展健康教育:給患者講解疾病發(fā)生的原因、治療方法以及術后注意事項,讓患者充分掌握健康知識。②心理干預:很多患者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焦慮的心理,在擔心自身健康狀況的同時還關注嬰兒的狀態(tài),部分患者由于治療不能及時見到嬰兒而產生焦慮、沮喪的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安撫患者,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緩解患者的焦慮心情,積極配合治療,盡早恢復健康。③保證充足休息:由于產后身體非常虛弱,需要充足的休息,護理人員要保證室內溫度、濕度合適,光線充足,保證患者足夠的休息,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復。④觀察患者病情:由于產后出血病情比較多變,所以在護理時注意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以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避免出現(xiàn)異常病情時不能及時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止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進行對比和分析。
1.4 治療效果評價標準
顯效:經(jīng)過1 h治療后患者的子宮收縮能力明顯提升,陰道出血量較治療前明顯減少;有效:經(jīng)過2 h的治療后患者的子宮收縮能力明顯提升,陰道出血量較治療前明顯減少;無效: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子宮收縮能力沒有改變,陰道出血量無變化甚至增多。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該研究中相關數(shù)據(jù)資料,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形式(±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以百分率(%)表示,當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2.2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與住院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止血時間為(35.62±10.65)min,對照組患者止血時間為(55.16±10.65)min,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住院時間為(5.48±0.68)d,對照組住院時間為(8.21±1.32)d,實驗組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實驗組32例患者中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有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2%,對照組32例患者中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有4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5%,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主要原因之一[3],臨床治療中較為重視。產婦的恢復狀況直接影響到嬰兒的生存質量,所以本病的治療較其他疾病治療更為重視[4],由于產后產婦身體虛弱,良好的護理能夠促進疾病的恢復[5],尤其在發(fā)生產后出血時產婦更需要全方面優(yōu)質的服務,在該次調查中采用了綜合護理干預方法,針對于患者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病情觀察方面進行了護理,促進了患者的病情恢復,在整體治療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jīng)過該次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止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護理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的過程中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的提高治療有效率,縮短住院時間以及成功止血時間,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復,可在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1]孫霞,楊學會,姚寧璐,等.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23(8):99-100.
[2]邱金花,宋殿芳,王志紅.37例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的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2):315-316.
[3]范萍.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觀察和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8):730-731.
[4]李小梅,蔡維云.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J].現(xiàn)代醫(yī)院,2011,11(6):89-90.
[5]劉雪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13):240-241.
R473.71
A
1004-6569(2017)05(b)-0039-02
2017-02-25)
宋紅丹(1970-),女,內蒙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對促進產婦產后康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