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振泉王龍(西安市第68中學,陜西西安710086)
關于素數(shù)的兩個著名猜想的證明
相振泉王龍
(西安市第68中學,陜西西安710086)
文章采用《新篩法導論》一書中區(qū)間法論的思想和《九章算術》中的“法實相推”的理論,結合同余性質和數(shù)學歸納法,研究了關于素數(shù)的兩個著名的猜想:當n>1時,n2和n2+n之間最少有1個素數(shù);當n≥1時,n2和(n+1)2之間最少有1個素數(shù),文中對這兩個定理進行了證明。
基礎教育成果;開區(qū)間篩法;同余性質;數(shù)學歸納法;法實相推
這兩個著名猜想出自于文[1]。文[2]是基礎教育的優(yōu)秀成果。筆者認為文[2]中開區(qū)間篩法論的思想和數(shù)學經(jīng)典《九章算術》的結合是證明這兩個猜想的關鍵;動態(tài)的“法實相推”和“新篩法”是數(shù)學思想的重大突破,也是數(shù)學工具的重大突破。
引理1(開區(qū)間篩法第一小定理[2])m≥8時,在開區(qū)間(m,2m)中任意整數(shù)ai滿足篩法式
引理2(帶余數(shù)除法定理[3])如果a是整數(shù),b是正整數(shù),那么,有唯一的整數(shù)b,r滿足a=b×q+r,0≤r<b,當且僅當r=0時,b│a。
引理3自然數(shù)階乘定理n≥8時,n!>(3n)3。
證明:根據(jù)數(shù)學歸納法
Ⅰ:當n=8時,8!==40320>(3·8)3=13824引理成立。
Ⅱ:當n=k(k是自然數(shù))假設引理成立。k!>(3k)3…①,根據(jù)(3k+3)3=(3k)3+3(3k)2·3+3(3k)·9+27<(3k)3(k+1)…②,由②結合①有(3k)3(k+1)<k!(k+1)=(k+1)!…③由②③有(k+1)!>(3(k+1))3也就是n=k+1時,
(k+1)!>(3(k+1))3引理也成立。根據(jù)數(shù)學歸納法Ⅰ,Ⅱ知引理成立。
引理4(同余定理[4][5])b1,b2,b3,…,bk,a1,a2,a3…ak都是整數(shù),k,m是正整數(shù),當b1≡a1(modm),b2≡a2(modm),b3≡a3(modm)…bk≡ak(modm),則:b1b2b3…bk≡a1a2a3…ak(modm)。
證明:定理1,用數(shù)學歸納法:Ⅰ:列表驗證歸納
定理2n≥1時,n2和(n+1)2之間最少有1個素數(shù)。
證明:Ⅰ:當n=1時,1和4之間有2和3兩個素數(shù)。Ⅱ:根據(jù)定理1知n≥2時,n2和n2+n之間間最少有1個素數(shù)。又因為(n2,n2+n)?(n2,(n+1)2),所以,n≥2時,n2和(n+1)2之間最少有1個素數(shù)。再結合Ⅰ,當n=1時,1和4之間有2和3兩個素數(shù)。所以,當n≥1時,n2和(n+1)2之間最少有1個素數(shù)。定理2得證。
[1]胡作玄.數(shù)學考難題[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1-33.
[2]相振泉.新篩法導論[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6:140-150.
[3]潘承洞,潘承彪.簡明數(shù)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12,198.
[4]相振泉,王龍.莫忘基礎教育成果的應用[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6(9).
[5]相振泉,王龍.新篩法及其一個例證[J].科技展望,2016(26).
(責任編輯:萬丙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