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菊仙
(常州市金壇區(qū)人民醫(yī)院血液透析中心,江蘇 常州 213200)
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呂菊仙
(常州市金壇區(qū)人民醫(yī)院血液透析中心,江蘇 常州 213200)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在血液透析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雙數(shù)床號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人員對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采用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在舒適護理干預模式下,觀察兩組患者的生理舒適度、心理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 舒適護理觀察組的生理舒適度、心理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結論 對血液透析的患者采取舒適化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心理舒適度、生理舒適度,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舒適護理模式;血液透析患者;應用效果評價
血液透析是臨床幫助患者治療腎臟疾病的主要方法,血液透析的原理是通過專業(yè)儀器將患者體內的血液引流至體外,將患者的血液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透析液,再進行物質交換,達到清除患者體內的代謝性廢物,維持患者體內電解質平衡,從而達到清除患者體內多余的水分,最后將透析過后的血液再次輸回體內的過程。本次研究選取了血液透析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對觀察組的患者采取舒適護理干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在血液透析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雙數(shù)床號法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4.91±1.72)歲,其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1:25。舒適護理觀察組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55.02±1.57)歲,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10:13。護理人員將本次研究告知所有患者,患者對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進行參與?;颊叩囊话阗Y料進行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護理人員對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基礎護理措施,對觀察組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環(huán)境的舒適護理:護理人員應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將病房的各類物品擺放齊全,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交談,了解患者的需求,根據(jù)患者需求裝飾病房,盡可能的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1]。護理人員應每日將病房通風兩次,控制病房的溫度18℃~23℃,濕度50%~60%,讓患者在舒適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中接受治療[2]。(2)心理舒適護理:多數(shù)血液透析患者在面對血液透析儀器時,由于對疾病及治療相關知識缺乏一定的了解,極易產生害怕、擔憂及焦慮的負性情緒,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與預后。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談,了解患者的內心所想,并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分析患者的心理,從而給予最為舒適的心理護理方案,以促進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促進疾病的痊愈?;颊呒覍俚男睦頎顟B(tài)會對患者的治療產生一定的影響,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家屬們進行健康知識宣教,讓家屬了解自身的關愛對患者的積極影響[3]。(3)舒適基礎護理: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時,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為患者采取最佳體位,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感到舒適,在患者治療過程中,一旦發(fā)生任何不適的狀況,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措施[4]。患者在進行透析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制定相應的飲食護理方案,告知患者合理飲食對治療疾病的好處,叮囑患者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盡可能的低鹽低脂飲食[5]。
1.3 觀察指標
在實驗研究結束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生理舒適度、心理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評分進行評估,將自制的評分表發(fā)放至患者,評分越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生理舒適度、心理舒適度越高。在患者即將出院時,將評分表收回并對92例患者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分析記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實驗時間結束后,46例觀察組的患者的生理舒適度、心理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對比(±s)
組別n生理舒適度心理舒適度護理滿意度評分對照組4676.25±2.3272.42±2.3784.51±2.68觀察組4685.35±2.4386.92±2.2196.46±1.84
采取血液透析進行治療的患者,多數(shù)病情較為嚴重且并發(fā)癥較多,療程較長,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有一定的影響。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的加重,人們對于臨床護理模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舒適護理干預模式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強調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力求讓患者在治療期間取得最為舒適的狀態(tài),從而讓患者身獲得最為有效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對92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了基礎護理和舒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觀察組的患者的心理舒適度、生理舒適度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對照組,因此,對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適護理,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 宋一丹,樊 蓉,王 婷,等.1例橫紋肌溶解綜合征合并多臟器衰竭患者行高截留量連續(xù)性血液透析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0):1273-1275.
[2] 莫國華,韋麗玲.老年尿毒癥患者行血液透析誘導期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上旬版,2012,28(10):42-43.
[3] 曲正平,劉興山,遲 英.1例頸內靜脈置管血液透析引起假性動脈瘤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上旬版,2012,28(18):71-72.
[4] 王新歌,樊少磊,韓 晗.協(xié)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07-209.
[5] 陳文虹,唐林娟,徐愛金.預防血液透析患者醫(yī)院感染預見性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2):2869-2871.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5.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