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宇
淺談李白之高古
——以《夢游天姥吟留別》為例
◎張欣宇
高古是高潔脫俗、古樸質(zhì)實的詩境風格。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中,這一品以真人形象表現(xiàn)高邁亙久的特點;以風月山鐘體現(xiàn)高妙古意的韻致;以寄心太古概括高深太古的精神。該詩風以李白為代表,在記夢游仙詩《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李白 高古 《夢游天姥吟留別》《二十四詩品》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蹤?!?/p>
《莊子》云:“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被耍愑诔H说牡玫乐?,與自然同存之人。乘真,憑借真氣而行于空中。芙蓉,即蓮花。仙人憑借真氣,手把蓮花,飛往最高仙道所在的玉京去朝貢。泛,度過。浩劫,天地由形成而至毀滅。窅然,深藏隱晦。空蹤,無影無蹤。仙人歷經(jīng)千萬劫難,卻長生不老,行跡隱逸,來去無蹤?;顺热耸澜匐y,飛升飄渺仙境,遠離凡俗塵埃,正是其精神境界,此般高逸飄舉,豈非“高古”之象征?
李白一生縱情山水,他所描寫的夢游,并非完全虛托,而是源于現(xiàn)實,超脫現(xiàn)實,充分發(fā)揮了夸張和想象之能?!秹粲翁炖岩髁魟e》中,詩開篇便談及虛無縹緲的海外仙境——瀛洲,引出若隱若現(xiàn)的天姥山,稱其比五岳還要挺拔,天臺山欽慕其下,可見夢中的天姥山是其所游歷奇山峻嶺的幻影。在某種意義上,這種浪漫主義的情懷、超凡脫俗的想象與高古的畸人并無二致。異于常人,行于高山之間,仙風道骨,超度了人世間的種種劫難,難尋其蹤,實則李白本人的真實寫照。高古之人,不正是詩仙李白嗎?
“月出東斗,好風相從。太華夜碧,人聞清鐘?!?/p>
道教中夜空東方即為“東斗”。太華,即華山。月光明朗,長風送爽,華山幽碧,鐘聲清脆,此乃高古畸人生活之境。月亮、華山,能知其存在了多少年?豈非古老?此等雅潔脫俗之景,亦為高古之象征。此處依據(jù)古代傳說進行想象,以自然風景摹寫高古境界。
詩中,李白展開夢境,對天姥山之境進行了光怪陸離的想象和瑰麗變化的神游,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又一幅李白心中的高古之境。月夜清光的照射之下,飛渡明鏡般的湖水。明月將影子映照于鏡湖之上,送他抵達謝靈運曾歇息過的剡溪。穿上謝公特制的木屐,登上青云梯。此情此景,此時此事,與高古之境的清幽寂靜不謀而合。
繼而海日升空,天雞高唱,一片曙色。山勢蜿蜒,山花迷人,倚石休憩,暮色降臨。熊咆龍鳴,巖泉震響,森林顫栗,山巒驚愕。青云催雨,淡水生煙。丘巒崩摧,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天浩蕩一望無垠,金銀臺同日月交相輝映。“云之君”披虹為衣,驅(qū)風為馬,以虎鼓瑟,以鸞駕車,自天而降,列隊迎接詩人。這一派仙山盛會之景,也不過是人世生活的反映,既蘊含了游歷名山大川的記憶,亦受神話楚辭的啟發(fā),留有長安宮廷生活的印跡,并以浪漫主義的非凡想象凝聚一處,才如此斑斕壯闊。
仙境忽然消逝,詩人在驚悸中返回現(xiàn)實。感嘆再也無法飄搖翱游在夢境之中,只得躺于枕席之上。景物一步步變換,夢境一步步展開,幻想一步步加深,一直引向高潮——極具魅力的神仙世界。他心中超脫現(xiàn)實的理想王國,不正是畸人升天后所登臨的高古之境嗎?
“虛佇神素,脫然畦封。黃唐在獨,落落玄宗?!?/p>
虛,虛靜。佇,積存。神素,素樸純潔的精神,得道之人的精神境界。脫然,超脫之貌。畦封,原指疆界,此處為俗世的束縛。要虛靜養(yǎng)心來積聚素樸純潔的精神,從而超脫世俗的束縛。黃唐,即黃帝和唐堯。獨,唯獨在我。黃唐之世,唯獨在我。落落,孤高寡合的樣子。玄宗,玄妙深奧的道家思想。詩人的精神狀態(tài)如黃唐之世那般高古,曉暢道家玄妙之理,同世俗落落寡合。若要創(chuàng)造高古的詩境,主體須達到超脫塵世、與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此四句實則言說“畸人”的心理狀態(tài),即“高古”之心。
李白雖寫夢游奇境卻非同尋常,而是著眼于現(xiàn)實。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飽含對時光消逝的慨嘆。于他而言,最能撫慰心靈的莫過于走訪名山。徜徉山水,才是他最快意的?!鞍材艽菝颊垩聶?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憤憤然,一吐三年長安不快。以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名山仙境的向往,是懷才不遇之人的避世之舉。李白雖受優(yōu)寵,卻難逃詞臣命運,受到屈辱,最終被賜金放還,為卿相的夢自此完全破滅。于是他返回東魯,踏上漫長的旅途。此詩作于離別之前,又題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篇末的決絕態(tài)度,是他對封建統(tǒng)治的一瞥蔑視。這種心境,不正是太古淳樸、玄妙出世的高古之心嗎?
《夢游天姥吟留別》的形象繽紛絢爛、輝煌瑰麗,內(nèi)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格調(diào)昂揚振奮、瀟灑出塵,是高古之人、高古之境、高古之心的完美融合,將高古詩風詮釋得透徹淋漓?!陡吖拧罚窃娤衫畎兹似?、詩風、審美、精神的一曲頌歌!
[1]張國慶.狂放不羈、萬象奔涌的豪放之美——說《二十四詩品?豪放》[J].學術(shù)探索,2017(04).
[2]郁沅.釋《高古》與《典雅》——《二十四詩品》通解例釋之三[J].湖北社會科學,2017(04).
(責任編輯 宋倩)
張欣宇,女,長安大學文學藝術(shù)與傳播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