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喜玲 鶴壁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工程學院
超高壓處理對泡菜風味的影響
□ 杜喜玲 鶴壁職業(yè)技術學院食品工程學院
采用超高壓處理技術處理泡菜的風味物質,分別在不同的壓力下處理10 min和20 min,然后利用固相微 取-氣質色譜聯用裝置對處理后的泡菜進行風味物質測定,結果表明:超高壓處理的泡菜可以檢測出很多種風味物質,主要有醇類、酚類等,但是超高壓處理壓力與時間對不同的風味物質影響差異較大,主要風味物質隨著壓力的不斷升高、處理時間的延長,有些風味物質的相對含量減少或是破壞掉而檢測不出。
固相微 取技術;氣質色譜聯用技術;泡菜;超高壓處理
泡菜除了自身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外,還具有許多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生理功效,如凈腸和抑菌作用等。超高壓技術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200 MPa的壓力下,細胞壁遭到破壞;300~400 MPa下,微生物的核膜和線粒體外膜受到破壞,已在肉類及果蔬制品等應用中較為廣泛[1]。然而,超高壓處理技術在泡菜風味物質的研究上相對較小。本文主要研究不同超高壓處理泡菜的風味物質影響。
工業(yè)化自然發(fā)酵泡菜泡蘿卜(市售)。
1.2.1 原料的預處理
在超凈工作臺上快速將泡菜切成直徑約1 mm的小碎粒,混合均勻,隨機稱取20.000 g裝入8×12 cm真空包裝袋中,在0.1 Mpa下真空封袋,然后放入4 ℃冰箱待用。
1.2.2 超高壓處理
將分裝好的泡菜置于室內讓其達到室溫,然后在室溫下進行超高壓處理(以水為傳壓介質,升壓速率100 MPa/min,卸壓時間為1~2 s),在200、300 Mpa和400 Mpa下,分別處理10 min和20 min。處理后將其置于4 ℃低溫下備用。
1.2.3 氣質-色譜(GC/MS)條件
色譜條件:初溫36 ℃,保持5 min,以5 ℃/min上升到250 ℃,保持10 min,總用時73 min。
質譜條件:離子源250 ℃,電子能量70 eV,放射電流150 μA,傳輸線溫度280 ℃,質子掃描范圍35 aum~200 aum。
根據泡菜的GC-MS總離子流圖,采用面積歸一化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不同超高壓處理泡菜的風味物質及相對含量見表1。注:表中“--”表示未檢測到該物質或可忽略不計,數值200×10―400×20表示超高壓處理的壓力值與處理時間
從表1中可以看出,超高壓處理后可以檢測出很多種風味物質,其中,苯乙醇、二甲基二硫醚、4-乙基苯酚相對含量較高,但是隨著處理壓力升高及時間的延長,風味物質的相對含量也發(fā)生變化。
隨著處理壓力的上升,泡菜中酯類數量和相對含量急劇下降??梢?,超高壓不同壓力處理對泡蘿卜中揮發(fā)性酯類有明顯的影響。醛酮類物質相對穩(wěn)定,受壓力與時間的影響較小。
經超高壓處理后泡菜的風味物質明顯增加,種類增多,大大提高了風味物質的種類與數量,對醇類、酯類、酚類影響較大。隨著處理壓力的不斷升高,風味物質的含量相對較少或檢測不出來,但對揮發(fā)性酸類物質影響不明顯。超高壓處理時間對其風味物質影響也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很多風味物質種類和數量相對減少,甚至有些風味物質被破壞而檢測不出,這可能與超高壓處理破壞了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有很大的關系。
表1 各種處理泡菜的風味物質及其相對含量表
[1]陳功.試論中國泡菜歷史和發(fā)展[J].食品發(fā)酵科技,2010(3):1-5.
杜喜玲(1981—),女,河南濮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食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