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姍姍
摘 要:課堂管理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有效的管理有利于教學當中良好的人際關系建立,能提升教學的效率,保證教學順利的進行下去。因此,在當前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進行有效課堂管理,提升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課堂管理的有效方法進行了研究,希望為初中語文教學開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管理;方法
初中語文是教育當中的基礎部分,而管理工作則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是離不開科學管理的,通過管理能讓教學在有限的世間內(nèi)盡量的傳遞更多的知識,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也將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下面將對初中語文課堂管理的有效方法進行詳細的論述和分析。
一、初中語文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近年來我國的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發(fā)展,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當中已經(jīng)逐漸的展現(xiàn)出了很多的弊端問題。傳統(tǒng)教學當中對于管理工作并不是很重視,因此問題也比較明顯。例如教師的管理目標不明確,缺少管理的整體性和連續(xù)性等等。在課堂的管理當中,教師對于班級的氛圍培養(yǎng)也缺少相應的考慮?;旧显谡Z文課堂上教師只看重知識性的教學,關注點則放在能不能在這一節(jié)課上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學生是不是能掌握知識[1]。通常來說課堂管理只有在課堂出現(xiàn)了問題以后才會實施,例如學生擾亂課堂紀律,上課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下。這種情況下教師所實施的管理工作也只是暫時性的,讓學生能安靜下來認真的聽課,不擾亂課堂紀律。也就是說在傳統(tǒng)教育當中的管理工作僅僅是一種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工具而已。長遠看來這種管理是不會產(chǎn)生實質性效果的,也難以形成良好的班級文化和班風。從實際的角度來看,一些問題是發(fā)生在課堂上的,但在課堂上并不能完全的解決,即便采取措施進行控制也只是暫時的,課后仍然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處理才能產(chǎn)生效果。因此,在當前階段我國的素質教育實施背景下,應當認識到這種課堂管理的限制性影響,能找到當中的問題所在,從而更好的來進行教學管理,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初中語文課堂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正確把握教學節(jié)奏
教學速度和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之間是成正比的。教師在教學當中既是學生的引導者也是他們的合作者,因此需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從而更好的把握住教學的節(jié)奏,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述“父母對子女疼愛”的相關內(nèi)容時,這種價值觀念是不能強行的灌輸給學生的,而是要向學生從間接的角度來進行灌輸,從而進行逐步的滲透[2]。對此教師可以從一些能夠體現(xiàn)父母疼愛子女的字眼上如說,用一些充滿情感的動作和語氣來進行表達,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這樣的做法不僅能產(chǎn)生積極的教育意義,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快的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豐富教學方法
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是有限度的,教師不能盲目的在一段時間內(nèi)希望學生得到快速的提升,而是需要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按照科學的凡是來有序的展開教學活動。對此,需要教師能正確的把握住學生的思維多樣性,不能讓學生的思維始終停留在一個問題上,而是要積極利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例如教學中可以采取分組教學方式或者角色扮演方式等等,促使學生能始終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促使他們更好的進行主動學習。
(三)采取各種不同的管理方式
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需要面對的是幾十名學生,經(jīng)常會在教學中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和突發(fā)的事件,因此教師所采取的問題處理方式顯得很重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并沒有完全的發(fā)育完善,他們的玩心還比較重,因此在課堂上如果遇到的突發(fā)的問題,教師一定要冷靜的進行處理,將自己的情緒控制好,進行“冷卻處理”。這個過程主要是為了能給雙方一個緩沖的時間,面對一時玩鬧的學生,教師不能輕易的發(fā)火,這才是一個教師應當有的修養(yǎng)[3]。雖然大聲的呵斥能對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震懾性,導致學生在教師的威嚴下安靜下來,但事實上事后是會給學生留下一定的心理陰影的,甚至會對教師產(chǎn)生恐懼感和厭煩感。因此教師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應當盡量的保持冷靜,面帶微笑,靜觀學生的變化,在氣氛冷下來以后才進行適當?shù)奶嵝眩瑥亩鴾p少課堂上的刺激性。對于學生來說這樣已經(jīng)能感受到教師的威嚴,但卻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心情,對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此外,語文課堂當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學生的小動作或者過分的喧鬧現(xiàn)象,教師需要顧及到學生的自尊心。因為在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十分容易受到情緒影響的,教師如果直接的進行批評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受到打擊。因此教師可以采取旁敲側擊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進行自我控制和改正。一個班級當中學生的個性是十分多樣化的,有時候甚至是明知故犯,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進行解釋和教育是起不到作用的,對待這樣的情況教師正確的做法是將肇事者推向大家的關注中心點,讓他能得到眾人關注,然后再來進行課下的意見交換,看學生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或者在思想上有什么樣的問題沒有解決,從而找到更好的方式來解決思想癥結,控制好班級管理[4]。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行為矯正。這種方式是心理教育的一種方式,主要通過鼓勵和激勵等方式來減少學生的不良行為。面對班級內(nèi)部需要進行教育的學生,教師可以在適當?shù)姆秶鷥?nèi)進行相應的懲罰,但保證不能讓學生的心理受到嚴重的打擊和損傷。例如罰學生唱一首歌或者懲罰他做一件好事并匯報等等。這樣的教育方式能讓學生認識到問題所在,并能讓學生為自己的不良行為買單,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意義。
三、結語
初中的語文課堂管理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考慮。不僅要制定出科學的管理方案,同時也要妥善的處理在課堂當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從而保證管理效果能得到提升,為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都提供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龍.有效性管理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3):174-186.
[2]李桂梅.關于初中語文和諧課堂構建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0):474-478.
[3]鄒士久.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管理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7,(18):321-355.
[4]高均,王燕.初中語文“以學定教”課堂閱讀教學經(jīng)典案例研究[J].考試周刊,2017,(18):12-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