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提出“中國夢”的最終目的是要復興民族、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實現(xiàn)國家的富強。當代大學生是“中國夢”未來的執(zhí)行者,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必要對“中國夢”進行宣傳,使大學生能夠?qū)Α爸袊鴫簟庇懈羁痰恼J識。本文對將“中國夢”的宣傳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就其融入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國夢”;宣傳;大學思想政治教育
“中國夢”是當代社會的時代主題,要將其宣傳深刻的融入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讓大學生領會黨的執(zhí)政理念,并促使其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國夢”。因此,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國夢”應作為其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
一、重要性分析
1.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價值呈現(xiàn)出多元化,當代大學生很容易受到個人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影響,從而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出現(xiàn)偏差。如果不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一些消極落后的觀念就會占領大學生的思想,不利于其健康成長。比如,現(xiàn)代社會的網(wǎng)絡十分發(fā)達,網(wǎng)絡中存在各種思潮,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潮就會對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將“中國夢”的宣傳融入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使學生受到馬列主義最新研究成果的感染,從而使大學生能夠以正確的態(tài)度去認識社會,增強其對中國未來發(fā)展的信心。
2.提高大學生的責任感
當代大學生會成為中國未來發(fā)展的主力軍,肩負著復興中國,促進我國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的重任,這就要求現(xiàn)代大學生要具備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因此,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宣傳“中國夢”,能讓大學生明確自己所肩負的民族使命,并通過實際的行動逐步完成民族使命,并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比如,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的教學中,將“中國夢”作為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思想道德修養(yǎng)之一,讓學生明白“中國夢”的核心目標就是“兩個一百年”目標,從而促使學生為此目標而奮斗,提高學生的責任感。
3.可堅定學生的政治信仰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速度非??欤谄浒l(fā)展過程中會逐漸形成多元化的社會文化,增加社會中的不安定因素,影響著大學生的政治信仰。于是,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就可能會發(fā)生改變。將“中國夢”的宣傳融入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可讓學生堅定自己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身份,對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使命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使學生能夠?qū)⒆晕野l(fā)展目標為社會發(fā)展目標結(jié)合起來,不斷的努力的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二、融入方式
1.通過校園媒介宣傳“中國夢”
大學生的價值觀和思想道德水平,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身心成長。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對“中國夢”進行宣傳,可將校園中的各類媒介充分的利用起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受到“中國夢”的熏陶,從而使學生能夠?qū)Α爸袊鴫簟庇腥妗⑸羁痰恼J識,并能以實際的行動去踐行“中國夢”,提升“中國夢”的宣傳效果。比如,校園期刊、校園宣傳欄、校園廣播、校園網(wǎng)站等,都是校園中傳遞信息的重要媒介,學??蓪⑼ㄟ^這些媒介對馬列主義、“中國夢”等進行宣傳,并將一些踐行“中國夢”的事跡分享給學生。此外,學校還可建立微信公眾號、QQ群等,為學生提供溝通交流的平臺,并在平臺上宣傳“中國夢”,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明確自己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所肩負的重要責任。
2.在時事政治中宣傳“中國夢”
由于社會文化逐漸呈現(xiàn)出多元化,有一些消極的言論不利于“中國夢”的宣傳,為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能夠正確的認識“中國夢”,就需要將“中國夢”融入時事政治中。比如,在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應將學生組織起來定期的開展分析報告會議,會議的主題是對當前的社會發(fā)展形勢進行分析,如房地產(chǎn)行業(yè)的現(xiàn)狀、金融市場的發(fā)展趨勢等,并以報告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在報告中,學生要以豐富的詳實的內(nèi)容闡述自己的觀點,且所闡述的事實要具有客觀性。在分析報告中,學生可自由闡述自己的觀點,但思想方向必須正確,要符合當前社會發(fā)展的主流思想,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從而有效的將“中國夢”融合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
3.通過校園活動宣傳“中國夢”
校園活動是學生都比較感興趣的,通過校園活動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將“中國夢”融入其中,能夠增強“中國夢”的宣傳效果。并且,通過校園活動的方式宣傳“中國夢”,還能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學??梢髮W生將“中國夢”作為主題,舉辦攝影大賽、知識競賽、征文等多種活動,以及文藝匯演等活動,讓學生對“中國夢”的內(nèi)涵有更深刻的認識,拓展大學生的視野,活躍大學生的思維。并且,通過校園活動的方式,還能促進大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將校園文化與“中國夢”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無處不在的“中國夢”,從而使其能夠隨時意識到自身所肩負的復興中華民族偉大使命。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夢”的提出對于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夢”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宣傳,還能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在通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國夢”進行宣傳時,應將校園媒介、校園活動、時事政治等充分的利用起來,使“中國夢”深刻的融入到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大學生的責任感。
參考文獻:
[1]包麗.“中國夢”引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現(xiàn)代交際,2016,(17):45-46.
[2]蘇冰星.基于中國夢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改進的思考[J].大學教育,2017,(1):117-118.
[3]童立星.“中國夢”引領下的國企思想政治教育[J].改革與開放,2016,(22):43-44.
作者簡介:
陳旭琳,單位:貴州財經(jīng)大學文法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