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威,王曉茹,王淑梅,劉玉申,宋金芳,劉曉梅*
(1.吉林省兒童診療中心長春市兒童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61;2.吉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導管插入深度對嬰幼兒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效果的影響
于 威1,王曉茹1,王淑梅1,劉玉申2,宋金芳2,劉曉梅2*
(1.吉林省兒童診療中心長春市兒童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61;2.吉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目的 觀察導管插入深度對嬰幼兒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效果的影響。方法 在知情同意情況下,將依據納入標準選擇的300例門診急診嬰幼兒隨機分為對照組150例,改進組150例。對照組按照傳統的方式給予灌腸,改進組依據年齡不同調整導管插入深度。利用藥物保留時間來觀察作用效果。結果 對照組和改進組研究對象導管插入深度與灌藥后保留時間進行相關性分析表明:改進組的藥液保留時間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改進導管插入深度可提高嬰幼兒水合氯醛保留灌腸的效果。
導管;嬰幼兒;水合氯醛保留灌腸;影響
本研究以某三甲醫(yī)院急診、門診水合氯醛保留灌腸小患兒為觀察對象。改進導管插入深度不同,觀察灌腸的留置時間,比對兩組(對照組和改進組)對患兒鎮(zhèn)靜催眠效果影響,更好的配合臨床診斷和治療,為提高兒科技術和優(yōu)質護理的推廣奠定實踐基礎。
1.1 一般資料
長春市某醫(yī)院急診門診共采集300個病例,患兒年齡大多數均在嬰幼兒0~3歲(新生兒0~1個月、嬰兒1月~1歲、幼兒1~3歲)。
1.2 方法
在家屬知情同意情況下,簽署“某醫(yī)院水合氯醛保留灌腸知情同意書”;納入的病例填寫“急診和門診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患者調查表”。將符合納入標準的300個病例隨機分組,其中對照組150例,采用傳統的保留灌腸方法:對照組給予同樣的導管插入深度;改進組150例,用改進的保留灌腸方法:根據患兒的年齡不同改進導管的插入深度,導管插入深度依據患者的月齡而定[1]。
1.3 評判標準
利用灌腸后保留時間評判給藥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EXCEL 2007表格進行數據收集匯總,利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2.1 兩組患兒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情況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表明:兩組人群在首次、再次灌腸,有、無藥物過敏史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情況比較
2.2 導管插入深度與保留時間的關系
對兩組研究對象導管插入深度與灌藥后保留時間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二者之間呈正相關(r=0.629,P<0.001),可以認為隨著插管深度的變化,灌藥后保留時間延長,見表2。
表2 導管插入深度與保留時間的關系比較
臨床需為嬰幼兒做的輔助檢查,水合氯醛保留灌腸使用日益增多[1],特別是針對常用在鎮(zhèn)靜、催眠(各種臨床檢查)及診斷的治療。藥物通過直腸黏膜急速吸收進入血液,而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鎮(zhèn)靜的最佳效果,水合氯醛是一種常用的保留灌腸藥物[2]。水合氯醛在體內吸收代謝的半衰期,達高峰1 h,維持5~8 h。在腸道保留時間長可促使藥物得到較好的吸收,為以后治療與檢查做好準備[3];為了讓灌腸液在腸道內保留的時間久,影響治療效果的要因是灌腸液的保留時間,睡眠時間,起效時間相比延長。
嬰幼兒腸道解剖結構各有不同,特別是乙狀結腸,新生兒10~15 cm,1歲內嬰兒20 cm;2歲25 cm;3歲30 cm。對照組患兒對藥物的保留時間為3~4 min,排除較快。改進組患者觀察對藥物的保留時間大約為30~40 min。年、月齡與保留灌腸的時間相關,幼年患兒保留時間很短;年長患兒相對保留時間較長。本觀察證明:改進不同的插管深度,可以增加藥液保留時間,保留時間對患兒的臨床觀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患兒的診斷和治療爭取了關鍵的時間。
依據嬰幼兒的年齡給予不同的插入深度,可以提高水合氯醛灌腸的效果。
[1] 黃 靜,龍翠羽,羅 艷,等. 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法結合睡眠干預用于嬰幼兒鎮(zhèn)靜的效果觀察[J]. 全科護理,2014,(17):1559-1560.
[2] 高 華.水合氯醛溶液口服與保留灌腸在嬰幼兒超聲心動圖檢查中的鎮(zhèn)靜作用比較[J]. 實用醫(yī)藥雜志,2016,(07):608-609.
[3] 陳清秀.嬰幼兒保留灌腸的護理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12,(05):682-684.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16.144.01
劉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