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12)
護生實習過程中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
張曉燕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12)
目的 對護生實習生實施自我管理模式在實習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為日后臨床護理實習提供更多依據(jù)。方法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于我院進行實習的116名護士,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名。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實習方式進行實習,為觀察組采用以自我管理模式為主的方式進行實習。對兩種不同方式下的兩組實習護士的各項成行比較分績進析。結果 觀察組實習護士的理論、臨床操作、綜合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實習護士在自我管理水平、護患溝通水平、臨床操作水平、社會責任心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在臨床護理實習過程中采取自我管理模式為主的護理實習方式進行實習可以很好培養(yǎng)實習護士的臨床技能、思維及實踐能力,提升護理實習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社會責任心,從而有效的提升護理實習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護理實習;自我管理模式;實習模式
臨床護理實習一直擔任著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臨床護理人才的重任,傳統(tǒng)的護理實習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快速發(fā)展的實習知識和教育理念[1]。而以往較為傳統(tǒng)的護理實習模式一般都是以護士長為主體,護理實習生跟著護士長的思路進行學習,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與進步,這種傳統(tǒng)的護理實習模式不夠靈活,對實習護士的調動性不強導致實習護士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隨之下降,長期下去不利于對未來新型社會的全能人才培養(yǎng),故此必須通過改革的形式對傳統(tǒng)護理實習中的不足進行改善。此次研究選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于我院進行學習的116名實習護士的實習過程及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對護生實習生實施自我管理模式在實習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期于我院進行學習的實習護士116名隨機均分為兩組,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名。對照組男1名,女57名,本科學歷為4名,??茖W歷為54名,入學前的綜合考試成績?yōu)椋?24.56±28.74)分;觀察組男2名,女56名,本科學歷為5名,??茖W歷為53名,入學前的綜合考試成績?yōu)椋?23.36±28.39)分。兩組實習護士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護理實習的方式進行實習,由10名具備實習經驗的護士及護士長擔任實習工作,由科室?guī)Ы探M長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帶教計劃和流程,并按照所制定的計劃進行帶教。
為觀察組采用以自我管理模式為主的實習方式進行實習:(1)在實習過程中將實際病例與實習內容相結合,將實習重點放在常見病、慢性病的護理中,突出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護理服務理念;(2)改善帶教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讓實習護士參與到實習當中,讓實習護士進行自我管理,使她們提前進入臨床護士角色,自行解決了臨床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實在解決不了的可以選擇與護士長進行交流,從而探討分析出有效的臨床解決措施;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分為多個小組,而老師在其中起到輔導的作用,而實習護士占據(jù)主導地位[2];(3)護理安全教育:提高護理生的法律意識,讓護理實習生自主學習對護理法律相關知識,深入了解護理安全管理制率及相關法律知識,使得護理生的相關法律意識得到提升;(4)護士長所在科室圍繞實習大綱的要求進行業(yè)務學習和護理查房,內容由同學們共同制定,教授實習護士們迫切需要學習的內容,從而增強實習護士的自主能動性[3];(5)可以帶領實習護士去社區(qū)做一些為老年人測量血壓的公益性活動,培養(yǎng)實習護士的責任心、關愛生命的人文精神。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實習護士不同的帶教模式下的綜合考試成績、自我管理水平及社會責任心評分等進行記錄和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4]。
2.1 兩組護理實習生不同護理帶教模式下的綜合考試成績比較
觀察組實習護士在進行護理帶教前的綜合考試成績?yōu)椋?23.36±28.39)分,對照組為(324.56±28.74)分,在進行帶教前兩組的綜合考試成績無明顯差異,在經過不同方式實習下,觀察組的理論考核成績及臨床操作成績分別為:(96.23±7.56)分、(89.55±8.85)分,對照組的理論考核成績及臨床操作成績分別為:(82.17±4.25)、分(73.42±5.23)分,觀察組實習護士的綜合考試成績?yōu)椋?79.46±43.51)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45.23±38.36)分,兩組比較,(t=1.47、2.36、2.62,P<0.05)。
2.2 兩組護理實習生不同護理帶教模式下的自我管理水平、社會責任心評分比較
觀察組實習護士在自我管理水平、社會責任心、護患溝通水平、臨床操作水平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隨著現(xiàn)今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使得各行各業(yè)在新時代的沖擊下都在進行突破和改革,從而尋求更好的發(fā)展方式,而臨床護理為了更好的提高護理質量,為臨床醫(yī)學提高更加優(yōu)質的人才也在進行著新體制改革,在臨床護理帶教中,護理生的實習帶教的有效性一直是一個難題。隨著近些年思想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醫(yī)院開始變革護士實習模式。以自主自我管理模式為主的實習方式進行實習和基本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對于實習護士的專業(yè)知識加深和鞏固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利于提高臨床護理實習生的綜合素質、自我管理能力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表1 兩組實習護士的自我管理水平及社會責任心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實習護士的自我管理水平及社會責任心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自我管理水平 社會責任心評 護患溝通水平 臨床操作水平對照組 58 (179.26±10.54) (86.19±7.24) (59.26±2.03) (79.22±4.26)觀察組 58 (186.35±10.75) (91.28±7.68) (84.35±3.27) (94.18±5.08)t / 3.43 1.73 2.16 4.25 p /<0.05 <0.05 <0.05 p<0.05
在此次研究中于我院進行學習的實習護士116名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以不同的帶教模式進行護理實習,探討有效的臨床護理實習方式,為日后護理帶教工作提供更多依據(jù)。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習護士的綜合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實習護士在自我管理水平、社會責任心、護患溝通水平、臨床操作水平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傳統(tǒng)的實習模式在長久以來僅僅重視實習護士對課堂知識的學習,課堂教育主要以老師為主,實習護士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較差、老師與實習護士之間的互動性較少、主要以理論實習方式為主,臨床實踐相對較少,嚴重的忽視了實習護士的多方位的全面發(fā)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使得各個領域都在進行變革,尋求突破和發(fā)展,而隨之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實習內容在不斷的增多,往往實習內容會超過實習大綱,忽略了醫(yī)學實踐和社會實踐,僅僅通過在帶教護士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很難提高實習護士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此次研究結果可看出,以自我管理模式為主的實習方式進行實習,主要以實習護士作為主體,讓實習護士自主的進行臨床相關護理知識的探討和分析,使實習護士對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培養(yǎng)了實習護士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并讓實習護士多參加臨床查房,從而進一步加深實習護士對專業(yè)知識的認識以及理解能力,從而提高實習護士的學習積極性和臨床實踐能力。將基本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進行系統(tǒng)化改革,以自主自我管理模式為主的實習方式進行實習在提高實習生綜合成績的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實習生的自我管理水平、社會責任心,利于實習護士在走向臨床實戰(zhàn)中的自身工作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實習過程中采取自我管理模式為主的實習方式進行實習可以很好培養(yǎng)實習護士的臨床技能、思維及實踐能力,提升護理實習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社會責任心,從而為日后臨床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護理人才。
[1] 岑俏丹,邱 思,鐘東影,等.責任制護理實習模式在實習護生中的應用.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 12(24):102-104.
[2] 譚祥娥,陳 艷.雙導師制帶教模式在護理本科生實習帶教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13,19(4):8-9.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1
A
ISSN.2096-2479.2017.1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