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教授級高工于海峰"/>
文/滿立新
唯有強者搶風潮
——記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教授級高工于海峰
文/滿立新
編者按:
近日,由國土資源部指導,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承辦的第二屆“尋訪最美地質隊員”評選活動落下帷幕。此次評選經組織推薦、專家評選,授予萬建領等10人為全國地質勘查行業(yè)第二屆“十佳最美地質隊員”,于海峰等100人為全國地質勘查行業(yè)第二屆“最美地質隊員”。此次遼寧省共有四位地勘同志榮獲此殊榮,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xù)刊發(fā)他們的故事,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他,眉宇間有著昂揚向上的陽剛之氣,雙眸中滲透著睿智的光芒,言談間透出執(zhí)著和堅定,他就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的于海峰。自1996年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畢業(yè)以來,他長期帶隊從事野外地質勘查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認真負責、苦心鉆研、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鑄就了他豐富的工作經驗和過硬的工作技能,先后參加并主持多幅1:5萬區(qū)調、礦調項目、科研項目及礦區(qū)勘查核查項目。長期的生產實踐使他由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成長為年輕的地質礦產教授、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他撰寫的《遼東半島四堡旋回地質作用及其構造意義》、《新疆博樂市玉奇克孜勒鐵礦地質特征與找礦標志》、《遼西建平地區(qū)區(qū)域構造演化與地球動力學探討》、《西天山古元古代木札爾特巖群地質特征及其時代厘定》、《西天山造山帶區(qū)域構造演化及其大陸動力學解析》、《西天山那拉提—紅柳河板塊縫合帶的構造組合樣式與變形分析》、《遼東半島印支期侵入巖侵入機制與巖漿大陸動力學演化》、《遼南莊河地區(qū)夾河山韌性剪切帶構造特征及其大陸動力學背景》等20幾篇科技論文相繼在國家級和省級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地質與資源》、《西北地質》、《新疆地質》上發(fā)表。多篇科技論文榮獲遼寧省國土資源廳科學技術成果一、二等獎。并先后多次榮獲省局、院先進個人稱號,2014年榮獲中國地質學會第十四屆青年地質科技銀錘獎。透過這些榮譽的光環(huán),你會發(fā)現其中有那么多令人敬佩和感動的故事,會發(fā)現他是仁者、智者、勇者,他把對地質工作的熱愛灑滿山川大地,為地勘經濟的發(fā)展奉獻青春智慧,是新一代地質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