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寶鈺
諜戰(zhàn)疑云籠罩俄羅斯“外交飛地”
文/張寶鈺
無論俄羅斯政府在美國的兩處莊園是否有特殊用途,數(shù)十年來,“外交飛地”的性質都讓居住在這兩棟宅邸內外的人們,對美俄關系的風吹草動感同身受。
一段時間以來,華盛頓持續(xù)抨擊俄羅斯“以黑客手段干涉美國大選”,即將卸任的奧巴馬總統(tǒng)還對俄實施了“冷戰(zhàn)以來最嚴厲的外交制裁”,除了驅逐外交官,美國執(zhí)法部門還查封了俄羅斯在美國馬里蘭州和紐約州的兩處不動產。
被勒令關閉的兩座莊園,分別位于紐約州長島和馬里蘭州切斯特河畔。幾十年來,它們一直被視為蘇聯(lián)和俄羅斯外交官的度假地,如今卻被美方指為“間諜巢穴”。
有關諜戰(zhàn)的消息總是具有奇妙的吸引力。美國政府宣布兩處莊園“有問題”后,好事者紛至沓來。人們想弄清,這兩棟老房子究竟是度假村還是情報站。
奧巴馬政府對俄羅斯施加外交制裁后不久,一些美國記者前往兩處莊園中名氣更大的馬里蘭莊園實地探訪?!都~約時報》寫道,宅邸前的圣誕樹依然亮著燈,但佩戴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FBI)徽章的工作人員示意訪客不要靠近。
附近居民因為突然冒出來的生面孔感到不自在。有人表示,“這里一直都是個傳奇”。
據了解,占地18公頃的馬里蘭莊園距華盛頓只有90分鐘車程。在美蘇冷戰(zhàn)達到最高潮的1972年,蘇聯(lián)政府花120萬美元買下了這處豪宅,將其打造為專供蘇聯(lián)在美外交人員休養(yǎng)的度假別墅。作為交換,美國國務院也獲得了莫斯科郊區(qū)的一處房產。
《紐約時報》稱,莊園的主體建筑是一棟3層紅磚房,里邊共有33個房間和13個壁爐,還有一個據說能儲存3000多瓶酒的酒窖。別墅周邊環(huán)境很適合度假,有游泳池、金魚池、網球場和足球場,還有一片長1.6公里的沙灘。
幾十年來,莊園被各種小道消息包圍?!都~約時報》1974年的一篇文章寫到,蘇聯(lián)人首次走進這座當時只有1800人的小鎮(zhèn)時,當?shù)厝擞行┾Р患胺?,甚至有人擔心,會不會有潛艇突然從旁邊的河里冒出來,接走蘇聯(lián)人和美國叛逃者?
做過房產經紀人的喬?漢德勒獨自住在切斯特河畔。他告訴《華盛頓郵報》,人們起初有點害怕,但沒過多久,在魚子醬和伏特加的雙重攻勢下,大家與高鼻子的外國人打成一片?!八麄儧]打擾任何人,對居民們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了?!?/p>
漢德勒回憶說,雖然平日里總是靜悄悄的,但一到周末,蘇聯(lián)人就會帶著妻兒過來度假,有時也會邀請本地居民聯(lián)歡。某次,漢德勒受邀前往,發(fā)現(xiàn)蘇聯(lián)人不喜歡用美國人慣用的方式加工螃蟹,“他們用螺絲刀撬開殼,簡單用水沖洗后,直接丟進鍋里煮”。
2006年,時任俄羅斯駐美大使尤里?烏沙科夫,邀請《華盛頓生活》雜志特派記者進入宅邸參觀。大使風趣地表示,“馬里蘭莊園很像一座傳統(tǒng)的俄式鄉(xiāng)村別墅”。
采訪結束后,馬里蘭莊園作為重磅主題,登上當期《華盛頓生活》的封面。文章寫道,莊園內的陳設非常精致,點綴著大量的德國和匈牙利陶瓷。烏沙科夫夫人同樣接受了《華盛頓生活》采訪,她笑著說,“我們在華盛頓的生活那么瘋狂,需要找個安靜的地方躲躲”。
跟馬里蘭州的豪宅不同,位于紐約州長島的卡蘭沃斯莊園頗有些默默無聞。此次被美國政府盯上后,附近的很多居民才知道那是俄羅斯的資產。有當?shù)厝烁嬖V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一直有傳言說那座房子是蘇聯(lián)買的,但從沒見過有人從里面走出來。
《紐約郵報》表示,該莊園建于20世紀初,1952年被蘇聯(lián)買下后幾度裝修。遭美國政府“勒令關門”前,這里主要由俄羅斯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成員使用。第一個進入和使用這棟房屋的蘇聯(lián)人,據說是斯大林的親密戰(zhàn)友、曾任蘇聯(lián)外長的莫洛托夫。
該報稱,紐約的這座建筑物有49個房間,由于周邊被大樹包圍,沒人知道樓內的情況。社區(qū)管理人員則表示,莊園幾乎常年空置,僅有數(shù)名保安值守,外圍還有層層鐵絲網,普通人進出不易;偶爾有俄羅斯人來度假時,房子周邊會布滿崗哨。
年近五旬的約翰遜在卡蘭沃斯莊園附近住了10多年。他告訴《華盛頓郵報》,有時能看到車進車出,但沒人能搞清院子里的外國人究竟在干什么。
歷史上,卡蘭沃斯莊園不止一次惹上外交麻煩?!都~約時報》提到,上世紀80年代,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認為,蘇聯(lián)人利用卡蘭沃斯莊園對紐約長島的國防科技工業(yè)進行監(jiān)視,“里根政府雖然非常不滿,但并未對莊園采取具體行動”。
CNN提到,幾十年來,與卡蘭沃斯莊園有關的最大風波并不是其間諜嫌疑,而是房客們長期拒繳房產稅,地方政府拿具有豁免權的外交人員沒辦法,只能嚴禁向俄羅斯人提供免費的海灘停車券,打折的網球場出入證也與俄羅斯人無緣。
截至目前,美國情報部門尚未公布兩處莊園“違規(guī)”的證據,只是一口咬定,這里被俄羅斯用于“情報目的”。就這種論調,俄羅斯駐聯(lián)合國大使丘爾金嗤之以鼻,他強調,“那里只是俄羅斯外交人員歡度圣誕節(jié)和新年假期的地方”。
在馬里蘭州,莊園里的俄羅斯人盡量保持低調,但有關諜報活動的傳言一直存在?!度A盛頓郵報》提到,種種跡象讓外界對馬里蘭莊園保持高度好奇,譬如,那里曾發(fā)生過兩次火災,但當?shù)叵绬T被謝絕入內,以至于屋子被燒得面目全非。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美國的反間諜機關,聯(lián)邦調查局長期在莊園所在的森特維爾市設立辦公點?!岸嗌倌陙?,鎮(zhèn)上一直流傳著‘間諜對決’的傳說?!本用駟?漢德勒說,冷戰(zhàn)期間,附近的谷倉里伸出鏡頭,監(jiān)視著別墅內的動靜;有人故意駕駛小船“迷航”到別墅附近的水域,一旦靠近,就會有穿西裝且持槍的彪形大漢圍過來。
蘇聯(lián)高級外交官舍甫琴科于1978年逃亡到美國。幾年后,他出版回憶錄《與莫斯科決裂》,煞有介事地寫道,克里姆林宮早就在長島設立了數(shù)棟建筑用于情報搜集。
舍甫琴科稱,1958年,他第一次進入卡蘭沃斯莊園時,看到里面至少有三四名克格勃通訊員,他們專門負責監(jiān)聽信號。房間里的電子設備非常多,連樓下的傭人宿舍也被擠得滿滿的。到1970年,整座樓內已經集中了幾十名無線電專家。
該書還提到,1972年,花大價錢買下馬里蘭州的森特維爾莊園后,“蘇聯(lián)高層非常高興”,“那幢建筑的地理位置非常優(yōu)越,蘇聯(lián)人買下它絕非偶然”。
作為冷戰(zhàn)期間最著名的叛逃者之一,舍甫琴科已于1998年去世,無法就目前的風波發(fā)表評論。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披露,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zhàn)略與國防研究所發(fā)表專著,對蘇聯(lián)和后來的俄羅斯的情報機構做了詳盡描述,其中提到,蘇聯(lián)人設在馬里蘭州的“情報站”戰(zhàn)略位置優(yōu)越,恰好位于華盛頓和美國海軍基地之間的微波通信帶上,對獲取情報很有幫助。
奧巴馬政府如今的舉動,讓不少人想起6年前轟動一時的俄羅斯間諜案。當時,F(xiàn)BI拘捕了10名嫌犯,其中有4對夫妻,宣稱這些人在美國“深度潛伏”多年,分別生活在紐約、華盛頓和波士頓。此后,美國FX影視制作公司根據從該案中獲得的靈感拍攝了電視劇《美國諜夢》,劇中的蘇聯(lián)特工擁有一座看起來很像度假地的“安全屋”。
雖說美俄政府關系緊張,但與俄羅斯外交官做了多年鄰居的普通美國人,并不覺得這兩處莊園和他們的主人有什么可疑之處。“俄羅斯人非常喜歡水上運動,每年夏天都會在附近的切斯特河上舉辦帆船賽?!痹诩易●R里蘭莊園附近的喬治?西格勒的印象里,俄羅斯人特別愛玩,“每年6月,他們會在莊園里歡度國慶,間或舉行足球錦標賽”。
西格勒多次受邀進入莊園,參加俄羅斯人與當?shù)睾胶>銟凡亢限k的帆船比賽。他告訴《洛杉磯時報》,他見過很多俄羅斯外交官。“大家都說英語,而且年齡差不多,彼此看起來并沒有什么不同?!蔽鞲窭照f,“每次聚會,我們都要消滅掉好多伏特加。2014年勞動節(jié)聚餐時,我隨口跟一位俄羅斯官員說,市面上很難買到這么好喝的伏特加。第二天,對方就送了我一瓶?!?/p>
24歲的尼克?德馬蒂諾沒跟俄羅斯人打過招呼,但他絲毫不覺得后者是異類。從卡蘭沃斯莊園正門出來,沿著小道走幾步,拐個彎就是德馬蒂諾家。他告訴《紐約時報》,自己不止一次見到俄羅斯人在小鎮(zhèn)里開車,有幾個周末還發(fā)現(xiàn)他們在玩飛靶射擊。
“他們在監(jiān)視美國人嗎?”德馬蒂諾對官方說辭也有些懷疑。在他看來,那座莊園只是冷清的河畔一棟再尋常不過的老宅,局外人實在看不出它與間諜活動有什么關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