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玉
(江蘇省常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輸液室,江蘇 常州 213001)
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實施急診護理流程的效果分析
呂紅玉
(江蘇省常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輸液室,江蘇 常州 213001)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實施急診護理流程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2016年我院急診接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29例為研究對象,我科室自2015年7月分開展加強急救護理工作,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常規(guī)組為未開展活動期間,實施常規(guī)急救護理;觀察組為開展活動期,實施加強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2.54%,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的82.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實施急診護理流程的效果顯著,患者護理滿意度得到大大提升,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救治情況,降低死亡率,值得臨床推廣。
急性腦梗死;急救效率;護理;效果
急性腦梗塞的發(fā)病急、病情重,致死率、致殘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腦梗塞由于腦部供血供氧障礙,腦神經元缺血,造成局限性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如果腦組織長時間得不到充足的供血,就會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傷[1-2]。積極治療的同時,臨床的護理工作開展也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實施急診護理流程的效果,特選取2014年~2016年我院急診接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29例為本次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016年我院急診接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129例為研究對象,我科室自2015年7月份為提高急救效率,開展急救護理流程加強工作,按照接治日期的前后分成兩組。常規(guī)組62例,年齡47~72歲,平均年齡(59.11±2.68)歲;男32例,女30例;神經功能損傷評分為11~35分,平均評分(17.26±3.28)分。觀察組67例,年齡49~70歲,平均年齡(58.77±3.28)歲;男35例,女32例;神經功能損傷評分為13~37分,平均評分(18.62±3.17)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積極治療,對生命體征等進行全面嚴格監(jiān)測,同時遵醫(yī)囑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體阻滯劑,甘露醇等治療。我科室自2015年7月分開展加強急救護理工作,有效提高急救效率,常規(guī)組為未開展活動期間,實施常規(guī)急救護理;觀察組為開展活動期,具體如下:以該病癥的臨床路徑為基礎,結合國內外關于治療護理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制定出只面向于該病癥安全有效的護理路徑,并邀請院方急診部門專家審核通過后,由該科室成立專門急救護理路徑研究指導小組,由科室主任、護士長組織救護人員進行急救護理路徑的理論和操作培訓,具體內容如下:①當患者被送達醫(yī)院后,院中搶救人員對患者病情進行迅速的評估,馬上實施急救護理路徑。②急診搶救室中的搶救人員,全部是經過院方該病科室培訓學習超過15課時的專業(yè)人員。③5分鐘內,對患者采取平臥位休息并給予供氧保證患者身體器官的氧氣需求。搭建多條靜脈通路,能夠讓急救藥物及時輸入[3]。對患者的血氧,心電,血壓等一系列生命體征進行檢測。④在10分鐘內,完成對患者血液標本,心電圖的采集;按照醫(y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開通救治綠色通道,先拿藥后繳費,盡早做溶栓治療,時間越早患者的治療效果越好?;颊咴诩痹\室搶救期間,隨時注意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防止并發(fā)癥。如有異常,馬上聯(lián)系主治醫(yī)師。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2.54%,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的82.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n,%)
腦梗塞是由于腦部供血供氧障礙,腦神經元缺血,造成局限性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如果腦組織長時間得不到充足的供血,就會發(fā)生不可逆的損傷,甚至引發(fā)死亡。急性腦梗塞發(fā)病急,病情重,所其致死率、致殘率非常高,發(fā)病后患者會出現(xiàn)運動障礙、語言障礙等,嚴重影患者生活質量。目前臨床治療的主要根本是將閉塞的血管打通,減少神經元的損傷,使神經功能盡快恢復[3]。積極治療的同時,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對患者的救治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急救護理路徑實施效率的提高,把被動變主動,讓急救人員有預見性、計劃性的進行護理工作,多方位同步進行操作,不是機械化的完成程序工作。在標準的時間內,對患者采取規(guī)范的的急救護理措施,盡最大努力縮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診室的治療時間,提高生存率[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2.54%,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的82.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實施急診護理流程的效果顯著,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得到提升,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情況,降低死亡率,值得臨床推廣。
[1] 史寶和,陳曉虹,李成洋,等.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5(10):635-636.
[2] 榮秀華,黃 麗,杜建蓉,等.應用臨床急救路徑急救護理急性心肌梗死的探討[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0,36(4):309-310.
[3] 曾 昊,黃 鏹,武 劍,等.二級醫(yī)院與三級醫(yī)院應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安全性及療效的比較[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4,11(7):359-363.
[4] 黃良通,邱偉文,鐘根龍,等.高齡腦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的安全性與療效觀察[J].中國藥師,2014,17(4)625-627.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27.25.02